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数学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ID:45604727

大小:106.7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5

数学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_第1页
数学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_第2页
数学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_第3页
数学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_第4页
数学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极江五屮贺全芳(318000)“数学合作探究式教学”是我校开展的优质课教改实验课题的项目之一,是在充分吸收“探究式教学”和“合作教学”的教育教学思想基础上,根据大班授课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能力、情意方面的个别差异而提岀来的。这种教学法注意教学过程的民主化、多元化和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出师生之间民主平等、亲密合作的教学观和师生观。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合作探究式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索、合作能力,而且让学生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激励。理论基础布鲁纳认为,探究并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

2、,探究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掌握探究、解决、发现问题的方法。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出:教学活动不是一种“授予——吸收”的过程。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主动建构过程,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授予者。就是要求教师创设条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斯卡特金认为:“未经人的积极情绪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们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在于选择恰当的方法把理论原理变为活生生的思想和情感,把知识变成充满吸引力的粮

3、食,把教学过程变成渴望不断探索真理的意向活动,给人以“乐此不倦”的力量。一种教学理论只有建构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实践。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初步形成了以师生合作探究一—教师创设情境,选择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内化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情意与态度,尤其是合作创新精神等。此种教学法的基木特征尤其是突出探究活动的特征。二、操作要点1•探究小组的建立与培养:探究小组是实施这种教法的具体组织形式,其做法是把全班学生按好、中、差搭配成4至6人一组,并按前后桌编坐在一起,每个小组中由同学推选一名组长,组长组织开展本小组的学习活动和管理。探究小组一学期调整一

4、次,一般情况下只做个别调整,尽量保证不打破已经形成的凝聚力强而且学习效果显著的小组群体。2•探究小组的管理:为了充分发挥数学探究小组的教学功能,至关重要的是对小组加强管理。首先,对学生进行集体合作精神的教育,创设学生乐于合作的情境,努力激发学生想学、愿学、爱学的强烈愿望,促使学生作好合作的心理准备。其次,给予小组长一定的权力和责任。第一,带领本组成员制定探究计划和小组管理条例;第二,带领本组成员在课内外开展各种探究学习活动;第三,督促和收发组员的部分作业;第四,向老师随时反映组员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建议,当好老师的信使;第五,各组长轮流值日,记载各组每天探究的成果,展示探

5、究趣味性,并张榜公布,增强竞争意识,提高积极性。此外,老师要随时指导小组长的工作,培养小组长的管理能力,使他们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三、合作探究式课型举例1•自学课:对于适合学生自学的内容,教师用“启发”形式写出自学提纲。上课时,先出示提纲,设“障”置“疑”,创设“愤”邛F”情境,然后带着这些问题让各小组围坐一起,在小组长的领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主要有:责任到人的探究(规定好各个组员的任务)、对答案、纠错、小组讨论或小组讲解,要求每位组员都参与,并写出自学提纲,教师巡回指导,时间大约30-35分钟。最后老师对各小组如在讲弦切角存在的带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讲评(吋间大约10分钟

6、)。这节课吋,我是这样做的:我们学过和圆有关的哪些角(出示下图)图2图4图1生:圆心角、圆周角、(师用圆规的两脚当角的两边,圆内角、图3圆外角将角的顶点逐步向外移,岀示上教师:AP师:关于圆周角有什么定理?生:圆周角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的一半。师:回答都正确,如果图(3)的P点向下动到A点,AP变成切线,这种角是圆周角吗?图5生:不是师:这是咱们这一节要学习的与圆有关的角——弦切角,翻开课本第66页,下面分小组探究它的定义及有关定理内容,证明途径及应用规律(用时6分钟左右,下一步由组长组织约30分钟左右)最后教师在下课前10分钟左右进行总结:(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或由

7、学生尝试总结)教师:1•这节课学的什么?在图(6)中,根据定义判断图中有哪些角是弦切角?有哪些角相等?为什么?ZAPC等于哪些角?图6图7教师:练习2(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数学笫六册,笫67页)如图7,已知经过(DO上的一点T的切线和弦AB的延长线相交于C点,求证ZATC=ZTBC,最多有几种证法?(各组代表上台讲)证法一:(甲组答)由弦切角定理ZCTB=ZTAB,再用三角形外角定理得ZTBC=ZA+ZATB,而ZATC=ZCTB+ZATB,则ZATC=ZTBCo证法二(乙组答)由弦切角定理ZCTB=ZTAB,ZC是公共角,所以△ACT^ATC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