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ID:455125

大小:152.87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7-08-04

上传者:U-944
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1页
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2页
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3页
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4页
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计学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问题的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研究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亮点和动力,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提供社会服务、增加财政收入、出口创汇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已超过了50%。我国已经出现了一批规模相对较大,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在国际国内同行中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民营企业。不言而喻,民营企业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扮演着生力军的角色,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民营企业在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又面临着在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变化中再发展的问题。由于自身缺陷和外部环境多种因素导致面临许多问题,其中特别突出的困难是融资问题。融资问题已成为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已成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在现实条件下,民营企业要想再上台阶,就需要将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有机结合,在更大、更广领域寻求突破。这在客观上使得国内民营企业有了进入资本市场的强烈需求。第一家民营企业深华源在1992年实现上市融资后,许多民营企业纷纷把上市融资作为新的重要的融资模式;2001年核准制的实行,催生了民营企业上市的高潮。本文通过对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模式的理论分析和案例实证分析来论述民企在选择上市地点、上市途径等方面需要考虑的相关问题,针对我国民企自身的特点和资本市场以及政府监管等因素上为选择上市的民营企业提供参考借鉴价值。预期目标:本文通过提出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现状,对比境内外上市融资利弊,分析不同上市途径的优劣性,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地进行探讨和研究,为我国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模式的选择提供判断和参考依据。2.国内外研究现状11 (1)国外对企业融资问题研究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资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问题,严重影响了其生存和发展。因此,如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关于企业融资的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迪利亚尼和米勒(1958)在讨论完全竞争市场和信息对称情况下,企业财务结构和企业价值的关系,得出了MM定理。在MM之后,许多经济学家从公司财务角度讨论了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对MM定理做出了各种修正。20世纪70年代,斯科特(1976)、梅耶斯(1973)等人的平衡理论认为,制约企业无限追求免税优惠或负债的最大值的关键因素是由债务上升而形成的企业风险和费用。企业债务增加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加。随着企业债务增加而提高的风险和各种费用会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从而降低其市场价值。因此,企业最佳融资结论应当是在负债价值最大化和债务上升带来的财务危机成本以及代理成本之间选择最适点。换言之,正是这些约束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破产机制致使企业不可能实现100%的债权融资结构,理想的债务与股权比率就是税前付息的好处与破产和代理成本之间的平衡。这一理论也可以说是对MM理论的再修正,从而更接近实际。进入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唐纳森(1978)和梅耶斯(1984)在此基础上讲信息不对称概念引入融资理论研究,提出新优序融资理论。而新优序融资理论和以前的融资结构理论相比,不在仅仅关注与税收,破产风险等外部因素对企业融资结构优劣的影响,而是将信息经济学,博弈学,委托代理理论等当时前沿成果引入融资理论中,实图通过“信号”,“动机”,“激励”等企业内部因素,来分析企业融资问题。(2)国内对企业融资问题研究①国内对民营企业融资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然而与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相对落后,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显得十分突出,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问题。王连娟,龙成凤,孙琦(200611 )认为我国民营企业私募债务融资难,原因主要为:一是民营企业不是银行贷款的宠儿,银行对民企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所有制歧视,而且民企管理不规范,信誉不佳,缺少担保机构,很难取得抵押担保贷款;二是占用应付款项成本高,由于民企经营风险比较高,很难获得由供应商提供的商业信用,大量采取的是付款提货的交易方式;三是民间借贷合法性受到质疑,贷款人因为存在法律风险必然会要求某种程度的风险补偿,从而提高了民间借贷的利率,同时借款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而且资金双方的寻求存在市场障碍。徐亚(2008)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分析中系统的概述了以下几点:从企业自身而言:民营企业由于经营规模比较小,盈利能力比较差,从而抗风险能力差;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较差,缺乏精通相关专业知识;民营企业缺乏可以提供担保的上级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且自身规模不大,担保责任难以落实;有时甚至通过“两本账”的财务手段来欺骗银行,造成信贷资产流失。从金融和资本市场而言:贷款担保制度效率低下;股票、债券发行的政策性歧视。②国内对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研究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难题,如何突围而出,将企业做大做强是现代企业最关注的问题。许多民营企业纷纷选择上市融资这条途径,盲目跟风上市也让不少企业尝到了自食其果的滋味。汪炜副教授(2003)认为,民企上市有4点好处:一是能够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二是能够有助于企业产权清晰化;三是股权分散,有助于企业分化风险;四是能够改善企业的智力结构。企业上市必然要改革原来一些落后的管理体制和财务制度,使之向透明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童益恭(2003)又指出上市是一把双刃剑,民营企业在考虑上市时要保持一定的理性。他认为民企上市可以使其管理更加规范,透明度更加高;但是一旦上市则意味公司社会化了,而透明化了的经营模式容易被竞争者效仿而失去竞争优势。鞠成晓和丁燕丽(2009)对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利弊做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论述,他们的观点认为民企上市的益处在于:有利于资金的募集,股票变现便利。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良好的社会声誉是企业无形的有利资产;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上市使企业透明度增加,企业管理会更加规范。不利之处则是:上市成本高,面临上市失败所产生的风险也高;容易引起控制权争夺;对上市公司而言,信息披露与商业秘密保护是一个两难的处境。3.参考文献[1]FrancoModiglianiandMertonH.Miller.TheCostofCapital,CorporatioanFinanceandtheTheoryofInvestment[J].AmercianEconomicReview,1958(6)[2]StewartC.Myers,“Thecapitalstructurepuzzle”[J].JournalofFinance,July1984(9)[3]StewartC.MyersandNicholasS.Majluf.“Corporatefinancingandinvestmentdecisionswhenfirmshaveinformationthatinvestorsdonothave”[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84(2)11 [4]王连娟,龙成凤,孙琦.民营企业上市实务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徐亚.浅议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8(7)[6]汪炜.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浙江上市公司“生力军”[J].新华社,2003[7]童恭益.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理性思考[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4)[8]鞠成晓,丁燕丽.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利弊分析---以东莞民营企业为例[J].特区经济,2009(3)[9]樊雪志.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两大陷阱[J].中华工商时报,2006(8)[10]周润.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及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J].经济师,2006(3)[11]宗佩民.国美之争警示民企股权制度需重大创新[EB/OL].http://news.hexun.com/2010-10-20/125191937.html,2010.10.20[12]沈玲.我国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现状和策略研究[EB/OL].http://www.docin.com/p-67764751.html,2009.02.01二、研究方案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第一部分对“民营企业”“融资”“上市融资”等相关概念进行论述,明晰各个概念的定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研究内容。第二部分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根据其现状提出民营企业上市融资这一模式并对上市融资现状,境内外上市融资,上市途径、上市时机和上市绩效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并通过理论数据进行阐述。第四部分对以上分析进行总结并对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提出自己的建议。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实施方案:主要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分析企业有关专家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自身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进度计划:第6学期19-20周至第7学期第1-5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选题。第7学期:在导师的指导下,第7-8周文献综述、第9-10周完成外文翻译和第11-12周开题报告的撰写。11 第7学期第13周周二下午参加开题答辩,进一步论证选题价值,确立主要研究内容,论证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第7学期第13-14周:撰写论文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第7学期第15-20周:开始写作论文,完成初稿。第7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第8学期第1-2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写作,完善毕业论文。第8学期第3-6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结合毕业论文内容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第8学期第7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定稿并上交。第8学期第9-11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11 文献综述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问题的研究在经过了改革初期的原始积累阶段后,民营企业步入了关键的成长期,成为支撑和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我国民营企业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约束,其中金融约束就是一个方面,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第一家民营企业深华源在1992年实现上市融资后,许多民营企业纷纷把上市融资作为新的重要的融资模式;2001年核准制的实行,催生了民营企业上市的高潮。上市狂潮伴随着家族财富的急剧膨胀和上市的巨大诱惑,一时间,上市成为民营企业所热衷的话题。1民营企业的定义对于民营企业的概念,目前理论界仍在进行广泛的争议。刘纪鹏(2001)提出“民营企业”概念不该受到非议,他认为民营应该是与国营相对,而不是与公有相对,民营完全可以是公有,是社会所有,现有的集体企业应被视为民营企业。所以他给民营企业下了定义:非国有独资企业均为民营企业。张惠忠(2001)从资产经营方式和所有制形式上给民营企业做了界定:民营企业应该是“非国有国营”的企业集合。2企业融资的研究2.1融资的概念伊特韦尔(1987)对融资概念的理解是:融资是指为支付超过现金的购货款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吕晓伟(2002)解释为:广义的融资是指资金在持有者之间流动以余补缺的一种经济行为这是资金双向互动的过程包括资金的融入(资金的来源)和融出(资金的运用)。狭义的融资只指资金的融入。2.2融资的相关理论11 关于企业融资的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迪利亚尼和米勒(1958)在讨论完全竞争市场和信息对称情况下,企业财务结构和企业价值的关系,得出了MM定理。在MM之后,许多经济学家从公司财务角度讨论了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对MM定理做出了各种修正。20世纪70年代,斯科特(1976)、梅耶斯(1973)等人的平衡理论认为,制约企业无限追求免税优惠或负债的最大值的关键因素是由债务上升而形成的企业风险和费用。企业债务增加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加。随着企业债务增加而提高的风险和各种费用会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从而降低其市场价值。因此,企业最佳融资结论应当是在负债价值最大化和债务上升带来的财务危机成本以及代理成本之间选择最适点。换言之,正是这些约束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破产机制致使企业不可能实现100%的债权融资结构,理想的债务与股权比率就是税前付息的好处与破产和代理成本之间的平衡。这一理论也可以说是对MM理论的再修正,从而更接近实际。进入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唐纳森(1978)和梅耶斯(1984)在此基础上讲信息不对称概念引入融资理论研究,提出新优序融资理论。而新优序融资理论和以前的融资结构理论相比,不在仅仅关注与税收,破产风险等外部因素对企业融资结构优劣的影响,而是将信息经济学,博弈学,委托代理理论等当时前沿成果引入融资理论中,实图通过“信号”,“动机”,“激励”等企业内部因素,来分析企业融资问题。2.3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对民营企业来讲,最棘手的一个问题是融资问题,民营企业发展到现在靠自有资金是不够的,现有的金融体系对民营经济无论从观念上、体制上还是技术上,对民营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不如国有企业。王连娟,龙成凤,孙琦(2006)认为我国民营企业私募债务融资难,原因主要为:一是民营企业不是银行贷款的宠儿,银行对民企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所有制歧视,而且民企管理不规范,信誉不佳,缺少担保机构,很难取得抵押担保贷款;二是占用应付款项成本高,由于民企经营风险比较高,很难获得由供应商提供的商业信用,大量采取的是付款提货的交易方式;三是民间借贷合法性受到质疑,贷款人因为存在法律风险必然会要求某种程度的风险补偿,从而提高了民间借贷的利率,同时借款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而且资金双方的寻求存在市场障碍。经济学家钟朋荣(2007)指出11 企业发展要融资,一块是靠银行的间接融资,一块是靠股市的直接融资。银行主要是国家银行,另一方面是大银行,国家银行不太愿意给私人贷款,大银行不太愿意给小企业贷款,嫌麻烦,贷款成本高,因此尽量贷款给大企业。而民营企业上市又受到很多限制,因此中国现在有一千多家上市公司主要都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上市很少。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徐亚(2008)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分析中系统的概述了以下几点:(1)从企业自身而言:民营企业由于经营规模比较小,盈利能力比较差,从而抗风险能力差。(2)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较差,缺乏精通相关专业知识。(3)民营企业缺乏可以提供担保的上级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且自身规模不大,担保责任难以落实;有时甚至通过“两本账”的财务手段来欺骗银行,造成信贷资产流失。从金融和资本市场而言:(1)贷款担保制度效率低下。(2)股票、债券发行的政策性歧视。3对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利弊的研究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难题,如何突围而出,将企业做大做强是现代企业最关注的问题。许多民营企业纷纷选择上市融资这条途径,盲目跟风上市也让不少企业尝到了自食其果的滋味。汪炜副教授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2003)认为,民企上市有4点好处:一是能够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二是能够有助于企业产权清晰化;三是股权分散,有助于企业分化风险;四是能够改善企业的智力结构。企业上市必然要改革原来一些落后的管理体制和财务制度,使之向透明化、科学化方向发展。龙成凤,李淑清(2006)指出民营企业上市融资也存在风险:由于需要引进新的投资者而出现的控制权争夺风险;上市审批不通过导致上市失败的风险;上市后由于信息透明化企业不得不承担商业机密被泄露的风险和由于股价下跌造成经营上的风险。童益恭(2003)又指出上市是一把双刃剑,民营企业在考虑上市时要保持一定的理性。他认为民企上市可以使其管理更加规范,透明度更加高;但是一旦上市则意味公司社会化了,而透明化了的经营模式容易被竞争者效仿而失去竞争优势。鞠成晓和丁燕丽(2009)以东莞民营企业为例对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利弊做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论述,他们的观点认为民企上市的益处在于:(1)有利于资金的募集,股票变现便利。(2)有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良好的社会声誉是企业无形的有利资产。(3)11 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上市使企业透明度增加,企业管理会更加规范。不利之处则是:(1)上市成本高,面临上市失败所产生的风险也高。(2)容易引起控制权争夺。(3)对上市公司而言,信息披露与商业秘密保护是一个两难的处境。4对民营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的利弊研究4.1民营企业境内上市融资利弊民营企业上市可以选择的境内市场包括沪市和深市,而深市中又存在着主板市场和与民营企业关系更为紧密的中小企业板。随着政府对民营企业上市的政策逐步放松,中国内地证券市场也将成为许多民营企业首选的对象。樊雪志(2006)认为,对于我国处于成长期的民营企业来说,上市融资充满了风险和陷阱。首先是国内上市的时间和隐性费用陷阱。对于一家民营企业来说,从准备上市到上市成功,通常要3到5年,这样漫长的上市周期是民营企业所无法忍受的。在内地上市隐性费用高昂也是民营企业不得不慎重考虑的因素,据估计,内地上市成本通常占融资额的5%以上。但是宗佩民(2010)却建议民营企业尽量在境内上市,不要轻易去境外上市。如果企业发生危机,在境内上市可以找到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而在境外上市则很可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比如国美,很多民企想帮助黄光裕,但是因为受到外汇管制,爱莫能助。境内资本市场是民企的表演舞台,境外资本市场对于大部分农民出身的企业家来说,弄不好就是一个血腥的屠宰场。沈玲(2009)比较全面地指出了民企在境内上市的优势在于:发行价格高;财富效应大;上市成本低;文化制度热;后续管理易;符合政策导向;再融资易。其优势不明确的因素则在于:上市进度视各企业情况而定;企业广告效应视企业所在地影响;境内有锁定期,但是股权转让方便。4.2民营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利弊我国企业境外上市大多集中在美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他们各自以其优越的条件吸引着民营企业奔赴海外上市融资。“海外上市有利无弊”刘纪鹏(2003)也这样表示。按他的说法,资本灵魂是没有国界的,国际经济的一体化和国际化最终以资本一体化为首要标志,外国资本的灵魂自由地进入中国企业的“躯体”,如果他没有破坏掉“躯体”,那他就仍然为中国经济创造GDP,并向中国政府纳税。11 但是据《经济参考报》(2002)报道来说却不太持相同意见,该报指出:从上市成本看,海外市场比内地市场要高出不少;其次,相当多的民企对境外上市规则不了解,再次,境外上市规范性要求高,国内民企按照境外市场规则改造并非易事。周润(2006)从企业海外上市的意义对此作了更好的解释:国内企业海外上市有利于低成本在海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并且提升了竞争能力;有利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形象。但是他也指出了海外上市对国内资本市场的影响:内地大批优质企业都去海外上市,这对于国内整个经济成长而言是重大的损失,将导致整个社会的抗风险能力和整体福利水平的下降,导致内地资本市场严重发育不良,也增加了内地资本市场的脆弱性。5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问题研究的总结5.1对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总结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民营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与民营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众多的民营企业而言,企业发展资金匮乏,融资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因此,上市融资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融资渠道。从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形象、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来看,笔者认为民营企业上市还是利大于弊的。但是民营企业不切实际的跟风上市也会造成资本市场不利的影响,上市条件的限制,时间过长造成的机会成本和上市费用的过高往往使不少企业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后却不能成功上市。5.2民营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的总结11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内地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逐渐走向了成熟,随着境内中小企业板块和创业板块的开创,吸引了不少内地企业,同时境外的投资者与外资的投资银行也都迫不及待地关注来自中国的上市公司,希望从中找到更好的投资和业务的机会。因此,境内外上市已经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选择。笔者认为如果企业的发展资金需要不大或者有其他更佳的融资选择则上市不一定是其最好的抉择,如果企业是为了增强自己的品牌和竞争力则应该考虑企业是否能承受上市过程带来的一切风险,从而选择是否上市。综上所述,民营企业对上市地点的选择必须符合企业的上市目的,综合考虑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政府对经济的管制程度等其他因素。民营企业上市切忌盲目跟从,应该走出企业只有上市了才算成功的误区。11 参考文献[1]刘纪鹏.“民营企业”概念不该受到非议[EB/OL].http://www.wccdaily.com.cn/9811/26/jjxw_5.html,2001.06.21[2]张惠忠.“民营企业”概念辨析[J].上海统计,2001(3)[3]吕晓伟.我国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中州学刊,2002(1)[4]钟朋荣.谈民企发展现状[EB/OL].http://www.chinafm.org/opinion/view_35_22358.html,2007.02.09[5]王连娟,龙成凤,孙琦.民营企业上市实务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徐亚.浅议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8(7)[7]汪炜.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浙江上市公司“生力军”[J].新华社,2003[8]钟朋荣.民营企业要克服上市情结[EB/OL].http://business.sohu.com/54/27/article210372754.shtml,2003.06.23[9]童恭益.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理性思考[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4)[10]鞠成晓,丁燕丽.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利弊分析---以东莞民营企业为例[J].特区经济,2009(3)[11]樊雪志.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两大陷阱[J].中华工商时报,2006(8)[12]宗佩民.国美之争警示民企股权制度需重大创新[EB/OL].http://news.hexun.com/2010-10-20/125191937.html,2010.10.20[13]沈玲.我国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现状和策略研究[EB/OL].http://www.docin.com/p-67764751.html,2009.02.01[14]郎咸平.民企在港圈钱比在内地更容易[J].粤港信息日报,2002[15]刘纪鹏.中国民企海外上市怕什么?[EB/OL].http://finance.sina.com.cn/jygl/20030103/1108297844.shtml,2003.01.03[16]《经济参考报》.浙江民企迎来海外上市潮[EB/OL].http://business.sohu.com/10/24/article202972410.shtml,2002.09.03[17]周润.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及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J].经济师,2006(3)[18]伊维尔特.《TheNewPalgraveDictionaryofEconomics》[EB/OL].http://www.verycd.com/tOpics/29846/,2005.01,26[19]StewartC.Myers.Thecapitalstructurepuzzle[J],JournalofFinance,July1984(9)[20]StewartC.MyersandNicholasS.Majluf.Corporatefinancingandinvestmentdecisionswhenfirmshaveinformationthatinvestorsdonothave[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84(2) 毕业论文(20__届)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问题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民营企业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虽然民营企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惊人,但是融资问题一直困扰着民营企业家,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主要表现为融资结构不合理:以内源融资为主、资金匮乏,因而外源融资变的尤为重要。本文揭示了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的现状,提出民营企业可选择上市融资这一方式,通过对比境内外上市的利弊、上市途径的优劣和上市时机的把握以及上市后的绩效等方面,分析出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必须结合自身规模、特点与能力,从而选择最佳的上市地点、上市途径和上市时机,并提出了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和监管力度,积极扶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同时民营企业还需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自身竞争力,以求将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问题得到更加有效的解决和完善。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上市融资 AbstractWiththefasteconomicdevelopmentinChina,privateenterprisesplayanactiverole.Althoughthedevelopingspeedandthescaleoftheprivateenterprisesareamazing,thefinancinghasalwaysbeenaproblem,whichmainlyfocusesonthewayoffundingstructure.Thecurrentwaymainlyreliesoninternalfinancing,howtoexpandtheexternalfinancingbecomesanimportantissue.Thepaperrevealsthecurrentperformanceandrequirementsoftheprivateenterprises’funding,puttingforwardthelistingonfunding,comparingtheprosandconsbetweenlistingonabroadandhomeaswellastheadvantageanddisadvantagebetweendifferentwaysoflisting,analyzingthechoicesoflistingtimingandtheperformanceafter-listing,Summedupthepublicfinancingofprivateenterprisesmustbeintegratedwithitssize,featuresandcapabilities,sotoselectthebestplaceoflisting,thelistedchannelsandmarketopportunities,andputforwardrelevantgovernmentdepartmentsshouldstrengthenthelegalsystemconstructionandsupervision,activelysupportpublicfinancingofprivateenterprises;whileprivateenterprisesneedtocontinuouslyimprovethecorporategovernancestructure,strengthenitsCompetitivenessofprivateenterprisesinordertobeplaguedbyfinancingthedevelopmentofmoreeffectivesolutionandimproved.Keywords:Privateenterprises;Funding;Listingonfunding 目录II1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11.1民营企业11.2融资概念22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其原因32.1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分析32.2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分析53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分析63.1民营企业上市对其的影响63.2上市地点的选择63.2.1境内上市的选择73.2.2境外上市的选择83.3上市途径的选择103.4上市时机的选择103.5浙江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绩效124总结与建议144.1政府政策的建议144.2企业自身的建议15结论16参考文献17II 15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亮点和动力,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民营企业数量规模看,截至2009年9月,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已达718.5万户,注册资本达到13.6万亿元,较2008年底分别增长了9.29%和15.8%。从民营投资增长看,2009年1-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的私营企业投资达到32668.6亿元,同比增长35.0%,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从民营工业增长看,2009年1-11月,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达18.8%,高于全国8.5个百分点。从民营经济税收贡献看,个体私营经济全年纳税总额达到8586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9.2%。从民营企业进出口看,私营企业出口虽然下降,但降幅明显低于全国水平,比重又有新的提高。从民营经济吸纳就业看,截至2009年9月,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比2008年底增加了1144.5万人,增长了8.4%,城镇新增就业的90%以上都是民营经济解决的。民营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提供社会服务、增加财政收入、出口创汇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已经出现了一批规模相对较大,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在国际国内同行中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民营企业。不言而喻,民营企业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扮演着生力军的角色,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民营企业在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又面临着在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变化中再发展的问题。由于自身缺陷和外部环境多种因素导致面临许多问题,其中特别突出的困难是融资问题。融资问题已成为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已成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在现实条件下,民营企业要想再上台阶,就需要将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有机结合,在更大、更广领域寻求突破。这在客观上使得国内民营企业有了进入资本市场的强烈需求。第一家民营企业深华源在1992年实现上市融资后,许多民营企业纷纷把上市融资作为新的重要的融资模式;2001年核准制的实行,催生了民营企业上市的高潮。1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1.1民营企业对于“民营企业(privateenterprise)”的概念,目前理论界仍在进行广泛的争议。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定义:第一种是从所有制角度进行界定,认为民营企业是“非公有制企业”;第二种是以“经营”归属来界定,认为“民营”是相对于“官营”而言,有“民”15 作为主体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企业就是民营企业;第三种界定是以“非国有国营”,这里的“有”指所有制形式,这里的“营”指经营方式。因此这里的民营企业的概念既考虑的所有制,又考虑了经营方式;既考虑了生产关系,又考虑了生产力,是一个全面而又科学的理论概念。因此,本文以第三种概念来界定民营企业。1.2融资概念融资是指为支付超过现金的购货款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广义的融资是指资金在持有者之间流动以余补缺的一种经济行为这是资金双向互动的过程包括资金的融入(资金的来源)和融出(资金的运用)。狭义的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公司筹集资金的动机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一定的渠道和一定的方式去进行。我们通常讲,企业筹集资金无非有三大目的:企业要扩张、企业要还债以及混合动机(扩张与还债混合在一起的动机)。从筹集资金的来源的角度看,筹资渠道可以分为企业的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1)内源融资。企业内部筹资渠道是指从企业内部开辟资金来源。从企业内部开辟资金来源有三个方面:企业自有资金、企业应付税利和利息、企业未使用或未分配的专项基金。一般在企业购并中,企业都尽可能选择这一渠道,因为这种方式保密性好,企业不必向外支付借款成本,因而风险很小。(2)外源融资。外部筹资渠道是指企业从外部所开辟的资金来源,其主要包括:专业银行信贷资金、非金融机构资金、其他企业资金、民间资金和外资。从企业外部筹资具有速度快、弹性大、资金量大的优点,因此,在购并过程中一般是筹集资金的主要来源。但其缺点是保密性差,企业需要负担高额成本,因此产生较高的风险,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15 2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其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然而与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相对落后,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显得十分突出,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问题。2.1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分析民营企业并不是很早就涉及证券市场的,早期受到观念、上市额度、政策门槛等因素的限制,只有少数民营企业中的幸运儿能够进入证券市场。我国民营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的几个阶段及政策背景:(1)1992年--1995年为民营企业上市的起步阶段。1992年第一家民营企业ST深华源(0014)进入证券市场,揭开了民营企业上市的序幕,但同大批的国企改制上市相比,只是微乎其微。浙江省民营经济起步较早、较快的地方,第1家民营企业万向钱潮(000559)于1994年进入证券市场。1995年股市处于低迷期,民营企业上市基本处于徘徊状态。(2)1997--1999年为民营企业上市的发展阶段。1998年3月,私有民营企业新希望(0876)完成股份制改造上市,标志着民营企业进入证券市场有了实质性突破。这一阶段民营企业上市的家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此阶段,发行的额度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管理,实行“总量控制,限报家数”的额度管理。国家为了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解困,上市额度实际上向国有企业倾斜,民营企业上市受到成份、额度等种种限制。(3)2000年以后民营企业上市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2001年核准制的实行,由主承销商选择、辅导和推荐企业,由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进行审核,催生了民营企业上市的高潮。核准制的实施加快了股票市场发行制度的市场化进程,同时为民营企业上市提供有利的制度安排。2001年5月,用友软件上市,成为核准制实施后的第一家上市公司。近三年来,民营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显著增长,尤其是到2002年9月止,民营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的数量首次超过上市新股数量,这主要与发生大量的买壳上市有关。民营企业买壳上市、海外上市成了新亮点。仅2001年上半年就有5家上市民营企业,一时间上市成为民营企业所热衷的话题。2004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国九条”,明确了要“建立有利于各类企业筹集资金、满足多种投资需求和富有效率的资本市场体系”,其中“各类企业”15 就包括民营企业。2004年5月中小企业板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启动,拉开了中小企业境内上市的序幕。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只有少数民营企业克服了创业初期的困难而超常发展成为优秀民企,多数企业都是有待在竞争中不断加强。同时,也有不少企业难逃昙花一现的厄运,最终惨淡收场。而在政策夹缝中成长的民营企业又存在许多自身的缺陷,尤为突出的就是民营企业融资的制约。民营企业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对我国国民生产起到了巨大而关键的作用,随着民营企业不断壮大规模,其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已成为其不可忽视的重要阻碍,据中央人民银行统计,2008年底金融机构人民币短期贷款125216亿元,其中乡镇企业贷款7454亿元,三资贷款2271亿元,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4224亿元;2009年底金融机构人民币短期贷款中,乡镇企业贷款9029亿元,三资贷款2180亿元,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为7117亿元,占短期贷款比重为4.9%;中长期贷款中,个体私营企业的贷款比重更小。(金融机构各项贷款见表1):表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单位:亿元项目2008年2009年各项贷款303468399685短期贷款125216146611乡镇企业贷款74549029三资贷款2180私营企业和个体贷款42247117其他贷款3606344763中长期贷款155034222419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虽然民营企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惊人,但是融资问题一直是民营企业家的“心病”,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主要表现为融资结构不合理:以内源融资为主、资金匮乏,但这种自我滚动式的发展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民营企业发展和壮大的需求。融资难已经成为现代民营企业最为关注和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在我国现有的间接融资体系中,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期限和贷款额度还是较为苛刻的。由于银行担心长期贷款会带来一定风险,因此民营企业通常无法从银行获得长期资金。但是为了满足资金周转的需要,一些企业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借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使得企业融资成本加剧。15 由于无法从正常渠道中获取所需的资金周转,在一些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非正式金融活动便应运而生,民间借贷屡见不鲜。非正式金融部门俨然成为民营企业解决资金短缺困难的救命草,但由于借贷者考虑各自风险,民间借贷往往存在高利息和非法性的特点,这也使得民营企业在自顾不暇的同时增加了相应的融资成本和风险。2.2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分析(1)企业自身原因民营企业经营能力有限。民营企业由于自身规模较小而且用人唯亲,家族式企业现象普遍存在,尚未建立起规范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加之经营者自身能力有限,决策权力又都掌握在少数经营者手中,盈利能力得不到保证,企业经营能力受到限制。民营企业信誉较差,常会出现偿还不上贷款。民营企业由于成立人数少,若经营出现问题,经营者可能为不承担责任而潜逃。而且民营企业关联交易复杂,依靠私人关系等投放资产建设,导致固定资产,厂房土地等产权不明晰,可抵押资产少,其担保责任难以落实。(2)企业外部原因大银行不愿给民营企业发放贷款。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为:工、农、中、建四大银行,银行对民营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所有制的歧视,因此放贷给民营企业条件比较苛刻,门槛较高,加之民营企业自身经营能力有限,信誉差又得不到担保,导致银行对其贷款不信任,管理风险成本高,所以都不愿意给民营企业放贷。政府对民营企业扶持力度不够。政府只是片面强调“抓大”,少数大型的民营企业可能会受到政策眷顾,而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很难得到政策上的支持。信用担保体系尚不完善。由于我国担保机构与银行借贷相关,担保机构在不同程度上受国家政策影响,对民营这类型企业在法律上地位不明确,考虑到担保风险大,担保成本高且担保机构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持,因此担保机构也不愿为民营企业做担保。民间借贷合法性受到质疑。贷款人因为存在法律风险必然会要求某种程度的风险补偿,从而提高了民间借贷的利率;而且资金供需双方的寻求存在市场障碍;并且民间借贷会使借款人的权益不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由于受到各方面的融资限制,民营企业的发展必然受到一定的阻碍,融资难问题的解决已是刻不容缓。15 3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分析3.1民营企业上市对其的影响我国民营企业在其创业发展初期还是发展壮大之时,大都依赖内源融资,较少依赖外源融资。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内源融资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尤其是民营企业转型时,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时候,融资困难时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因而外源融资变的尤为重要。上市融资对民营企业有着积极的影响:(1)民营企业上市有利于募集资金企业上市融资相当于向市场借取了零利息不还本的资金,根据证券市场的大小企业募集到的资金也有多有少,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将给企业一个市场化的定价,使民营企业的价值被市场所认可,从而为民营企业的股东带来巨额财富。2007年4月20日,碧桂园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上市首日公司总市值升至1163.2亿港元,成为中国内地房地产企业的市值老大。(2)民营企业上市有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民营企业上市除了会带来巨额财富外,还能是企业的知名度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一家企业能够上市本身就在向市场说明自己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并且上市后,由于企业的名称每日都将在交易所的电子牌上跳动出现,股票投资者也会对其进行评价,这在无形中为企业做了免费的宣传,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浙江温州正泰集团的上市也正是基于此原因。(3)民营企业上市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民营企业往往都是采用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起家的,在企业发展的初期,家族式管理尤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使经营者更加团结地去经营企业。但是当民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后,家族式管理模式就会束缚其发展,尤其是上市的民营企业,这种管理模式会严重阻碍企业的壮大。企业上市了也就意味着向社会公开了企业,企业变得更加透明化,社会化。因此,民营企业上市能使其管理水平更加完善,更加趋于国际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上市后必须解决的紧要问题。3.2上市地点的选择15 上市对民企而言是一项重大决策,它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战略、治理结构、股权分配等重大问题。经过深思熟虑的民营企业一旦决定上市,就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证券市场作为上市地点。3.2.1境内上市的选择民营企业上市可以选择的境内市场包括沪市和深市,而深市中又存在着主板市场和与民营企业关系更为紧密的中小企业板。随着政府对民营企业上市的政策逐步放松,中国内地证券市场也将成为许多民营企业首选的对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证券市场的指导思想及监管措施都偏向于国企,民营上市公司凤毛麟角。随着我国境内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内地证券市场的优势逐渐崭露头角。对于选择境内上市的企业而言,最大的优势在于没有语言和沟通的障碍,能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好处。另外,国内民营企业对于境内的监管制度和相关法律规定更加熟悉,不需要额外聘请投资机构,增加咨询费用,因此在境内上市成本相对较低。其次,本地投资者对本土企业掌握信息更加完备,上市企业在本土上市可以获得较高的认知度,加之国内发行价格高,从而可以募集到更多的资金,财富效应大。虽然民营企业在境内上市融资存在优势,但是局限依旧很多,主要是:(1)上市门槛高。我国证券市场对民营企业制度有所保留,政策偏向于国营企业上市,对民营企业上市要求诸多,条件苛刻,尤其是对股本方面要求较高。而民营企业寄予厚望的中小企业板块在上市门槛上并没有做出较大的让步。(2)审核过程漫长。2001年核准制实行,有企业向中国证监会提出上市申请,证监会对企业的上市资格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给予上市。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多企业纷纷申请上市,而证监会每年审核批准上市的公司数量有有限,因此企业上市必须经过漫长的审核过程。对于一家民营企业来说,从准备上市到上市成功,通常要3到5年,这样漫长的上市周期是民营企业所无法忍受的。(3)再融资难。招股筹资,扩大经营规模是企业上市的主要目的之一。因为国内资本市场统治规模相对比较有限,国内对企业增发新股设置了多个行政部门审批,增加了民营企业在境内融资的时间成本。因此,那些有扩大经营规模、加快资本运作和提升国际竞争力需求的民营企业,自然会选择相对成本可控的境外市场上市。(2000-2008年历年民营上市公司数量见表2):表22000-2008年历年民营上市公司数量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境内4721202544830735715 累计数量284305325350394402432505562资料来源:Wind,SEEC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民营企业在境内上市的累计数量在逐年递增。由2000年的284家上市公司增长到2008年562家,短短的8年期间便增加了将近100%的数量。《2009中国民营上市企业绩效报告》确认2008年在国内和想逛、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民企有893家,在深沪两市交易所上市的就占了636家,香港市场有175家,美国市场共有82家。境内上市民营企业占所有民营上市企业的71.2%,香港市场则占了19.6%,而美国市场仅占了9.2%。由此说明,我国境内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和改变正被更多的民营企业家们所认同,内地资本市场正受到更多、更广泛的关注和青睐。虽然内地资本市场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通过各方的努力,境内的证券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中国民营企业在自己的主场资本市场必定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优惠对待。3.2.2境外上市的选择自中国加入WTO,意味着中国企业人才、产品、服务、市场,尤其是资本与国际接轨。中国企业的信誉评级由此提高,进入国际资本市场亦更为方便。而国际资本对中国企业也青睐有加,许多国际性的投资银行为中国企业牵线搭桥帮助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我国企业境外上市大多集中在美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他们各自以其优越的条件吸引着民营企业奔赴海外上市融资。美国资本市场是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其主要的特征为:(1)市场规模大,流通性强,特别适合大型和特大型民营企业;(2)股票发行方式日益受全球接受,新发股定价较高,这为中国优质民营企业实现较高的市盈率目标提供了可能;(3)市场监管严格,但是具有相当灵活性,这有利于企业有效进入这个市场和加快企业经营机制的在转换;虽然具有上述优点,但是以纳斯达克证券市场为代表,其并不是大多数中国民营企业的最佳选择。我国民营企业普遍是资本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中国概念”除外)。而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整体监管严格,对于发展时间短暂的大部分中国民营企业来说,经营管理的不规范、公司制度的缺乏,很难使其完全适应上市后的要求。15 香港是一个活跃的国际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在此活动。随着内地与香港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密切,香港市场已经成为内地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主要市场。同时,香港股票市场还兼具本土性优点,是中国概念股海外上市的重要聚集地。再加上香港上市门槛低、市场运作规范等,对于内地民营企业是最佳的上市场所。但是,香港上市也存在着筹集资金量相对较小、发行成功的风险较大等问题。新加坡市场与香港市场相类似,是一个除香港之外的另一个好选择。新加坡市场总体来说比较看重有发展潜力、管理出色的公司,同时,最关心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其对高科技企业及制造业的认知程度较高,因此上市股价高,上市后表现不错。但是,新加坡的基金和投资人对中国企业关注较少,公司上市后交易投资不太活跃。通过对海内外的证券市场的分析,可以总结比较民营企业境内外上市的利弊(民营企业境内外上市利弊比较见表3):表3民营企业境内外上市利弊比较优势劣势境内上市成本相对较低,上市发行价格较高;对相关法律法规、信息资源等比较熟悉;本土投资者对本土企业认知度较高,较易融的资金;上市门槛高,民企受政策制度等的影响较大;审核过程漫长,上市时间成本较高;再融资难;境外市场较为成熟广阔,可以筹集到较大资金额;上市时间短,上市成本可控;上市门槛低;再融资相对比较容易;上市后的监管严格;投资者对企业的认知度不高;企业对境外证券市场的法律规则不熟悉,增加了上市咨询费用;新股发行定价相对低些;截止2007年12月24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企业已有51家,其中39家是中国内地企业(7家为香港地区和5家台湾地区)。这39家中国内地企业的总市值已逾1.5亿美元,平均市值达300以美元,而这39家企业中有19家为民营企业,占内地在纽交所上市公司数量的48.7%。2007年,在纳斯达克,有13家中国的上市企业,目前已达到了47家。除了纽交所,其他海外交易所也成为许多中国企业的上市选择。专门研究大中华区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的清科集团统计显示,2007年1~11月共有98家中国企业在境外9个资本市场上市,融资342.09亿美元;上市地点出现多元化,除了香港之外,纽交所、新加坡主板、纳斯达克(NASDAQ)等市场的上市企业数量和融资额均有明显的增长。15 企业境内外上市地点的选择,应当综合考虑其上市需要募集的资金、企业市场形象等方面利益,需要支付的上市成本等因素的权衡,考虑其自身的情况才能做出选择。3.3上市途径的选择无论企业选择在境内上市还是在境外上市,民营企业上市途径主要为直接上市(IPO)或者借/买壳上市。(上市方式的优缺点比较见表4):表4上市方式的优缺点比较上市方式优点缺点IPO迅速募集资金准备时间和审批流程过长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上市要求较高提升企业形象上市前成本和风险较高 上市后风险相对较小买壳上市上市时间快不可控风险较多可以改善上市公司的募集新资金较难避开IPO对产业政策的苛刻要求股票的流动性弱,市场影响力有限通过表4我们可以知道,IPO上市还是买壳上市的好坏,关键看企业的自身。如果企业有一定的实力:比如技术领先于同行,生产的商品具有竞争能力;并且,管理层具备经营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则不需要考虑买壳,可进行IPO上市;如果该企业有财力,但是受国家政策等方面影响不能直接上市的,则可以通过买壳的方式进行上市。自1992年开始,我国就一直有民企进行IPO融资,但民企IPO的现状远远滞后于民营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自2010年开始,这种情况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截至2010年7月底,共有154家民企IPO,其中主板两家,中小板101家,创业板51家,占整个A股IPO222家中的69%,筹资规模占46%,几近半壁江山。与上市地点一样,上市途径也是民企上市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方法正确,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则有可能举步维艰。客观上讲,并不存在一种绝对好或者绝对不好的上市途径,每种途径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缺陷,民营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应当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上市途径。15 3.4上市时机的选择浙江广厦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内上市的第一天即跌破发行价,不仅仅使投资者损失惨重,也对上市公司的市场形象和相关行业影响较大,不利于上市公司开展进一步的筹资工作。投资者在慎重思考的同时,拟上市公司的资本运营管理者也应该重视把握最佳上市时机,更好地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为企业进一步筹资做准备。筹集资金是公司上市的一个目的,利用资本市场获得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急需的资金,在规范经营和运作的前提下,相对来讲较为容易,也比较快。但是,证券市场行为往往是利益关系各方共同作用的结果,资源配置是证券市场的首要功能。在公司发行上市或再融资的过程中确实存在许多不利于公司的主客观条件,如果不能准确把握上市时机,即使发行上市,如果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同,公司形象受到的影响较大。根据历史的统计情况看,证券市场行情向好的情况下,发行股票数量较多,募集资金数额也较多,拟上市公司抓住这一机会发行上市相对容易;反之,市场行情趋淡的情况下,公司发行上市难度加大。(上市公司总市值和流通市值见图1):图1上市公司总市值和流通市值资料来源:深交所市场统计年鉴2009从图表中可知,证券市场从2000年开始进入了漫漫的熊市,在此期间,上市的公司数量明显减少,并且上市公司可融资金相对有限,上市公司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呈现锐减的趋势,由原来2000年的21160亿元和7606亿元减少到2005年的9334亿元和3876亿元,分别下降了55.89%和49%。而从2006年开始,股市进入了牛市,2007年达到第一个高峰,同时也是上市公司数量增多的第一个高峰,其上市公司总市值和流通值达到了57302亿元和28502亿元。200815 年由于受到海外金融危机的影响,境内证券市场稍有回落,2009年又一次迎来高峰,并打破2007年的记录。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企业都会选择市场行情较好的牛市入市,因为这样他们能最大化地筹集到他们所需要的资金。从我国民营企业上市数量上(见表2)我们也可以充分看出,民营企业在2005年时上市数量最少,仅仅只有4家,而在2007年行情比较好时上市数量为73家,两者相比较,相差了69家之多。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上市融资是其最主要的目的,因此,在最适当的时候上市能最大化地融集到自己所需要的资金来支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上市时机的选择对资金短缺的民营企业,尤其是自身规模不大,消耗不起上市成本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显的尤为重要。3.5浙江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绩效据中欧工商学院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民营上市企业总营业收入达到21434.94亿元,平均营业收入为22.83亿元,净利润总额为2383.45亿元,平均净利润为2.45亿元,相比2008年的平均1.54亿净利润有大幅增长。和A股非民营上市企业比较,从营业收入增长率来看,2009年民营上市企业的增长率为13.04%,略高于非民营上市企业的增长率12.36%;平均总资产收益率来看,二者分别为5.07%和2.09%,净资产收益率方面,民营上市企业高达8.18%,而非民营上市企业的平均数仅为3.05%。浙江作为长三角经济区之一,在全国经济地域中属于经济发达地段,尤其浙江民营经济活跃,民营企业遍布浙江各地。截止2008年,我国共有民营上市公司562家,比07年新增了57家,占所有上市公司数量的35%,其中浙江民营上市公司88家,占所有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数量的15.66%,在各省市中民营上市公司数量仅次于广东省的94家。从企业的数量和营业收入规模来看,民营上市公司行业分布基本延续了往年的特点:以制造业为主体,信息技术业、批发零售、房地产和综合类几个大行业为依托。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民营企业不断壮大,在企业用心经营下,民营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表现不俗,本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浙江36家民营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浙江民营上市公司(样本企业)2010年(截止第三季度)经营业绩统计见表5):表5浙江民营上市公司(样本企业)2010年(截止第三季度)经营业绩统计每股收益(元)(-∞,-0.1)[-0.1,0)[0,0.1)[0.1,0.2)[0.2,0.3)[0.3,0.4)[0.4,+∞)企业数量01276416每股净资产(元)(-∞,0)[0,2)[2,4)[4,6)[6,8)[8,10)[10,+∞)企业数量05141141115 资料来源:巨潮网从统计资料上看,大部分的企业的每股收益集中在0.4以上,表现相对集中,仅一家上市公司小于0,占样本总数量的2.8%。36家的样本民营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5021元;每股净资产在2到4中分布最多,占样本总数的38.9%,其次为分布于4到6之间,占总数的30.5%,其他区间企业数量分布较分散。总体上来看,浙江民营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还是非常强的,收益水平较高,经营业绩表现不俗。15 4总结与建议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提高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效率,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根据我国证券市场制度现存的问题和企业自身发展中凸显的缺陷,应该从政府政策和民营企业自身两方面进行着手,从而有效改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中存在的问题。4.1政府政策的建议(1)减少对证券市场的干预,加强对市场的监管职能我国证券市场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政府对证券市场干预过于频繁和深入。在证券市场的法律地位已完全明确和证券市场发展不断完善和成熟的情况下,为确保证券市场朝向一个正确的市场经济走向,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其的监管,根据市场原则,减少政府对其的行政干预,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工作,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从而使市场的资源配置从行政配置转向市场配置,实现高效的资源合理配置。政府应该减少证券市场对所有制的约束,淡化国有制与私营制的区别对待,帮助民营企业高效地完成上市的选择。增加民营企业上市数量和比例。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证券市场。积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实施,而不是直接干预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2)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证券市场体制和上市制度2004年我国深圳交易所已经成立了中小企业创业板,但是由于其没有根本上改变企业上市制度,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而言,上市环境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而中小民营企业由于其规模小,盈利能力不强等自身原因,加上上市竞争压力大,常常被排挤在上市行列之外。虽然2009年对创业板的上市要求有所放宽,但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还是望而生畏,令其不得不放弃上市融资这条融资途径。因此,政府部门要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新的《公司法》中,政府部门取消了诸多不必要的政府干预,废除了股份公司设立的审批制,减少了强制性规范。2006年的《证券法》也做了不少修改,为建设完善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从而放宽了上市条件及相关规定。但是,我国法制建设还是相对落后,政府部门还应继续加强力度对我国资本市场法律法规建设做出努力。(3)积极建立扶持民营企业改制上市的激励机制15 政府通过呼吁民营企业上市,给予一定政策上的优惠:资金补贴、税收减免、政策倾斜等方式来促进民营企业加快股改上市的脚步。政府可以通过对成功上市的民营企业减少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对民营上市公司的资源补助等方式。4.2企业自身的建议(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民营企业发展初期,往往采用了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其公司管理制度落后,用人唯亲现象普遍,经营权和决策权全掌握在一个人手中,企业决策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民营企业上市后,公司社会化,透明化,企业的管理必须适应企业公开化,接受社会各层人士的监管。企业上市成功后,股权就会得到相应的分散,也对民营企业中的“一只股独大”现象起到制衡作用,加强对优秀人才的运用,清晰股权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法规和不足之处。是企业真正从内到外进行改善。(2)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壮大了往往会采用多元化经营的战略,但是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其规模较小,盈利能力有限,不应该急于去开展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民营企业应该更专注于企业的主营业务的发展,增强核心业务的竞争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只有企业不断做强做大后,在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其他副业的发展,平稳地开展多元化经营,切勿盲目开展,跟风投资,导致企业资金分散,主业不强,失去行业竞争力。只有企业规模壮大,核心竞争力强,才能在上市的这条道路上走的平稳而长远。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是民营企业解决其融资难的一种重要的模式,如果企业的发展资金需要不大或者有其他更佳的融资选择那么上市不一定是其最好的抉择,如果企业是为了增强自己的品牌和竞争力则应该考虑企业是否能承受上市过程带来的一切风险,从而选择是否上市。虽然当前民营企业上市融资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障碍,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相关制度的完善,上市融资模式必将成为促进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的重要融资模式。15 结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民营企业通过上市模式进行融资的选择逐步在扩大。民营经济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是我国经济体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研究学者的文献和著作进行研究,结合我国民营经济的实际状况和发展,揭示了现代民营企业发展中资金短缺带来的融资困难的问题,提出了采取上市融资的这一途径来解决融资障碍,并运用了SPSS软件、EXCEL表等研究工具分析比较了上市融资中上市地点、上市方式、上市时间、上市绩效等方面,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通过随机抽样和描述性统计等方法,针对民营企业选择上市融资这一模式提供参考价值和判断依据。我国民营企业主要依靠内源融资,但其不能满足于企业的进一步扩大,而间接融资又受到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不公平的待遇和苛刻的要求。因此,上市融资很大程度上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平等的平台和展示的机会。虽然上市融资带给企业“无限”的融资能量,在上市的这条道路上面也布满了荆棘,困难重重。上市前期的成本投入和等待上市的时间都是民营企业所担忧的因素,也是民营企业是否能步向成功的关键。往往中小型的民营企业由于庞大的上市成本和漫长的等待,错失企业发展机会而倒闭破产。在对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模式的研究中,本文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在分析过程中受到民营企业这一特殊体制的影响,在搜集实证数据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限制,所以未能涉及较具体、全面的统计数据;在境外市场数据的选择上,受国内网站数据的限制,未能涉及更广泛的海外市场;最后,出于时间和工作量的考量,仅选取了36家样本公司,分析不够全面。在今后对民营企业上市模式研究中,应该将样本数据扩大至各行各业之间的比较,不同省份之间进行分析比较等,以求将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问题得到更加有效的解决和完善。15 参考文献[1]刘纪鹏.“民营企业”概念不该受到非议[EB/OL].http://www.wccdaily.com.cn/9811/26/jjxw_5.html,2001.06.21[2]张惠忠.“民营企业”概念辨析[J].上海统计,2001(3)[3]吕晓伟.我国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中州学刊,2002(1)[4]钟朋荣.谈民企发展现状[EB/OL].http://www.chinafm.org/opinion/view_35_22358.html,2007.02.09[5]王连娟,龙成凤,孙琦.民营企业上市实务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徐亚.浅议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8(7)[7]汪炜.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浙江上市公司“生力军”[J].新华社,2003[8]钟朋荣.民营企业要克服上市情结[EB/OL].http://business.sohu.com/54/27/article210372754.shtml,2003.06.23[9]童恭益.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理性思考[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4)[10]鞠成晓,丁燕丽.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利弊分析---以东莞民营企业为例[J].特区经济,2009(3)[11]樊雪志.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两大陷阱[J].中华工商时报,2006(8)[12]宗佩民.国美之争警示民企股权制度需重大创新[EB/OL].http://news.hexun.com/2010-10-20/125191937.html,2010.10.20[13]沈玲.我国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现状和策略研究[EB/OL].http://www.docin.com/p-67764751.html,2009.02.01[14]郎咸平.民企在港圈钱比在内地更容易[J].粤港信息日报,2002[15]刘纪鹏.中国民企海外上市怕什么?[EB/OL].http://finance.sina.com.cn/jygl/20030103/1108297844.shtml,2003.01.03[16]《经济参考报》.浙江民企迎来海外上市潮[EB/OL].http://business.sohu.com/10/24/article202972410.shtml,2002.09.03[17]周润.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及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J].经济师,2006(3)[18]伊维尔特.《TheNewPalgraveDictionaryofEconomics》[EB/OL].http://www.verycd.com/tOpics/29846/,2005.01,26[19]FrancoModiglianiandMertonH.Miller.TheCostofCapital,CorporationFinance,andtheTheoryofInvestment[J].AmercianEconomicReview,1958(6)[20]StewartC.Myers.Thecapitalstructurepuzzle[J],JournalofFinance,July1984(9)[21]StewartC.MyersandNicholasS.Majluf.Corporatefinancingandinvestmentdecisionswhen17 firmshaveinformationthatinvestorsdonothave[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84(2)1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