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ID:45569147

大小:1.07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4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政治试卷_第1页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政治试卷_第2页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政治试卷_第3页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政治试卷_第4页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政治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政治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思想政治考生须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和填涂姓名、考号。2.本试卷共两部分,第一部分有一道大题(共24道小题);第二部分有五道大题。答题前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按要求认真作答。3.第一部分的试题,答题时均须用2B铅笔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题号要对应,填涂要规范。第二部分的试题,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时必须用黑色或蓝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24道题,每小题2分,共48分。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媒介,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读下列两段文

2、字,品味其话语中的智慧……回答1、2题。早在柏林墙倒塌之前,西方的影视就已经“穿墙而过”影响了一大批人。如果没有西方流行文化经年累月传递的那些影像,光凭锤子和压路机是难以推倒柏林墙的。——约瑟夫•奈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习近平1.从习近平主席的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②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③文化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④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约瑟夫•奈的观点表明①政治

3、是文化的基础②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③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从“拼经济、拼管理”到“拼文化”的阶段,呈现出“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新格局。如果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与其相符的观点是①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城市文化②文化对城市发展具有核心决定作用③文化是影响城市综合实力的长期战略性因素④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能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红包”是华人春节的一种习俗,已流传千年。曾经是长者向

4、幼者表达爱护祝福之意的红包,如今已演变为大众参与的“发红包——抢红包”活动。这说明A.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C.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深远持久发展D.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 范仲淹林则徐贾谊《诗经》5.以上诗句体现了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涵,下列事例与这种精神最契合的是A.寸草春晖:助子求学,重病母亲三年织出《清明上河图》十字绣B.心比金坚:战友情深,铭记厚谊三十一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C.誓言无声:隐姓埋名,三十年献身于我国核潜艇研制的壮丽事业D.童叟无欺:诚信经营,“油条哥”选用放心油浸润食品安全的良心

5、6.某市在评选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活动中,坚持“民间设奖、群众评奖,奖励百姓”的做法,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协调发展。这一做法启示我们A.创建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B.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取决于当地百姓的意愿C.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心骨”作用D.把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7.生活处处有哲学。近年出现的以下流行语与所蕴含的哲理对应一致的是①中国式——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②高富帅——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③接地气——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密切联系群众④正能量——发挥正确意识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

6、D.③④8.右侧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A.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奉献中体验成功B.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同C.正确的人生道路,取决于价值观的引导D.坚持辩证的否定,包容中促进自身发展9.大数据是一场新的数据技术革命,传统哲学将随着对大数据革命而产生问题的回应获得自身的丰富和发展。这说明,哲学自身要不断丰富和发展需要①正确总结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②把握时代脉搏,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③在一定社会和时代,反映人们的具体要求④成为精神力量,发挥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快乐健康地生活,自尊优雅地老去——是许多老人追求的目标。回答10、11题。

7、10.“以房养老”和“以地养老”(即以土地流转支撑农村养老),将成为我国今后积极探索的一种重要养老方式。这一构想A.是对现实世界中人们需求的直观反映B.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C.永远不可能实现,因其缺乏社会实践基础D.虽然出发点正确,但却是唯心主义的表现11.2015年1月14日《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标志着养老金“双轨制”正式终结,37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员工一样,将纳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养老金“双轨制”终结是因为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②要取消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