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加工贸易现状、发展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宁波市加工贸易现状、发展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ID:456463

大小:199.83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7-08-04

宁波市加工贸易现状、发展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1页
宁波市加工贸易现状、发展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2页
宁波市加工贸易现状、发展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3页
宁波市加工贸易现状、发展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4页
宁波市加工贸易现状、发展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宁波市加工贸易现状、发展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国际经济与贸易宁波市加工贸易现状、发展及对策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研究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和跨国公司的兴起,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步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国际贸易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过去直接出口本国资源产品的方式,逐步向大量进口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然后加工制成品出口的方式转变。加工贸易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在充分发挥各国比较优势、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出口等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和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

2、业、外贸增长、利用外资、技术引进,以及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加工贸易符合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今后较长时期内仍将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宁波作为中国重点沿海开放城市,浙江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中国发展加工贸易的典型地区。宁波市的加工贸易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并呈现出自身的一些特点。然而随着国内外政策环境与经济形式的变化,加工贸易在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预期目标:本文将以宁波市加工贸易为研究对象,对宁波市加工贸易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宁波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

3、问题,并结合相关案例,总结加工贸易发展的成功经验,希望能够对促进宁波加工贸易的良性发展提出可行的措施。2.国内外研究现状2.1国外加工贸易研究现状加工贸易这一专业术语是中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逐渐形成与确立起来的,它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欧美的服装行业,日本是最先引入加工贸易的亚洲国家。如今,加工贸易不仅进入服装、玩具、鞋类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且已经进入家电、电气机械、电子通讯设备、运输设备以及各种信息服务产品等行业领域,成为国际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中的重要形式。国外更多从出口加工区(ExportProcessingtrade)的角度对加工贸易进行分析。HelenaJohanss

4、on(1997)以马来西亚为例,分析了非传统贸易方式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原因,认为出口加工区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本地企业通过加工区的贸易生产活动可以学习外来厂商如何生产、出口以及参与国际竞争,从而促进国家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Johnweiss(1997)以斯里兰卡为例,认为从总体上来看,出口加工企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贡献率达到6%,但诸如纺织以及服装等行业的贡献较小,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方面。Rojidswkut(2009)以毛利求斯为例,认为出口加工企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低于所在区域付出的成本,建议政策的制定者在吸引外来加工制

5、造企业来促进本地就业以及投资增长的同时要考虑所付出的代价,不赞成不惜代价来换取这些收益。政策的制定者往往认为起初被低成本优势吸引到出口加工区的外来投资者会随着当地生产成本的上升而逐步转变为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生产企业,然而JohnSargent(2004)以墨西哥为例,指出在高成本条件下,外资加工企业仍然留在当地的原因是北美消费者仍然愿意为非标准产品付较高的价钱。他通过对出口加工区内的55家外资组装加工厂的问卷调查分析,认为高成本条件不足以支持加工厂转型升级为高附加值以及技术密集型企业,他们更愿意转移到低成本地区,但是在出口加工区内出现的产业集群、即时生产、零缺陷、以客户

6、为中心的这些企业可以实现在较高生产成本条件下的生存以及扩张。Kaplinsky(2000)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考察了南非家具生产价值链后认为,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单价的不断下降,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中国家容易陷入贫困化的发展境地。只有当这些企业通过提供各种低成本制造服务作为交换,从发达国家那里学习到各种知识和技术,并利用这些知识向价值链上附加值更高的环节转移时,才能真正具有竞争能力。Gibbon(2001)通过全球价值链理论指出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升级方式,OEM企业可以从购买者技术溢出中获益而成为行业内的主要供货商,这些供货商又可以将生产过程中附加值低的部分转移给其它企业,从

7、而处于不断升级状态。MauricioJenkins(2006)以哥斯达黎加的出口加工区的84家企业为例,从企业层面分析了影响出口加工企业是否从当地采购的诸多因素,如当地供应企业的资本密集度、技术、企业规模等,不同的行业对本地中间投入品的需求以及喜好程度也有所不同。RobertKoopman(2008)认为在加工贸易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分清楚在出口产品中国内部分和国外部分的增加值就显得特别重要,认为单单的垂直分工的概念己经不适用于中国,并提出了一个普遍的算法,从而得出了在出口的产品中国外部分所占的价值是按照垂直分工算法的两倍的结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