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2(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

国际商务2(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

ID:45584096

大小:1.11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1-15

国际商务2(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_第1页
国际商务2(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_第2页
国际商务2(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_第3页
国际商务2(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_第4页
国际商务2(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商务2(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国际直接投资 相关理论第一节垄断优势论与国际投资第二节内部化理论第三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国际投资第四节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第五节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新发展第六节新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一、垄断优势理论概述海默:60年代初《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跨国直接投资的研究》西方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第一节垄断优势论与国际投资前提:市场的不完全性(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不完全性主要表现在:1.产品市场的不完全2.要素市场的不完全3.由规模经济造成的市场不完全4.税赋和关税导致市场的不完全前三种市场不完全使企业拥

2、有垄断优势第四种市场不完全则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以利用其垄断优势,进入东道国市场。海默在研究中发现,东道国的民族企业至少在下列三方面具有从事跨国经营企业所没有的优势:(1)民族企业更能适应本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诸因素所组成的投资环境;(2)民族企业常能得到本国政府的优惠和保护;(3)民族企业不必担负跨国经营企业所无法逃避的各种费用和风险;如直接投资的各种开支、汇率波动的风险等。因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企业必须拥有竞争优势,以抵消在与当地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2)不完全市场的存在,

3、使企业拥有和保持这些优势。二、垄断优势论没作应有的解释服务领域市场的不完全性一、内部化理论概述内部化理论出现于70年代末,其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巴克利(P.J.Buckley)、卡森(M.Casson)和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M.Rugman)。内部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企业之所以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是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造成的,即市场交易难以保证企业获得最大限度利润,于是企业在跨国经营活动中将中间产品内部化,以获取最大利润。第二节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系统总结与吸收了以往各派理论的内核,从新的角度考察企业的海外

4、直接投资行为,得出由于中间产品(技术等知识产品、零部件、原材料等产品)市场的不完全,企业利用市场交易的成本很高,从而导致企业创造出内部市场,当市场内部化超越国界时,跨国界经营的跨国公司就形成了。二、内部化理论的现实应用跨国公司——生产要素——外部市场内部化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概述维农:60年代中期哈佛商学院从营销学角度的产品销售:推向市场扩大销路广泛流行退出市场第三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国际投资维农把这一观点进一步引申,发展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试图从跨国公司在产品不同生产时期内经营战略的变化上,探讨

5、跨国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和地区的选择。例如:美国施乐公司生产的复印机二、产品的生命周期得出观察结果维农从美国制造业的情况出发,将产品周期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国内市场——成熟产品阶段----在发达国家投资——标准化阶段----在发展中国家投资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现实应用与缺陷1.新产品是在美国、日本和发达的西欧国家同时开发例如:笔记本电脑的生产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否适用于服务业?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概述邓宁:1981年《国际生产和跨国公司》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亦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这是目前对跨

6、国公司及直接投资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是在70年代末由英国里丁大学的经济学家邓宁提出的。第四节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现代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模式决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三个变量——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内部化的动机:降低交易成本;避免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运用转移定价获取财务利益——区位优势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现实应用东道国——区位优势一、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阶段论在企业国际投资于跨国经营方面,西方经济学家早有研究,其研究成果也已被我国的经济学家大量介绍和借鉴,其中占主流地位的观点是“企业国际化阶段论”。第

7、五节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新发展70年代中期,瑞典的约翰森(Johanson)、瓦伦(Vahlne)、威德尔希姆·保罗(Wiedersheim-Paul)以及芬兰学者卢奥斯塔赖尼恩(Luostarinen)等一批北欧学者依据对瑞典四家有代表性的制造企业深入的案例研究,从企业行为研究入手,归纳出企业跨国经营方式的演化顺序。商品偶尔出口——代理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建立海外生产子公司二、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阶段论的现实应用与局限性例如: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一、新贸易理论概述新贸易理论产生于7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克

8、鲁格曼、迪克西特、赫尔普曼等。例如:商用喷气式飞机波音777新贸易理论要点:1.先发优势——要素禀赋——个人禀赋——企业家精神2.商业机会第六节新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二、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国际投资中的应用1.先发优势2.商业机会3.国家干预4.出口和海外投资投资理论小结:——从赚取利润的角度,企业应将其生产活动分散到效率最高的地方——生产要素(有形、无形)在全世界范围优化组合法国——设计活动(无形)新加坡——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