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

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

ID:45642646

大小:183.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5

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_第1页
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_第2页
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_第3页
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_第4页
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II)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诸子百家”代表了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B、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派别C、“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和统治者对学术的重视是有关系的D、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此语的含义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民贵君轻C、以法为本D、贵贱有序3、下列对孟子与荀子的分析、正确的是()A、都主张性

2、善论B、都强调礼法并用C、都主张“仁”“德”治天下D、都主张性恶论4、歌曲《中国话》唱到:“全是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下列关于“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强B、儒家思想在当今世界仍具有积极作用C、儒家伦理道德越来越成为西方世界的主流伦理道德D、孔夫子思想包含着人类普遍价值观的合理成分5、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乱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民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A、“礼

3、”B、“仁”C、“德”D、“孝”1、下列符合孟子学说的是()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③“人无有不善”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其进步作用在于它()A、使儒家思想得以发展完善B、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C、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提供依据D、解除了各诸侯王国割据势力对中央的威胁3、假设西汉太学生在研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问题,下列不可能出现的观点是()A、巩

4、固了大一统的国家B、入学成为立国之本C、入学得以推广D、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4、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5、荀子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但仍把他作为儒家代表人物,主要是因为他主张()A、“人之性恶”B、“礼法并用”C、“天道自然”D、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6、“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与禅宗这一理论类似的是()A、道家思想B、程朱理学C、王阳

5、明心学D、格物之学1、“宇宙便是吾心”“心既理也”“心外无物”,反映出来的哲学观是()A、主观唯心论B、客观唯心论C、唯物主义D、实事求是2、朱熹和王阳明对“天理”进行不同的阐释,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A、否定佛教、道教的教义B、发扬光大儒学学说C、维护封建统治秩序D、激励人们奋发立志3、如果有人向王阳明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哪一叙述?()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4、“二衬”是北宋时期理学的主要

6、代表人物。下列不属于他们基本主张的是()A、“天理”是万物的本源B、“人伦者,天理也”C、通过内心反省以“致良知”D、只有对别人尊重才能真正理解“仁”5、明朝后期思想家李贽认为“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材料反映出李贽的观点是()A、反对以孔子的言论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B、认为要以孔子的言论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C、认为时代不同了,但孔子的儒家学说应该继续得到尊重D、主张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6、明末思想家黄

7、宗羲被尊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他的思想主要反映在《明夷待访录》中。“明夷”本为《周易》中的一卦,“明”即是太阳(离),“夷”损伤之意。“明”又意“大明”,“夷”有“诛锄”之解。作者为自己的作品取这样的名字的意图()①暗含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愤懑和指责,对太阳再度升起照临天下的期盼②反映出封建社会走向衰弱,有识之士身处患难,壮志难序③对明亡包含悲痛,企图从历史中寻找经验教训,光复故国④鉴于明亡的教训,为清朝统治者提供治国的宝贵经验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顾炎武针对明代八股取士,严

8、重脱离社会社会现实的情况,主张()A、把土地安肥瘠高下分为几等,定出不同的税则来征税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C、“工商皆本”的学说D、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治理与社会变革2、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A、反对君主专制B、反对封建私有制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3、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焉耳矣。”对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