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驼峰报告1

【精品】驼峰报告1

ID:45558453

大小:81.16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14

【精品】驼峰报告1_第1页
【精品】驼峰报告1_第2页
【精品】驼峰报告1_第3页
【精品】驼峰报告1_第4页
【精品】驼峰报告1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驼峰报告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驼峰调车场头部信号平面布置图11」调车场头部平面设计要求11.2调车场头部平而设计的具体规定11.2.1道岔类型11.2.2道岔绝缘区段11.2.3线束的布置11.2.4减速器制动位的位置21.2.5推送线和溜放线21.2.6迂回线和禁溜线21.3驼峰调车场信号机及相关表示器21.4道岔转换设备31.5轨道电路41.6调速设备41.7自动化驼峰监测设备41.8信号楼及室内设备41.9其它设备52驼峰信号机继电联锁电路62.1定速、加速、减速三种溜放信号62.2向禁溜线或迂回线信号72.3后退信号73车辆减速器控制电路93」车辆减速器控制方式93.2制动和缓解电路93.3表示电路104电空转

2、辙机控制电路114.1电空转辙机结构及动作过程114.1.1解锁过程114.1.2动力转换过程124丄3接点(组)转换过程接通式124.1.4锁闭过程124.2运营技术要求124.3电空转辙机控制电路工作原理13总结14附图1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15附图2驼峰信号机继电联锁电路15附图3车辆减速器控制电路15附图4电空转辙机控制电路151驼峰调车场头部信号平面布置图驼峰调车场头部平而设计是计算峰高和设计纵断面的依据。头部平而的设计质量对调车作业的效率、安全和工程投资都有直接影响。1.1调车场头部平面设计要求(1)尽量缩短自峰顶至各条调车线计算点的距离;(2)各条调车线自峰顶至计算点的距离及总阻

3、力相差不大;(3)满足止确布置制动位的要求,尽量减少车辆减速器的数量;(4)使各溜放钩车共同走行径路最短,以便各钩车迅速分散;(5)不铺设多余的道岔、插入短轨及反向曲线,以免增加阻力;(6)使道岔、车辆减速器的铺设以及各部分的线间距等均符合安全条件。1.2调车场头部平面设计的具体规定121道岔类型为了缩短由峰顶至调车场计算停车点的距离,并便于车场内股道成线束形对称布置,一般在调车头部采用6号对称道岔或三开道岔。当调车场内股道较多时,最外侧线束的最外侧道岔可以采用交分道岔或9号单开道岔。1.2.2道岔绝缘区段在采用集屮控制道岔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在道岔转换过程屮驶入车辆以致造成事故,应在毎一分路

4、道岔的尖轨尖端前设一段保护区段。其长度决定于道岔转换时间(和车俩驭入各该道岔的最大速度Vo123线束的布置当调车场的线路在16条以上时,为了满足上述各项要求,一般都采用两侧对称的线束形布置(表1)。在大、中型驼峰上,往往是在每一线束之前设有一个制动位。如果调车线总线一定时,则每一•线束内的股道数增多,线束数就可以减少,因而口J以节省一些制动设备,但是却会增加溜经这一制动位的车数,也会增加这一制动位至最后分路道岔的距离,这将使前后钩车在最后道岔分路时加长共同径路,降低驼峰解体能力。所以,当采用对称道岔时,一般采用6或8股一束。在调车线多的调车场,由于中间线束比较顺直,曲线阻力较小,因此中间线束

5、的股道可以较外侧线束稍多,以平衡各股道的总阻力。表1.1线束分配方案调车线数量(条)12161820242832364048调下线(束)及每束线路数量(条)2x62x83x61x8+2x64x6或3x82x6+2x84x86x64x6+2x86x8木次设计的编组站为纵列式编组站,驼峰调车场头部信号平面布置图采用调车线数量为32条,分4束,毎束线路数量为8条的方案,具休见附图1。124减速器制动位的位置减速器制动位一般应设在直线上,减速器前后有道岔或曲线时,不能直接连接,耍有一段直线段。减速器前的直线段是为了设置护轮轨,使车辆的转向架进入减速器时运行平稳,避免对减速器产生侧向冲击。直线段的长度

6、要视所采用的护轮轨的长度而定,一般采用6号对称道岔的护轮轨。在减速器之后也应有一段-直线段,以便设置复轨器。相邻线路上两减速器始端之间的线路间距:TJK型减速器不应小于4m,以便装设制动风缸;T-JK3型减速器不小于3.8m。125推送线和溜放线驼峰前设有到达场时,应设1条推送线;如采用双溜放作业时,可设3・4条推送线;峰前不设到达场时,根据解体作业量的大小,可设1条或2条推送线(即牵出线)。推送线经常提钩地段应设计成直线,推送线不宜采用对称道岔。两推送线间不应设置房屋,两推送线的线间距不应小于6.5m。当需要设置冇关设备时,不应妨碍调车人员的作业安全。经常提钩地段的主提钩一侧,应在提钩人员

7、跨越的道岔范围内铺设峰顶跨道岔。该场设有2条推送线和2条溜放线。126迂回线和禁溜线在车列解体过程屮遇冇因车辆所装货物的性质不能溜放和车辆本身结构的原因不能通过驼峰或减速器的车辆,耍送往靠近峰顶的禁溜线暂存,以便车列的继续溜放。待车列解体完毕,且禁溜线上已满载时,由调机经由绕过峰顶和减速器的迂回线送往峰下调车场。1.3驼峰调车场信号机及相关表示器驼峰调车场信号机包括驼峰信号机、线束调车信号机、其他调车信号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