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

ID:45717645

大小:37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6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4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北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6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20题,总分40分)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以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抨击秦的专制暴政B.否定中央集权制度C.肯定秦的郡县制度D.主张恢复分封制度2.下图是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对该图历史内涵的推测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的应是A.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C.图中成王厉行分封制,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了

2、严格履行D.图中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政治权力之间的主要纽带3.《国学》杂志评论我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我国上古社会是契约社会,其核心价值是严格的嫡庶权益分配,嫡统庶,以庶辅嫡。”与此评论无关的制度应是A.分封制度B.宗法制度C.世官制度D.丞相制度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5.

3、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6.“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宗族权力D.解决权

4、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7.据《菏泽信息港》消息,山东鲁西南一带县区男女婴儿性别比例严重失调,部分县区甚至高达157100,还有部分家庭因此而破裂,从观念因素形成的源头考虑,根源当首推(  )A.中央集权制的存在B.对宗法血缘关系的重视C.经济生活条件的改善D.古代法律不完善的误导8.曹兵武在《分封制度与华夏传统的普世化》中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  )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C.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D.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

5、融合9.人民网《秦统一2234年祭》一文提出:“秦始皇比较彻底地消除了旧宗制的羁绊,创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国家制度。”下列不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A.“坏先王之制,废‘王’号,称‘皇帝’”B.废旧时世官世职制,任命三公九卿处理中央政务C.严格嫡庶权益分配,“封建亲戚,以为屏藩”D.重视政治体制建设,推广郡县式管理模式10.公元前213年,在秦朝都城咸阳的街面上,发生了一起因买卖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事件,并惊动了官府,将对此次事件进行直接管理的官员应是(  )A.奉常B.丞相C.少府D.廷尉11.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

6、题的措施是(  )A.设“中朝”B.置枢密院C.置刺史D.设内阁12.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论者认为(  )A.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B.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D.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13.“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该制度是(  )A.秦朝三公制B.秦朝“朝议”制C.隋唐三省制D.明朝内阁制14.陈康祺在《郎潜纪闻》中记述了“(江苏)昆山徐氏科名之盛”“三世四翰林”“四世翰林”“(安徽)桐城张氏六代翰林”的故事。这反映了(  )A.家族在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

7、蒂固B.科举制的发展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选官制度变化适应了中央集权的发展15.《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16.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