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七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课时规范练32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七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课时规范练32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ID:45665101

大小:703.2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6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七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课时规范练32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第1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七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课时规范练32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第2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七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课时规范练32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第3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七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课时规范练32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第4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七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课时规范练32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七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课时规范练32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规范练32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高考题组(2014浙江卷,1~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1~2题。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答案1.D 2.A解

2、析第1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是将长江下游的水调入华北地区,调水会使调入区的地下水水位上升,加剧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①错误;调水可以增加丙地运河的水量,有利于改善运河的航运条件,②正确;根据图中海拔信息,丙至戊段海拔先升高后降低,故丙地至丁地河段不能自流引水,③错误;调水可以缓解北方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④正确。第2题,调入北方的水主要用于北方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水质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长江水质问题一定会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模拟题组(2019浙江嘉兴选考测试)2017年山东省GDP总量居全国第三位,下图为山东省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下列属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3、  )A.传统农业比重最大B.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C.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D.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4.图中跨区域调配的资源是(  )A.煤炭B.天然气C.火电D.水资源答案3.D 4.D解析第3题,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D项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传统农业比重较小,工业所占比重最大,A项错。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大,B项错。山东省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高科技不是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C项错。第4题,图中跨区域调配的资源起点是京杭运河,终点是烟台、威海,调配的资源是水资源,D项对。山东煤炭资源丰富,A项错。我国西气东输的天然气主要

4、输送到上海,B项错。火电输送起点应是大煤矿产地,C项错。(2018广东广州一模)近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以及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天然气生产与消费增长迅猛。下图是2000—2014年我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路径统计图。据此完成5~6题。5.2000—2003年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是(  )A.长江三角洲B.重庆、四川C.珠江三角洲D.新疆、陕西6.明显反映西气东输工程引起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的时段是(  )A.2002—2005年B.2005—2008年C.2008—2011年D.2011—2014年答案5.D 6.B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0

5、00—2003年我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在西部地区,新疆、陕西两地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地,天然气资源得到开发,消费量增长快。第6题,图中显示,2005—2008年我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向东迁移幅度最大,我国东部天然气资源缺乏,此时主要反映西气东输工程使得东部地区天然气使用量增大。(2018江苏南京、盐城第一次调研改编)2017年山东省建设了三条“外电入鲁”新通道。读“外电入鲁”通道示意图,完成7~8题。7.“外电入鲁”的原因是山东省(  )A.常规能源匮乏B.经济发展水平低C.酸雨危害严重D.环境保护压力大8.“外电入鲁”给内蒙古、陕西供电方带来的影响有(  )A.社会经济效益上升

6、B.电力生产成本加大C.利于生态环境保护D.促进能源结构改善答案7.D 8.A解析第7题,“外电入鲁”的原因是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高,能源需求量大;山东省石油、煤炭等常规能源丰富;山东省属于半湿润区,降水较少,酸雨危害较轻;山东省大气、水体等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保护压力大,“外电入鲁”可以避免产生该问题。第8题,“外电入鲁”使内蒙古、陕西供电方将资源转化为能源,社会经济效益上升;在当地将煤炭转化成电力,输入地减少了运输成本,电力生产成本减小;两地利用煤炭燃烧发电,产生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不利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当地能源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依然以煤电为主。(2018湖南十四校联考)下图

7、为新疆引额济克(额尔齐斯河至克拉玛依)调水工程沿线地区降水和气温变化图。读图,完成9~10题。9.以下信息和图示信息相符合的是(  )A.该工程可以全程自流引水B.阿勒泰地区降水主要是来自大西洋的水汽C.工程沿线需穿过一座比阿尔泰山高大的山脉D.调水工程不需要考虑冻害10.该调水工程对克拉玛依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B.改变水污染的现状C.缓解土地盐碱化状况D.缓解荒漠化问题答案9.B 10.A解析第9题,根据图示年均温变化,沿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