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5第14讲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人教版课件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5第14讲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人教版课件

ID:45474134

大小:976.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1-13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5第14讲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人教版课件_第1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5第14讲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人教版课件_第2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5第14讲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人教版课件_第3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5第14讲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人教版课件_第4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5第14讲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人教版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5第14讲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人教版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2工业区位的合理选择1.区位选择的原则: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效益,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般以坐标图、示意图或一些热点问题(首钢搬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为背景3材料,结合城市及附近地区简图分析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2.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一定地域范围内存在内在联系的工业部门和工业企业,往往通过某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由于工业联系和集聚效应的作用,工业生产在空间上便

2、形成规模不等、形态各异的工业地域。但是工业部门过分集中,就会出现用地紧张、水电供应不足、交通堵塞以及原料、燃料困难等问题。工4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考查一般以某地工业集群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产业集聚的意义,产业集聚形成的工业地域的特点。3.工业地域区位分析:传统工业区,一般为煤铁复合体型或临海型,接近原料、燃料地或海运发达地区。新兴工业区:①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业化的轻工业区,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注意其与浙南温州模式的异同;②高新技术

3、工业区: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环境优美,临近高速公5路和飞机场(临空型)。某区域工业区位分析,一般从其经济地理位置、资源配置、交通条件、市场容量(人口数量、消费能力)、科技教育、劳动力价格、数量与素质、政府政策、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入手,分析其突出的有利因素和限制性因素。主要工业地域的分布与区位:传统工业区(美国东北部、英国英格兰中部、德国鲁尔区、日本太平洋沿岸、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意大利北部、法国洛林、中国的辽中南等);新兴工业区(意大利东北部6例1:(2011·广东卷)读“汽车产业链结构图”,

4、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7(1)从产业链角度看,P代表的产业最有可能是()A.配套产品生产(仪表、轮胎等)B.汽车研发(发动机、变速箱等)C.农机制造(拖拉机、农用车等)D.能源加工(石油、天然气等)(2)影响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B.市场C.动力D.劳动力AB8第(1)题,从产业链结构图可以看出,P环节为整车制造提供配套产品。第(2)题,售后服务是汽车投放市场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应是市场。【题眼】产业链;服务业9【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读图

5、分析能力,难度较低。仔细读图,分析P与汽车各产业链条关系,对比四选项选出最佳答案。服务业属零售型商业,布局遵循市场最优原则。10(2011·佛山一模卷)稀土被誉为“新材料之母”,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核工业等尖端科技领域。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的30%,长期以来却供应了国际97%的市场需求。读下图,回答(1)~(2)题。11(1)图中甲地是我国稀土矿产量最多的地区,该地的稀土开采业属于()A.市场指向型B.原料指向型C.技术指向型D.动力指向型B12(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6、A.甲地稀土储量大,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力度进行大规模开采B.乙地是农耕区,应注意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C.丙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可以大力发展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D.丁地河段径流量小,水质不好,最好大量抽取地下水使用B13第(1)题,甲地布局稀土开采业最大优势是稀土含量大,主导区位是原料。该题易受题干“长期以来供应了国际97%的市场需求”误导,错选A。第(2)题,根据经纬度判断,甲地位于内蒙古高原,气候干旱。稀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大规模开采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且破坏当地植被,易导致荒漠化,

7、A错。乙地位于河套平原,以种植业为主。干旱地区发展农业需防范次生盐碱化,B对。丙地属温带,柑橘是亚热带作物,C错。D选项措施极端,错误。14工业布局变化新趋势(集中走向分散、新兴工业发展快、临空型布局增多)1.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1)原料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正在逐渐加强。(2)随着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不再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最主要因素。(3)信息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15(4)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5)区位因素的变化:以钢

8、铁工业为例,煤炭区位→铁矿区位→港口区位。2.中国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地价的上升,环境污染加剧,水源、能源和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生产劳动密集产品的比较优势正在丧失,不得不向周边地区或内地迁移。原有依靠低技术、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模式难以为继,产业结构需要调整和升级,要进一步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掌握具有竞争力的16核心技术、品牌,大力发展资金、知识密集的工业和服务业。从依靠资源要素高消耗和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向以创新为发展的根本驱动力,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