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练习 岳麓版必修2

2019春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练习 岳麓版必修2

ID:45538272

大小:4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4

2019春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练习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2019春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练习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2019春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练习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2019春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练习 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2019春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练习 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春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练习 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1.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从战国到东汉我国经济区域的总体特征是(  )A.山东、山西是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B.江南地区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大C.龙门碣石以北在西汉一度被辟为农业区,但经济实力十分有限D.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解析:A、B、C三项是具体经济区域的表现,其总体特征是多样性和发展不平衡。答案:D2.据统计:若以秦岭淮河为界,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北方人口户数占全部人口户数的77.5%,南方占22.5

2、%;按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之户数,北方占37.3%,而南方占62.7%。造成以上人口地域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战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交通的发展与进步D.南方统治者实施仁政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北方人口在全国所占比重大大超过南方,而宋代则相反。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战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答案:A3.据统计,唐前期兴修的163项水利工程中,北方五道有101项。唐后期兴修的101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76项,其中江南道占49项。这种变化表明唐代(  )A.政

3、府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B.南北经济出现失衡的态势C.江南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D.经济重心呈现转移的趋势解析:题干中强调的是唐代前期和后期南北方兴修水利的情况有所不同,无法得出政府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故A项错误;题干中只提到南北方兴修水利数量的不同,不能体现出南北经济发展失衡,故B项错误;江南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是在南宋时期,故C项错误;题干中唐代前期北方水利工程兴修数量多,而唐代后期则是南方水利工程兴修数量多,这说明南方地区的经济得到发展,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故D项正确。答案:D4.下面示意图显示了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

4、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东汉B.南朝C.隋朝D.南宋解析:由经济重心在南方这一现象可以判断应选南宋时期。答案:D5.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解析:本题考查唐朝时期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材料表明,唐朝中期,南方茶叶在北方

5、城市大量销售,饮茶习俗普遍化,这反映出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唐中期南茶“开始”北运,A项错误;单从北方饮茶习俗普遍化无法得出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且这一表述与史实不符,D项错误。答案:C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前期(618—756)所兴修的163项水利建设中,北方五道就有101项,占全数2/3……其中河北河南二道就有74项,占全部北方水利建设项目2/3强。唐后期(757—907)101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76项。其中以江南道为最

6、多,竟然占49项。与此同时,北方诸道的水利建设数字,骤然下降,河南道由前期的20项下降为7项。——邹逸麟《从唐代水利建设看与当时社会经济有关的两个问题》材料二 唐时淮北(今豫东、皖北和苏北的一部分)属河南道,是安史之乱前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北宋时更是成为首善之区,东京物流主要依赖汴河—淮水联运,推动了本地区水运发展,进而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这些景象从南宋之后便不复存在。宋、金、元的争战几乎以此地区为前线,而黄河决口改道泛滥更是严重破坏了土壤、水文和地貌等自然生态环境,淮河河床抬高,导致淮河流域十年九灾(旱、

7、涝、蝗)。此外,连年的农民起义很少不发源于淮北地区。——摘编自吴海涛《淮北的盛衰成因的历史考察》(1)材料一反映出唐朝水利建设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所反映的社会状况。(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历史上淮北地区逐渐由盛转衰的原因。解析:(1)从材料一提供的数字和地域可判断,然后回顾课本知识。(2)注意多角度分析。答案:(1)特点:前期水利建设项目较后期多;前期以北方为主,后期以南方为主;工程集中分布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社会状况:唐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经济重心仍在北方;安史之乱后,北方社会动荡,

8、南方相对安定,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2)国家政局动荡;水利建设的停滞;水运交通业的衰败;宋、金、元在此不断争战的破坏;黄河决口泛滥;自然灾害频繁;农民起义的影响。基础巩固1.“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两汉时期,塞北和江南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在当时的四大经济区中,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的是(  )A.山西、江南B.山东、江南C.龙门碣石以北、江南D.山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