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5695007

大小:76.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1-16

2019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论述文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古风”一词特指古代风尚,古人风度。时下所说的“古风”,是近年来因网络传播而流行起来的一个新鲜词汇。其以时间为标识,试图凸显“古今”之分。古风作品是部分小众群体对传统文化产生向往后,结合现代元素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较为直接和表面的仿古风格作品的统称。其涉及的范围广泛,包含诗词、音乐、绘画、服饰、建筑等方面。其中,音乐以其受众面广等诸多优势,成为古风作品中影响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古风音乐最初是由古风爱好者和仙侠游戏粉丝群体以音乐为载体抒

2、发怀古之情而进行的自发性创作,是当今网络盛行的一种具有新型音乐风格的音乐。其依附于游戏、小说和古典诗词存在,追求故事性和画面感。古风音乐的创作手法多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表现手法相结合。近日,一些90后将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琵琶行》谱曲演唱并上传于网络之后,获得大批青少年网友点赞。甚至有网友留言说,能不能将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全部演绎成歌。但这首歌曲的意义并不在于对应试的帮助,这种融合了网络技术的传播方式对传统文化所进行的创新,适应了青少年群体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拓宽了新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受众群体范围。

3、移动网络的便捷,切实弥补了传统媒介信息传播的不足,给人以更多的选择和自由空间。在网络音乐界,有越来越多的原创音乐人和音乐团队致力于融合古体与现代诗词的文字精华,打造出富有现代气息并不失古韵的音乐作品,呈现创作者所理解的中国式美感。这些青年创作人对古风的推崇,体现了其对于民族自信心的追寻,是一种渴望通过“尚古”而完成的自我建构与文化认同。网络不是将电脑连在一起,而是将人连在了一起。健康的大众文化能以通俗的形式承载高雅的内容。在知识界探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等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之时,正如古风歌曲《琵琶行》所呈现的

4、那样,网友的“自发”“自转”行为,为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启示。发达的网络促成了信息的同步效应,网络的便捷性增加了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冲突与活力,为社会各阶层文化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文化自觉作为社会发展的必需,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共享时代加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是当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急需解决的重要命题之一。(摘编自陈乾的《在共享时代提升文化自信》,2017年6月9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时下所言的“古风”凸显出了“古今”的区别,其作品是一种较为直接和表面的仿古风

5、格作品的统称。B.古风音乐最初是一种自发创作、盛行于当今网络的一种具有新型音乐风格的音乐,它抒发的是怀古之情。C.依附于游戏、小说和古典诗词存在,追求故事性和画面感的古风音乐创作手法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D.越来越多的原创音乐人和音乐团队打造出以现代气息为主的音乐作品,可见青年人对民族自信心的追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前两段对比论述了“古风作品”和“古风音乐”的内涵,为后文论证古风音乐的意义做好铺垫。B.文章用古风演唱版《琵琶行》受到青少年网友点赞论证了古风音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拓宽了受众群众范围。

6、C.文章论述网络音乐界青年创作人对古风的推崇,为试图通过“尚古”完成自我构建与文化认同提供了例证。D.文章论述了古风音乐的意义及网络的多重作用,论证了共享时代加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的急迫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诗词不同的音乐之所以成为古风作品中影响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是因为它有受众面广等很多优势。B.健康的大众文化能以通俗的形式承载高雅的内容,被点赞的古风歌曲《琵琶行》就是一个典例。C.古风《琵琶行》融合了网络技术的传播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从而给人更多的选择和自由空间。D.网友“自发”“自转”

7、古风歌曲《琵琶行》的行为,为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启示。【答案】1.A2.A3.C【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A项,时代矛盾。“凸显出了”和“试图凸显”相矛盾。C项“其”指代的是“古风音乐”而不是“古风音乐创作手法”;“多以”不是所有,以偏概全。D项是“富有现代气息并不失古韵的音乐作品”理解片面。故选A。【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章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以及对文章内

8、容的理解,A项“古风作品”和“古风音乐”是包含关系,文中也未作比较。故选A。【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推理文章重要内容的能力。仔细阅读文章,找到有效的答题区间,比对备选答案。C项“给人更多的选择和自由空间”的是移动网络的便捷。偷换概念。故选C。点睛:理解文章重要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