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讲综合探究题专题

第20讲综合探究题专题

ID:45593046

大小:205.6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5

第20讲综合探究题专题_第1页
第20讲综合探究题专题_第2页
第20讲综合探究题专题_第3页
第20讲综合探究题专题_第4页
第20讲综合探究题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0讲综合探究题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20讲综合探究题专题(2)1・研究课上,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氨气(NH3)的某些性质,做了以下实验,下图中从左向右依次是他做的实验及相应现象。通过实验,①;②③O2.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对KNO3、NaOH、HC1等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定,结果记录如下:植物的汁液在HC1溶液中在KNO3溶液中在NaOH溶液中牵牛花瓣红色紫色蓝色胡萝卜橙色橙色橙色月季花瓣浅红色红色黄色经过探究,发现根本不宜作酸碱指示剂,这三种物质中理想的指示剂是3.实验室用铁、氧化铜、硫酸为原料制取铜,某同学设计了两个实

2、验方案;H2SO4CuOA-F®一«2——.CuB.CuOCuSOA>Cu■两个实验方案中,最好的是,理由是O题型一进行猜想与假设类例题1室验室开放日,我与小娜、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我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系列探究。⑴小娜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的猜想可能是①;②;……O⑵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①是

3、正确的,实验设计如下: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⑶小华想用右上图给定的收集装置收集一瓶小佳同学猜想②中的气体,则气体由(填a或b)端进入。⑷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发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同学们对加入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反应类型、物质类别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猜想:猜想_:;猜想二:;猜想三:;练习1.将一块光亮的纯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表面变黑。对黑色物质的来源,提出你的二个预测(假设),并设计一个或几个实验来证明你预测的正确性。预测序号实验步骤和方法现象和结论

4、预测1:可能来源于预测2:可能来源于题型二设计探究方案类例题2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确实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他们分别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两种装置。请回答:⑴照装置A挤压胶头滴管,可观察到U形管中的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甚至红墨水被吸入集气瓶中,原因是化学方程式为:d⑵按照装置B,把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液挤入烧瓶中,松开铁夹,此时可看到的现象是:⑶现有石灰石、稀盐酸、Na()H溶液、澄清石灰水等药品,同学们设计

5、了一个制取C()2、并证明CO2确实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实验装置。请模仿右图的“图例”,在右图虚框中直接补画出完整的实验装置图。图中试剂能证明CO?确实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⑷为了进一步证实CO?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同学们双设计了如下方案:取⑶实验后的NaOH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现象为;第二组同学滴加,现象为。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能证实CO?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⑸通过本实验的探究,我们得到一个启示:保存氢氧化钠溶液时应该o■练习:已知过氧化钠加入水中发生了如

6、下反应:,过氧化氢又能分解放出氧气。(1)检验过氧化氢的实验方法是,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小华为了证明过氧化钠加入水中生成了氢氧化钠,在生成的溶液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豔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为无色。请你对此现象进行探究。(只要提岀假设、方案,不需要说出方案实施的具体结果。)假设一: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方案一: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駄试液,再滴加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假设二:o方案二:o题型三形成结论或解释类例题3铝是重要的轻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电讯和建筑等领域

7、。铝亦有其特殊的性质,试根据以下信息填空或简答。(1)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铝比锌o但是将铝片和锌粒分别投入稀硫酸中,铝片表面产生的气泡却比锌粒少而慢。为了探究铝与酸反应的规律,小强将已被砂纸打磨过的相同大小的6枚铝片,分别放人下表所示溶液中进行实验。溶液现象溶液现象溶液现象①稀硫酸)③稀硫酸(加入少量Na2SO4固体⑤盐酸(1:4)②稀硫酸(加④稀硫酸(加入少量NaCl固体)⑥盐酸(37%)注:“一”表示铝表面产生气泡很小且慢;“+”表示铝表面产生气泡较大且快。“1:4”表示用1体积的37%浓盐酸与4

8、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1)根据上述表格内容,你认为铝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除了跟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有关外,还可能受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小芳将长条状铝片的一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片刻,轻轻摇动铝条,受热一端会左右摇晃,却不像蜡烛那样滴落。为究其原因,小芳查阅资料得知:铝的熔、沸点分别是66()°C、246()°C;氧化铝的熔、沸点分别为2054°C、2980°C。请解释上述实验现象:题型四对探究过程的反思与评价类例题4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