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現代養生技藝98.10.07

Yu現代養生技藝98.10.07

ID:45591661

大小:1.14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11-15

Yu現代養生技藝98.10.07_第1页
Yu現代養生技藝98.10.07_第2页
Yu現代養生技藝98.10.07_第3页
Yu現代養生技藝98.10.07_第4页
Yu現代養生技藝98.10.07_第5页
资源描述:

《Yu現代養生技藝98.10.0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現代養生技藝「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黃帝內經》身體組成:骨架與網絡系統陰陽五行臟象與氣血津液經絡學說(含筋骨皮)上醫治未病2現代養生技藝陰陽陰陽是事物的兩類屬性。一切對立統一的事物,都可以用陰陽來分析。陰陽學說以兩種極向的屬性-陰陽來描述事物的道理及其相互間的關係,並以動態的方式解釋了自然現象的發生、發展和變化規律。上醫治未病3現代養生技藝陰陽之關係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相互轉化上醫治未病4現代養生技藝對立制約對立:寒與熱是對立統一的沒有寒,就沒有熱沒有熱,就沒有寒制約:寒與熱相互制約寒可制熱。熱可制寒。上醫治未病5現代養生技藝互根

2、互用如氣與血,氣為陽,血為陰。氣能生血、行血、攝血。血能載氣,養氣。故稱,「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上醫治未病6現代養生技藝消長平衡寒熱:寒屬陰,熱屬陽。如冬至夏,寒減熱增,為「陰消陽長」。夏至冬,熱減寒增,為「陰長陽消」上醫治未病7現代養生技藝相互轉化相互轉化,即「物極必反」。如某些熱性病,在持續高熱的情況下,大量耗傷人體正氣,可突然出現面色蒼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靡、脈微欲絕等陰證,此即為陽證轉化為陰證的實例。上醫治未病8現代養生技藝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生理方面病理方面診斷方面治療方面藥物方面上醫治未病9現代養生技藝生理方面類別陽陰部位上部;表;背下部;裏;腹內臟

3、六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五臟肝、心、脾、肺、腎組織皮毛筋骨生理功能、活動、溫煦物質、靜止、清涼生理物質氣血五臟的陰陽心陽、腎陽心陰、腎陰上醫治未病10現代養生技藝病理方面有些疾病可用人體陰陽失調來概括說明。陰虛:消瘦、五心煩熱、顴紅、潮熱、盜汗、口咽乾燥(燥熱之象)陽虛:面色淡白、身疲乏力、肢冷、自汗(寒象)很多疾病關係到正氣和邪氣兩個方面。正氣包括陰液和陽氣邪氣包括陰邪(寒、濕、痰等)與陽邪(風、暑、火、燥等)上醫治未病11現代養生技藝病理變化如何複雜,都不外乎陰陽的偏勝或偏衰…陰陽偏勝*陽勝則熱(實熱),陽勝則陰病*陰勝則寒(實寒),陰勝則陽病陰陽偏衰*陽

4、虛則寒(虛寒)*陰虛則熱(虛熱)陰陽轉化*重寒則熱,重熱則寒上醫治未病12現代養生技藝陰陽的偏勝、偏衰的主要症狀陽勝(實熱)的主要症狀:壯熱、面紅、目赤陰勝(實寒)的主要症狀:形寒、肢冷、舌質淡陽虛(虛寒)的主要症狀:面色蒼白、畏寒肢冷、舌淡、脈遲等寒象,但還有少氣乏力,喜靜踡臥、小便清長、下利清穀等虛象。陰虛(虛熱)的主要症狀:五心煩熱、骨蒸潮熱、面紅升火、消瘦、盜汗、咽乾口燥、舌紅少苔,脈細數無力等,即是陰虛則熱的表現。上醫治未病13現代養生技藝診斷方面望聞問切,以分別陰陽為首務上醫治未病14現代養生技藝治療方面陰陽偏勝的治療原則:損其有餘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陰陽偏衰

5、的治療原則:補其不足陰虛(虛熱),補陰陽虛(虛寒),補陽上醫治未病15現代養生技藝藥物方面四氣:熱、溫為陽;寒、涼為陰五味:辛、甘為陽;酸、苦、鹹為陰升降浮沉:升、浮(上行而向外)為陽;降、沉為陰(下行而向內)上醫治未病16現代養生技藝體質評量表(陳堅貞《時食養生法》,台北:原水出版社,2006。頁33)正常體質□食慾正常□睡眠良好□體型勻稱、體格健壯、活力充沛□髮量多且有光澤□面色光澤紅潤□不會怕冷或怕熱□舌色正常、舌苔淡薄上醫治未病17現代養生技藝偏寒性體質□畏寒怕冷、手腳冰冷□容易腹瀉□易疲倦、無力、精神差□尿量多但無色□不易感覺口渴□喜愛熱食□女性生理期常延遲上

6、醫治未病18現代養生技藝偏熱性體質□容易上火或發炎□容易長痘子、便秘、腹瀉□口乾舌燥、嘴破、口渴□情緒容易亢奮或緊張□尿量少但顏色偏黃□喜歡冷食□女性生理期常會提早上醫治未病19現代養生技藝偏燥性體質□身體容易缺水,容易口渴,偏乾瘦□容易便秘□乾咳無痰□身體燥熱□月經量少上醫治未病20現代養生技藝偏濕性體質□身體容易浮腫□容易腹瀉或下痢□筋骨痛□多痰□嘔氣上醫治未病21現代養生技藝總結歸納陰虛:口臭、煩躁、腸弱無力排泄、易便秘、暴怒陽虛:缺乏活力(言語及行動較無力)、易憂愁驚恐、容易腹瀉或下痢、怕冷陰實(陰盛):怕冷、手腳冰冷、面無血色、寒凝血淤、喜吃熱食、憂鬱、腹冷肝

7、寒陽實:怕熱、排汗困難、火氣大、容易口苦嘴破、易怒、肝熱上醫治未病22現代養生技藝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種變化運動的作用。木:「木曰曲直」。木是樹木的生長。引申為具有生長、升發、條達疏暢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木。火:「火曰炎上」。溫熱、上升。土:「土爰稼穑」。土為萬物之母,引申為具有生化、受納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土。金:「金曰從革」。從革,是指變革,引申為具有清潔、肅降、收斂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金。水:「水曰潤下」。引申為具寒涼、滋潤、向下運行的事物,均歸屬於水。上醫治未病23現代養生技藝五行歸屬-自然界五行季節氣候方位生物發展五色木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