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模块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模块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ID:45672847

大小:1.38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1-16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模块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模块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模块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模块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模块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模块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析考情/明方向卷别频次考点卷Ⅰ卷Ⅱ卷Ⅲ海南卷区域农业发展2017·T36 2016·T362015·T362016·T1~22015·T2~32017·T3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2018·T3~52016·T4~6——考点一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地理背景2.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①耕作制度:一年一熟;②热量条件:夏季温暖,雨热同期;冬季寒冷,易受低温冷害影响;③农作物品种:喜凉作物;④农作物生长时间:4~10月。(2)地形条件:高原、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

2、单元,利于农业多种经营。(3)土壤条件: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3.社会经济条件(1)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2)交通发达,利于外向型农业发展。(3)开发晚,人口密度较低。[知其因]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2.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4.关注重要农业区域农业发

3、展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及发展障碍。 (二)农业发展现状1.农业布局特点(1)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①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A松嫩平原、B三江平原、C辽河平原。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和水稻等作物。②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D大兴安岭、E小兴安岭、F长白山区。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等;特产主要有人参、鹿茸、苹果梨、柞蚕茧、苹果等。③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主要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东北红牛。2.商品粮基地

4、建设(1)地位:①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②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突出特点: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明其理]区域农业的特征分析农业布局必须因地制宜,在不同区域存在自然条件的差异,同一区域内部同样差异较大,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而言,①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形成专业化生产基地;②山区适宜发展林业、水果种植业、畜牧业等;③水资源丰富地区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④气候相对干旱地区应该从育林、护草,改善生态,适当发展畜牧业等角度考虑;⑤城镇周边地区应该布局面向城镇市场的蔬菜种植

5、业、观光农业等城郊农业。(三)农业发展方向1.存在的问题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2.农业发展遵循的原则(1)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2)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3.农业的发展方向平原区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山区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 

6、[想其法]针对限制性因素或人地关系矛盾,找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遵循“人地协调、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原则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主要从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析。        [典题例析](2014·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

7、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答题规范] 一、知其地——在哪里由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年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能够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该区域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二、审其问——答什么分析四

8、个设问可知:第(1)问要求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第(2)问要求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少的气候原因;第(3)问要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