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含解析)

ID:45678715

大小:101.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16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晚期晋国大夫赵襄子一日之内拔擢中牟

2、两位出身耕稼的读书人为大夫,并“予以田宅”。于是“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官学兴盛人才辈出B.贵族政治受到冲击C.土地兼并井田瓦解D.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所给信息“出身耕稼的读书人”和“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可以看出由学在官府变为了学在民间,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也冲击了贵族的政治,故本题答案选B;A项错在“官学”;C项材料没体现;D项与材料无关。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贵族政治受到冲击2.“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

3、种方式;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A.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B.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C.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D.农业技术的变革创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耕种制度在不断的改进,说明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越来越精细化。BC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材料的核心信息。题干材料描述的是农业技术的变革和创新,D项只是总结材料的现象没有反映实质。故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的特点•小农经济产生的特点【名师点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精耕细作。主要生产目的:满足

4、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经营方式:以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分散经营。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3.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可以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A.选官不受身份限制B.宗法关系仍受重视C.人才选拔渐趋开放D.官僚政治逐步形成【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士子考试“须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到“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资格限制放宽了,说明人才选拔渐趋开放,故C正确;A不符合“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

5、名参加考试”,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表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错误。4.唐代张彦远在其美术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中,将品评绘画的标准分为五等,即“自然”、“神”、“妙”、“精”、“谨细”,认为“自然者,为上品之上”、“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这反映出张彦远的绘画理论A.强调以山水画为精髓B.与文人画的思想一致C.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D.重视绘画的教化功能【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张彦远品评绘画的标准分为五等,其中“自然”为最高艺术要求,这反映了道家的“自然”观渗透,对画家的影响;一方面是画家主观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

6、方面旨在营造自然之美,故C项正确。材料主旨体现张彦远推崇“自然”之美,排除A。文人画是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与材料主旨体现张彦远推崇“自然”之美不符,排除B。张彦远的绘画理论没有体现重视绘画的教化功能,排除D。所以选C5.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A.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B.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D.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答案】B【解析】据材料“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并结合所

7、学知识可知,“仁”属于儒家文化的价值观,故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调适病人的心理的问题,故A项错误;古代中国医术有其医药学的基础,不是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古代中国医术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故D项错误。故选B。6.廷寄是清代的一种官方文书。到了雍正年间,皇帝的上谕先由军机处撰拟,再交给兵部捷报处寄往外省的总督和巡抚。廷寄的内容大多是告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