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无线网络技术

第10章-无线网络技术

ID:45721681

大小:1.47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9-11-16

第10章-无线网络技术_第1页
第10章-无线网络技术_第2页
第10章-无线网络技术_第3页
第10章-无线网络技术_第4页
第10章-无线网络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0章-无线网络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吴功宜编著“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前沿丛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系列教材(中文版)计算机网络 高级教程1《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第10章无线Adhoc网络、无线 传感器网络与无线网格网2《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网络技术发展的主线3《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无线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发展4《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无线Adhoc的 基本概念5《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Adhoc术语的来源Adhoc来源于拉丁语—本意是“向这个”英文名称:AdhocnetworkSelf-organizingnetworkInfrastructurelessnetworkMult

2、i-hopnetworkAdhoc在英语中的含义是:“forthespecificpurposeonly”—“为某个特定目的、临时的、事先未准备的”1991年5月:IEEE正式采用“Adhoc网络”—一种特殊的自组织、对等式、多跳、无线移动网络6《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PRNET—残存性自适应网络SURAN1972年:PRNET项目验证可行性,但是不能支持大型网络环境的需要1983年:启动了残存性自适应网络SURAN项目SURAN项目研究任务:—如何将无线分组网技术用于支持更大规模的网络—开发了能够适应战场快速变化的自适应网络协议SURAN计划的三个具体的目标

3、:—开发出符合分组无线网络协议的产品—开发并验证适合上万个结点的组网方法—开发并验证存在复杂电子干扰条件下可生存的分组无线网络技术7《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GloMo计划1994年:启动了全球移动信息系统GloMo计划;1996年—2000年WINGs研究项目·无线自适应移动信息系统WAMIS—多跳、移动环境下支持实时多媒体业务的高速分组无线网络·主要目标:如何将无线移动自组网与Internet无缝地连接起来8《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Adhoc网络的应用军事领域民用领域—办公环境的应用—特殊环境的应用—个人区域网络中的应用—家庭无线网络的应用9《计算机网络高级教

4、程》无线局域网WLAN与Adhoc网结构比较:一跳与多跳10《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Adhoc特征:无线移动自组织对等多跳Adhoc网结点:主机路由器11《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Adhoc网络特征由一组带有无线通信收发设备的移动结点组成的多跳、临时和无中心的自治系统;移动结点本身具有路由和分组转发的功能,可以通过无线方式自组成任意的拓扑;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接入到移动无线网络或Internet;当接入到移动无线网络或Internet时,由于带宽与电源功率的限制,一般不会作为中间的承载网络,而是作为末端的子网出现,不转发其他网络穿越本网络的分组。12《计算机网络高

5、级教程》无线Adhoc研究 的基本内容13《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Adhoc网络层次结构模型14《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Adhoc技术研究 的主要内容15《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信道接入技术的研究“一跳共享”与“多跳共享”的概念16《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隐终端”与“暴露终端”的概念隐终端:C结点暴露终端:C、D结点17《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Adho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的研究18《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Adhoc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19《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Adhoc网络QoS技术的研究20《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Adhoc网络多播技术的研究21《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Ad

6、hoc网络安全 技术的研究22《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WNS技术研究23《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WNS的 基本概念24《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发展的预测美国《MIT技术评论》(2001年)在预测未来技术发展的报告中,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列为21世纪改变世界的10大技术之首;《商业周刊》预测无线传感器网络将与其他三项技术一起,在不远的将来要掀起新的产业高潮;我国的一份关于未来20年可预见的技术报告中,关于信息技术的157项技术中有7项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2006年我国公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的信息技术的三个前沿方向中,其中有

7、两项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直接相关。25《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sensornetwork,WSN)传感器网络三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如果说Internet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那么无线传感器网络将会改变人类与自然界的交互方式;人们可以通过传感网络直接感知客观世界,从而极大地扩展现有网络的功能和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26《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无线传感器网络产生与发展的过程1994年WilliamJ.Kaiser在论文“LowPowerWirelessIntegratedMicrosensers”中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

8、念,当时研究的重点是低功耗、无线集成微型传感器,而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