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物鉴定乱象亟需治理

【精品】文物鉴定乱象亟需治理

ID:45558278

大小:289.7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14

【精品】文物鉴定乱象亟需治理_第1页
【精品】文物鉴定乱象亟需治理_第2页
【精品】文物鉴定乱象亟需治理_第3页
【精品】文物鉴定乱象亟需治理_第4页
【精品】文物鉴定乱象亟需治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文物鉴定乱象亟需治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物鉴定乱象亟需治理张悦、王春梅、云菲2012-12-169:23:09来源:中国艺术报近年來不少“鉴宝”节目以传奇的故事、连城的珍玩吸引观众眼球,由此引发了鉴定者资质可疑、文物来路不明、交易价格虚浮等一系列乱彖,文物鉴定、估价、交易等各领域亟需出台相关措施进行规范,这一话题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就此发出了有力的呼吁。编者花卉纹香熏(清)青花龙风纹三足炉(明)架鹘童子(辽)图片来「

2、@国家博物馆◎建立文物鉴赏鉴定交易类电视节口的准入制度。树立正确导向,提高节口质量。建立文物鉴赏鉴定交

3、易类电视节目的监听监看和事后监督机制。鉴宝节目问题多□苏士澎(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协副主席、文物岀版社名誉社长)近年來,随着全社会对文化遗产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有关文物鉴赏鉴定交易内容的电视节目也日益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共冇中央电视台、屮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香港风凰卫视等17家电视媒体开播了有关文物鉴赏鉴定交易内容的电视节目,共计20档。以上电视节目按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介绍文物价值和收藏背景、普及文物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文物鉴赏类节目;第二类是以专家现场鉴定文物真伪并估价为主要内容的文

4、物鉴定类节目;第三类是以文物鉴定评估和现场文物交易为主要内容的文物交易类节目。随着节口数量的增长和竞争的加剧,一些节口为追求收视率,片面夸大文物经济价值、渲染一夜暴富的畸型心理,带來了不少问题。一是节口导向偏差,重价格轻价值。许多文物鉴定、交易类节口忽略了文物的价值内涵、文化情趣、艺术品位,往往只在文物市场价格上大做文章。一些节目甚至怂恿或要求“持宝人”杜撰离奇“捡漏”的故事,鉴定专家高估文物的市场价格,夸大文物的升值空间,从而淡化或冋避文物市场存在的交易风险,也进-步加剧了许多文物收藏爱好者和社会公众片

5、面注重文物经济效益的现象。二是鉴定程序不够严谨,专家水平良莠不齐。在许多文物鉴定、交易类节目屮,文物鉴定的程序往往十分简单,所谓的鉴定专家无须对文物仔细观摩、对照标本、查找资料,匆匆一瞥即可得出天文数字,让社会公众对于文物鉴定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另一方面,节口制作方遴选鉴定专家吋缺乏标准,很多所谓的鉴定专家缺少必要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少数“专家”其至是混迹于文物市场中的古玩商,因此节目中经常出现文物真假不分,价格大起大落等情况。三是上镜文物缺乏选择,部分文物涉嫌违法。由于节目制作方漠视相关

6、的文物法律法规,文物鉴定、交易类节目中常有“持宝人”持疑似出土文物上台鉴定的事例。对此,主持人不仅没有适时宣传文物保护法,而且还引导专家为此类涉嫌违法的文物进行鉴定和估价,对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和倡导正确的收藏理念都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四是文物交易类节目形式涉嫌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允许从事文物经营活动的机构只有文物拍卖企业和文物商店两类,任何机构在开展文物经营活动前均需取得文物部门颁发的相关资质证书。而文物交易类节目在未取得任何文物经营资质的情况下,直接在演播

7、室内进行所谓“最高价出让”、“十秒夺宝”等类似于买卖、拍卖的现场交易活动,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鉴于文物鉴定、交易类节目存在上述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加强文物鉴赏鉴定交易类电视节口的管理:一是建立文物鉴赏鉴定交易类电视节口的准入制度。宣传、文化、文物等有关部门可联合开展文物鉴赏鉴定交易类电视节目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立文物鉴赏鉴定交易类电视节目的准入制度,从而达到鼓励文物鉴赏研究类节目、限制文物鉴定估价类节目、禁止文物现场交易类节目的目的。二是树立正确导向,提高节目质量。可请文物部门为各电视媒体制作文物鉴

8、赏鉴定交易类电视节目提供业务咨询,对拟入节目的文物遴选条件、专家资格要求、文物鉴定程序、估价方法以及文物法律法规、文物专业知识表述等进行规范。三是建立文物鉴赏鉴定交易类电视节目的监听监看和事后监督机制。对各电视媒体制作播出的此类电视节目进行逐期监看,对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和处罚耍求。◎民间文物鉴定业务和行为的不规范乃至混乱,诱导了暴富心理,给收藏者以错误的导向,刺激了造假售假,引发了盗墓Z风,扰乱了文物市场。民间鉴定乱象丛生□李修松(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当前,文物收藏热仍然有增无减。

9、由于文物收藏专业性强,绝大多数购买文物的收藏者都缺乏文物鉴定的知识和技能,往往与卖家的信息不对称,不能把握文物的真假、价值和价格,所以,文物鉴定对于引导健康的收藏行为、促使文物的有序流通、确保购买者的利益、鼓励藏宝于民,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国家设立的各级鉴定机构及相关的考古所、博物馆、文物商店等鉴定人员职责主要是开展内部文物鉴定,一般不对外服务,更由于人手少,无法承担起在社会上开展文物鉴定服务的职能。同时,国家对民间文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