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体验式学习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体验式学习

ID:45602617

大小:146.4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5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体验式学习_第1页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体验式学习_第2页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体验式学习_第3页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体验式学习_第4页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体验式学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体验式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物理体验式学习《生活中的透镜》课例研究报告一:课例背景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的问题逐渐凸显出來,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是能否成功推进新课程的关键。课程改革使教材趋于多样化,教材的多样化使教材作为教学川唯一法定文化的地位渐趋动摇,教材的定位也逐渐由控制和规范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仍以旧的观念和方式使用着新教材,在实际的教学中跳不出旧的依纲靠本框,感觉新教材不好教了,知识不系统了,结论不明确了,自己很还适应,甚至很茫然,很苦恼。当我接到区里研讨课的时间安排,按教学顺序刚好上到《生活屮的

2、透镜》或者《透镜成像原理》,老教材中一直是先讲《透镜成像原理》,然后再运用的实际生活中讲生活中的透镜,可现在新教材把生活中的透镜提前了,先从生活中认识透镜,有了透镜的体验,带着问题走进下一节的学习,即探究透镜成像规律。面对这样的调整,教师有些疑惑了,没有讲原理,学生能理解透镜成像特点吗?没冇成像原理能理解实像和虚像的成像原理和区别吗?觉得新教材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木节是光学的重点知识,亦是难点易错点。带着这样的问题,我确定了我的课例研究主题研究主题:新课标背景下的物理体验式学习二:研究团队和行动计划1团队胡旭东哈思丹高波林立蔡元华张翼2

3、研究行动研究方式:课例研究课例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物理《生活屮的透镜》作课教师:谭群3行动流程课前研讨二次备课课例展示课后讨论再次备课课例展示课后再研讨教学反思理论聚焦三:行动回顾【课前研讨】当备课组的成员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怎样利用新教材把生活中的透镜讲透,让学生真正实现学在课堂,教在课堂,落实在课堂时,发现本节内容虽和生活息息相关,但面向全体同学,是否能很好的掌握各透镜的成像特点,让全体同学参与到生活中的透镜的体验中,在没有透镜成像原理的铺垫下,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们还是有点疑难和困惑,我们一起对比老新教材的编排,明确教学目标,一起研

4、究,一起商讨,知道了:1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牛•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平台,即本节内容生活中的透镜3要让学生主动思考,联系实际,动而不乱4教师耍做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两次备课】(I)个人备课:首先由我独立备课,通过对出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学习,我知道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屮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斥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

5、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本节内容刚好与生活联系紧密,从生活实际出发,以生活经验理解生活中透镜的应用,透镜成像特点,及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为后面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做铺垫。明确课程标准,我继续研究教材,介绍生活中的透镜,要使学生对生活屮常用的透镜及其成像的情况在头脑屮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光学仪器,学生应该对它们有所了解,这些知识对学生了解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际应用,感受“物理是有用的”,以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都是很有价值的。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观察,操作,实践,体验生活中的透镜,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6、以及通过体验生活屮透镜成像特点的不同,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应多让学生体验不同的透镜成像特点,让学生在观察体验屮学会交流,学会思考总结,主动获取新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备课的同时,我有自己的想法和闲惑,如:本节课内容不仅多,琐碎:有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4块知识的内容,还有实像虚像的易错易考不易理解的内容,怎样合理的安排时间?已经有4块知识内容,新教材还把实像虚像的成像原理用光路图显示出来,它肯定也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在没有成像原理的学习背景下,虚像虚像在这这节课小究竟讲到怎样的程度?学

7、生怎样才能很好的理解?(2)集体备课:在办公室里,备课组进行了集体备课,大家根据我的教学设计畅所欲言,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首先大家解决我个人备课的困惑,大家研究决定首先要尊重教材,就是在施教时按照教材设计的流程,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屮进行施教,其次,因本节内容的多而繁琐,提出了以后面一节内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光具座为导索,有序的进行教学,这样既能让整个教学有条不紊,教学思路清晰,而且能让学生从感官上再次体验透镜成像特点,还能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做个很好的铺垫。集体备课中大家既达成了共识,:又产生了分歧:1:只讲生活中的透镜,并把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起

8、讲出來,将实像虚像及其习题再另增设一课时进行讲解,这样能把生活中的透镜讲的更透彻。2:在本节内容中把实像虚像一起讲解,让学生对透镜成像特点有整体性体验,对于照相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