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价检测试卷(含解析)

广西玉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价检测试卷(含解析)

ID:45677345

大小:220.3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1-16

广西玉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价检测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广西玉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价检测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广西玉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价检测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广西玉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价检测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广西玉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价检测试卷(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西玉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价检测试卷(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年秋季期高中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价检测历史(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大明令·户令》规定:“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该规定沿袭的是A.禅让制B.内朝制C.

2、密折制D.宗法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可知,《大明律》认为有官位世袭的应该优先传承嫡长子或嫡长孙,体现的是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D选项符合题意。禅让制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未体现血缘传承,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汉武帝为削弱宰相权力,以身边近臣或者亲信组成的决策机构,形成内朝,B选项与材料无关。密折制度是指清代特有的一种文书制度,也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所谓密折,是指各级官吏上呈皇帝的秘密奏折,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这种奏折,皆由臣僚缄封直达御前,由皇帝亲自拆阅,旁人不得与闻,是皇权专制的产物,C选项与材

3、料无关。【点睛】宗法制以血缘为基础,其目的是为了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的出现,解决了贵族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对后世影响深远。2.《史记》记载:“周封以五等之爵,蓟燕二国俱武王立,因燕山、蓟丘为名,其地足自立国。”与此记载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B.礼乐制C.三公九卿制D.郡县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是周朝立国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周王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室、功臣和先代贵族,到地方广建封国,拱卫王室的制度。根据材料“蓟燕二国俱武王立”可知体现的是分封制,A选项

4、符合题意。礼乐制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三公九卿制是秦朝设立的中央行政机构,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郡县制是秦朝在全国大规模推广,其特点是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和官员由皇帝任命,其结果是加强中央集权,与材料封国无关,D选项排除。【点睛】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远氏族部落首领)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

5、、宋、晋等;分封的作用是: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拓展了疆域。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材料中的“皇帝”指A.黄帝B.周武王C.秦始皇D.汉高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可知指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创设皇帝制度,C选项符合题意。黄帝是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A选项错误。周武王是西周的天子,B选项错误。汉高祖是西汉皇帝,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4.秦代以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A.汉代刺史制B.宋代参知政事C.明代内阁制D.清代军机赴【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分宰

6、相之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的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加强中集权的措施,排除;从明太祖开始就废除丞相制度,故CD项不符合题意。5.《新唐书》指出:“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旧。”据此可知A.隋唐时期依然盛行世官制B.唐朝科举缺乏改革创新C.隋朝开创了新的选官制度D.唐朝官员多为前朝旧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起源于隋朝,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隋朝灭亡后,唐朝继承了隋朝的科举考试制度,进一步完善科举制,结合材料可知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唐朝对科举制的继承,未体现隋唐时期依

7、然盛行世官制,A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唐朝科举缺乏改革创新,体现的是科举制的继承关系,B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唐朝官员多为前朝旧臣,D选项排除。【点睛】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依据,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对于巩固封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具有积极作用。科举制的雏形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正式诞生于隋炀帝大业年间,唐宋均有所发展改变,到明清时期达到巅峰,清末逐渐被废除,1905年清朝进士科最后一试的结束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完结。6.“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郡,与都省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