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V)

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V)

ID:45642520

大小:77.3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15

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V)_第1页
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V)_第2页
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V)_第3页
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V)_第4页
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V)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V)》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IV)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话的主旨意在强调A.以法治国B.百姓必须有规则意识C.以德治国D.百姓必须有羞耻意识【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反映出儒家讲求的就是仁政与德政,以及礼的树立,故C项正确;AB项是法家思想,排除;D项包含在C项之中。【点睛】“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

2、耻且格”是解题的关键。2.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说“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以上言论表明荀子:A.全面解释传统儒家礼治思想B.已经形成君主专制的思想C.继承发展传统儒家礼治思想D.背离传统儒家礼治思想【答案】C【解析】材料中“隆礼至法则国有常”的信息说明荀子强调“礼法并用”,继承了传统儒家中“礼”思想,故C项正确;传统儒家注重“礼治”思想,材料中明显是对传统儒学思想进行了改造,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的思想属于法家思想,材料中没有体现该信息,故B项错

3、误;荀子思想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不是背离,故D项错误。点睛:“隆礼至法则国有常”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答案。3.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给儒学带来的影响是A.儒学功利化B.儒学思辩化C.儒学理论化D.儒学宗教化【答案】A【解析】材料“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说明儒家学者地位提高,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重视儒学的道德教化功用,因此很多士人凭借儒学入仕,由此可以看出士

4、人政府给儒学带来的影响是儒学的日渐功利化,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4.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对此“活跃”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了明清思想家的民主思想B.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C.宣告宋明理学正统地位的丧失D.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已出现【答案】B【解析】【详解】李贽批判孔子的思想权威,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体现出明清之际思想,儒家思想遭到批判继承,挑战儒家

5、思想的正统地位,故B项正确;明清思想家仍然没有跳出传统儒家思想藩篱,不具有民主思想,故A项错误;此时儒家思想仍然占有统治地位,故C项错误;明清之际的思想是对儒学批判并不是与儒学对立的新思想,故D项错误。5.有资料显示,在14世纪初的佛罗伦萨9万人中,约有8000-10000名男女学童在“俗语学校”就读,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这主要反映了当时教育A.开始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B.重在培养人们的政治素养C.意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D.渗透人文主义的基

6、本理念【答案】D【解析】“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突出了人的地位与价值,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故D正确;A、B材料未体现,排除;14世纪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并非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排除C。6.“当正直的人对一切人都遵守正义的法则,却没有人对他遵守时,正义的法则就只不过造成了坏人的幸福和正直的人的不幸罢了。因此,就需要有约定和法律来把权利与义务结合在一起,并使正义能符合于它的目的。”这段论述出自A.伏尔泰《哲学通信》B.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C

7、.卢梭《社会契约论》D.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答案】C【解析】社会契约属于一种约定,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主张该思想,“遵守正义的法则”“就需要有约定和法律来把权利与义务结合在一起”体现出社会契约思想,故C项正确;A主要提出天赋人权思想;B主要提出三权分立思想;D主要是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问题。排除。点睛:契约关系。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而非人与政府之间的契约关系。关于社会契约中的契约自由。公共意志与人民的角色。7.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从理性角度研究人的哲学家,他一生都在探求什么是正义,什

8、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这从侧面反映出他A.重视培养雅典公民的理性思维B.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C.已认识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D.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答案】C【解析】【详解】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民主政治衰落时期,民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