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ID:455854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4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实证研究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会计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也包括盈余管理,这一行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表现得尤为显著。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出于各种目的,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向外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损害投资者利益以及严重干扰资本市场的正常运作。而会计信息又与公司治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去探讨盈余管理,可以合理规范盈余管理并寻找有效的监控机制,形成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有许多,但有关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系统性实证研究却不多见。1基本理论阐述1.1盈余管理的定义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

2、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赵茜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中的论述:“它是企业的管理当局在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凭借一定的职业判断,同时利用准则中存在一定的政策选择空间,选用能够美化公司财务形象的会计方法对外披露财务报告的一种管理行为,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私人利益。”美国会计学会前会长KatherineSchipper(1987)发表著名的《盈余管理的评论》,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就是指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可见,盈余管理有几个显著的特征,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手段主要是会计手段,目的在于利益的重新分配。1.2公司治理的定义公司

3、治理又称公司治理结构,比较有代表性的概念是任树艳的《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之研究》中的论述:“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为协调公司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而建立的一套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5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认为,对公司治理结构可分为狭义的公司治理与广义的公司治理。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公司股东通过构建对经理人的激励和监督机制,着重解决二者之间委托代理问题而形成的,以比较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为基础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它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代理问题;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

4、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理解为公司和整个社会的关系。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不同的。2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2.1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钟静(2009)通过分析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现状,认为在发展的资本市场,公司必须定期公开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遏制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完善经理人市场,促使经理人进行盈余管理,使财务报表符合委托人要求,达到公司经营成果指标。管理人员入股或机构股权比例增加可以降低代理成本,从而减少经理人员操纵盈利的可能性(Warfieldetal,1995

5、)。董事会的独立性与非正常的应计项目之间是负相关的(Klein,2002)。高雷和张杰(2009)采用沪深两市2003至2005年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认为在公司治理水平高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受到有效的监督;公司治理水平低的公司则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环境和机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王新汉,2008)。张兆国;刘晓霞和邢道勇(2009)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发现法律保护越强,公司治理水平就越高,内部人私有收益也就越低。盈余管理作为内部人隐瞒其私有收益的行为,就必然要受到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的影响和制约。盈余管理程度与投资者法

6、律保护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外部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是负相关。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倒“U”型关系。姚昕(2009)通过研究家电业上市公司数据,认为独立董事薪酬与盈余管理程度也呈倒“U”型关系2.2盈余管理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刘雪梅(2008)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中认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公司内、外部治理结构有效运行的基础,对于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及推行均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1)能够降低契约的不完成程度,从而简化治理结构所引发的问题。(2)有利于企业控制权的优化配置和有效执行。(35)有利于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4)有

7、利于对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提出持续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的责任;上市公司应主动、及时披露所有可能对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决策产生影响的信息,并保证所有股东有获得信息的平等机会。实践证明,高质量会计信息使股东具有行使表决权的能力,对公司进行有利监督;同时有助于吸引资金,维护投资者利益;抑制“内部人控制”,有助于资本市场对公司的监控。总体来说,盈余管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司治理的成败。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对策3.1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1)完善会计政策及会计准则张俊杰(2009)在《我国上市公司

8、过度盈余管理的原因及治理策略》中认为,目前我国一系列会计政策和会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