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井点降水论文2

基坑井点降水论文2

ID:45578870

大小:111.5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5

基坑井点降水论文2_第1页
基坑井点降水论文2_第2页
基坑井点降水论文2_第3页
基坑井点降水论文2_第4页
基坑井点降水论文2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坑井点降水论文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桥涵基坑井点降水施工技术【摘要】文章就井点降水在丹拉国道主干线包头至临河段高速公路桥涵施工屮的实际应用,并结合桥涵工程施工实例,介绍井点降水施工技术。【关键词】井点降水滤管井点系统砂性土一、工程概况丹拉国道主干线包头(哈德门)至磴口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处于内蒙古河套地区,地质复杂。般地下水位在2.0米左右,在春灌、秋灌时期,地下水位上升,地表K0.5米即出现地卜•水,且地质土为亚砂土、亚粘土和细砂。部分涵洞基坑在开挖时,基坑内地下水大量渗出,造成基坑内积水成患,坑壁连续坍塌,开始时采取集水坑明排水坑壁支撑加固法进行开挖,由于基坑底部及坑壁渗水量较大,发生流砂现象,造成支撑失效,坑壁继续严重坍塌,无

2、法进行进一步施工。后来经过分析河套地区地质情况,决定采用井点降水法降低基坑范围地下水位,保证基底及坑壁土壤疏干。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施工方法在砂性土中非常有效。二、井点降水优点1•运用轻型井点降水,研究合理的施工工艺,提前降低基坑范围内的地下水位,保证基坑开挖及基础混凝土施工,有效缩短工期。2•地质状况:基坑土质为细砂土,且地F水位较高。用明排水法排水时易于夹砂带泥,随水流失发生流砂现彖。用井点降水法施工,可以完全克服流砂现彖。3.用井点降水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地下水位,形成稳定的降落曲线,稳定土臂,土壤疏干,抗剪强度增加。4.基坑开挖时可不必放坡或坡度改陡,减少挖方和回填十•量,并降低支撑要求,甚

3、至可不支撑。5.基坑井点降水后,因浮力减少,增大压密冇效压力,冇利于增大地基强度,正好弥补河套地区地基承载力较低的缺陷。三、降水工艺3.1轻型井点降水系统布置方案选择考虑桥涵基坑开挖一般在2〜5米深,基坑宽度〈40米,根据井点降水类型决定采用一级轻型普通井点降水,采用环状井点,真空法抽汲排水。如下图-1、图-2所示集水总管图T井点布置不意图根据木地区的地质条件,我们所选的排水井为无床非完整井£oCUJL「二0—10—10—10—10—I一-0-0AA-0AAAAAA???????????48m图-2环状井点布置平面图3.2井点降水设备为满足井点降水需要,首先需要一套冲管冲孔设备:冲孔机,需要一

4、套抽水设备:真空泵、抽汲总管、连接管及井管3.3井点系统降水各参数计算轻型井点计算的主要内容冇:计算涌水量,确定井点管数量与间距,选择抽水设备等。井管间距、井管直径、井点滤管及抽水设备是影响井点降水效杲的主要原因。下而以24标段施工的K921+973.5板涵基坑为例进行井点降水各参数计算:本基坑见图-2及图-3示意图,各项参数如下:长48米,宽20米,要求降水深度S二3.1米,S'二5米,L二15米,渗透系数K二0.5m/d(砂性土),H二S'+L二20米。井管间距详细计算过程如下:3.3.1井管影响半径RR=l.95SJ(HK)二1.95X3.1X7(20x0.5)=16.553.3.2基坑

5、假想半径X0X0二二J(48x20/3・14159)=17・483.3.3H0:有效带深度,系经验值,如下表所示,代号如图-3所示表・5抽水影响深度Ho值S7(S5+L)0.20.30.50.8Ho1.3(S'+L)1.5(S'+L)1.7(S,+L)1.85(S'+L)S'/(S'+L)=5/(5+15)二0.25HO二1・4(S'+L)=14X(5+15)=283.3.4涌水量Q对于无压非完整井,地下水不仅从井的侧面流入,还从井地渗入。经过佛尔赫格麦尔试验,认为无压非完整井点系统的涌水量的计算公式如下:Q=1.366K眾箴=1.366X0.5X(2X28-3.1)X3.1/(logl6.5

6、5-logl7.48)=1252.5m3/d3.3.5单根井管的抽水能力:q=65nd1=65XjiX0.3X1.2XVo7=12.96m3/dd-——滤管直径(m);1——滤管长度(m);K-渗透系数(cm/s)o图-3无压非完整井的环形井点计算简图3.3.6井管数量nn二Q/q二1252.5/12.96=96.65取值97根3.3.7井点管间距则为:D=2(L+B)/n=2X(48+20)/97=1.4m,为保证抽水效果,实际施工布置时间距必须小于1.4米,这里取值1.3米。I八B——矩型井点系统的长度和宽度。3.4效果检杳t2003年10月31日〜2003年11月3日,技术人员对K921

7、+973.5板涵降水情况进行观察,每个井管都抽水正常,排水是细水t流,出水澄清,基坑内积水明显下降,基底标高为1027.5米。连续观测三个观测点,观测井管内水位变化情况如下表-6表-6水位变化记录表31123A1029.801028.481027.481026.90B1029.961028.621027.511026.84C1029.881028.561027.661026.98从以上水位变化记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