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14届高三1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广州市2014届高三1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ID:45690486

大小:96.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16

广东省广州市2014届高三1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2014届高三1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2014届高三1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2014届高三1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2014届高三1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2014届高三1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卷类型:A广州市2014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语文2014.01本试卷共8页,六大题,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

2、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肄业/肆扰懈怠/亵渎押解/浑身解数B.聒躁/恬静咯血/炮烙中肯/一语中的C.戳穿/杀戮希冀/契约咀嚼/咬文嚼字D.国粹/荟萃悭吝/信笺拓本/落拓不羁-页脚---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梁启超先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学问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他还是一个有赤子之

3、心的人,没有成见,不执拗,只要对中国有好处,能促进中国发展的事物,他都能接受。他系统地研究了中西优秀文化,提出的许多关于社会发展的见解,至今还被认为是不经之谈。我们应该全面研究梁先生的思想,进而吸取其中的精髓,发扬光大。A.包罗万象B.执拗C.不经之谈D.进而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要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除了重视宣传教育外,还需依靠加强行人过马路的设施、科学设置红绿灯间隔时间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B.西方某些国家宣布,为防止官方通讯、私人通讯以及其他各类型通讯不再受其他国家的监听,他们将联合建立一个安全的电子通讯体系。C.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专家评委

4、,对部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选手赞不绝口,认为本届金钟奖竞赛水平高,选手的发展值得期待。D.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广州城区周边不少古村落引入现代城市管理模式,面貌焕然一新,但原本的乡土味也或多或少被冲淡了。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眼睛的近视可以用眼镜或手术来缓解,但是视野的近视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那么总有一天你平静的生活就会被外界的变化打破。我们这只“井底之蛙”,也就不得不因患了视野近视症而被社会淘汰。①只是这样的日子对外面世界变化的反应与感受也是极其微弱的②周而复始、机械、单一的城市生活,让我们对世事发展变化缺少思考,患上

5、了“视野近视”病③这种视野的近视让我们自己成为了城市的“井底之蛙”都全然不知④不管你愿不愿,外面的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迟早会影响到你-页脚---⑤如果你不具备广阔的视野,提前解读社会的发展趋势,为自己的未来积极准备⑥过“井底之蛙”的日子,是舒服且没有太多烦恼的A.③②①⑤⑥④B.②③⑥①④⑤C.③⑥②④①⑤D.②⑥③④①⑤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游千山记程启充①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秀峰叠嶂,绵亘数百里。东引瓯脱②,南抱辽阳,蓊郁而时有佳气。予丙申迁盖州,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南折入山,数里,抵祖越寺。路颇峻

6、,稍憩于寺之禅堂,乃登万佛阁。阁在山半,缘崖旋转,越飞梁而入。凭栏四望,天风泠然,因宿于寺。时戊子日也,循东山,望螺峰,附太极石,入岩涧。俯看万佛阁,已在下方矣。自一览亭迤西而北,入龙泉寺。晡时,往香岩寺,乱溪而东,岩壑窈窕。明晨,寺僧设斋,乃行,憩大树下。人境空寂翛然,有遗世之想。东峰危险,徐、刘二子浮白③引满,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自龙泉至此,二十余里,陡绝洿陷,悬崖怪石,后先相倚,抚孤山,瞰深壑,奇花异卉,杂然如绣。翼日,晴霁,登中峰,顾瞻京国,远眺荒徼,山海混茫无际。数息,抵仙人台,峭壁断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栗。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环弈焉。

7、自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径仅容双趾。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摘山花以诗赠余,余亦倚声和之。坐石上,一老进麦饼。值饥,食之厌,问其姓氏,笑而不答,乃至寺。行几二十里,因惫,坐僧房。久之,乃自中会反祖越。回望诸峰,如在天上矣。兹山之胜,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予之劣陋,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选自《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有删改)-页脚---【注】①程启充,明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