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

ID:45695627

大小:4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6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_第1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_第2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_第3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_第4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II)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哲学犹如连接此岸和彼岸的桥,哲学家们站在桥上看自然和社会,有的站在靠近自然一端,有的站在靠近人类社会一端,有的站在中间段。于是,依在桥上的站位不同,可能就有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从《尚书》中的“允执厥中”、《周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以及《礼记》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等可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倾向于中间段。但在皇权的裹挟下,其又倾斜于社会伦理一端,突出纲常伦理,从“四书五经”的主体内容足可以看到这一点。直到近代,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

2、,中国文化思维向自然一端漂移。尽管如此,至今我们仍习惯于把哲学侧重归属于社会科学。因为中国思维方式的根在中间,这决定了它看待事物须整体关联,统筹自然和社会,突出系统性和整体性。因此,中国有了有别于西方解剖学的中医学;也因此,中国有了有别于西方油画的国画。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这一整体关联的系统思维早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但是这种系统性又是不完全、不稳定的,因为它高悬天地概念代替真实自然,虚置了自然界。同时,也因其倾斜于社会一端,虽形成了视天地人为一体的系统思想,但它不究天地存在之理,从而形成了不拜物、不重商的伦理思想,使中国文化单向发展。在西方,虽然也有不少关注社会伦理的著作

3、,但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大多是从几何学、动力学和静力学等角度探究自然界,其哲学思想的主体是倾向于自然。这种思维方式因其站位在自然一端,强化了一种不断探究自然的科学精神,形成了一个以不断分解细化为特征的实证科学体系。应该说,这种思维方式对人类认识、利用自然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但这种思维方式往往需要设定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然后解剖分析。因缺乏一种整体关联的系统存在思想,实践中难以解释“南橘北枳、形同味异”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现象。美国粒子物理学家卡普拉也表示,科学发展越现代,越返墣归真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泉处。马克思主义既关心自然科学的进步,又关注人类社会的

4、公平。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宣示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互为因果、偶对平衡的存在状态。他们无疑是趋向于站在桥中间看世界的。他们的思想源于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眨损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自觉不自觉地被中国“一阴一阳之谓道”思想所感染。从这个意义上上讲,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本来就有中西文化融汇的属性,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印证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最终在中国落地,并且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节选自陈克恭《站在桥上看世界一一辑学桥梁与三种思维方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四书五经”的主体内容可以证明中同传统文化倾向于站在哲学

5、之桥的中间段。B.中国的中医学、国画都体现了整体关联的系统思维方式,而西医和油画却没有。C.解释“南橘北枳、形同味异”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象,要用到整体关联的系统思维。D.马克思主义因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感染,使其在中闺落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用并列式结构,论述了中国哲学思想、西方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优劣。B.第一段采用形象的比喻,不仅引出所要论述的话题,同时起着总领全篇的作用。C.文章论述东、西方哲学思想时,基本上都按思想源头、基本特点、存在不足的顺序展开的。D.全文按总分思路,开头点明论述对象,接下来分別从

6、倾向于社会伦理、自然界和中间段展开论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卡普拉所讲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泉,应是指视天地人为一体的系统思想。B.中国文化单向发展是指根在哲学之桥的中间段,更多倾向于向自然一端漂移。C.西方的哲学思想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也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思想缺陷。D.马克思主义是站在中间段看世界的,既关心自然又关注社会,相比更加科学。(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今年冬天不寒冷蒋育亮今年冬天,雪,飘飘扬扬地洒。旮旯屯的山峦、田野、河流、村庄,一片银装素裹。村上人说,已经十几年没见过下这样的雪了

7、。宁静中,有“咯吱咯吱”的踏雪声响起。沉闷,滯拖,却有力,还能让人听出些许欢悦。“五爷,溜达啊!”传来招呼声。“这雪,罕见呢!瑞雪兆丰年哦!”五爷应答的声音,在雪地上蹦跶蹦跶地跳跃。“五爷,不觉冷啊?”招呼声中溢出关切。五爷搓搓冻红的双手,笑笑,一脸的暖和神态。村人纳闷:五爷这是咋啦?说起五爷,村上人都佩服得很。十年前,张二婶家意外失火,一座木头房屋被烧了个精光。张二婶哭得死去活来,拉上儿子就要离村外出流浪。孤儿寡母的,想再建房子,那简直是登天摘月。五爷站了出来。先是腾出自家半边房子,将孤儿寡母安顿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