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代文学概说》PPT课件

《隋唐代文学概说》PPT课件

ID:45722190

大小:252.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17

《隋唐代文学概说》PPT课件_第1页
《隋唐代文学概说》PPT课件_第2页
《隋唐代文学概说》PPT课件_第3页
《隋唐代文学概说》PPT课件_第4页
《隋唐代文学概说》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隋唐代文学概说》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隋唐五代文学隋唐五代文学概说一、隋唐五代文学时间界定隋唐五代十国宋581618907960一共379年二、唐代文学繁荣的表现(以唐诗为例)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其格则高卑、远近、浓淡、浅深、巨细、精粗、巧拙、强弱,靡弗具矣。其调,则飘逸、浑雄、沉深、博大、绮丽、幽闲、新奇、猥琐,靡弗诣矣。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胡应麟《诗薮》1、作者众多,作品众多。清代彭定求等编《全唐诗》统计48900多首,今人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最终诗约55000多首,诗人3600多人。李白:

2、900余首。“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李阳冰《草堂集序》王维:400多首。“十不存一”——王缙2、名家辈出,巨匠叠现3、流派众多、题材广泛、风格多样。①流派: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大历十才子、韩猛诗派、元白诗派②题材、体式:无所不能入其诗古体:五古、七古。另有四言、三言、六言、九言和杂言。近体: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另有六律、六绝、五排、七排。③风格:开元天宝间,则有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沈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者也。——《唐诗品汇·总序》三、唐诗分期(唐文学分期)初唐:高

3、祖武德元年——玄宗先天元年(618-712)盛唐:玄宗开元元年——代宗永泰元年(713-765)中唐:代宗大历元年——文宗太和元年(766-827)晚唐:文宗太和元年——昭宗天佑四年(827-907)四、唐诗发展的轨迹1、初唐:准备期↗齐梁文风(上官、沈宋)→艺术形式↘两股文风→融合↘反齐梁文风(四杰、陈子昂)→题材内容↗2、盛唐:繁荣期↗山水田园:王孟盛唐:→边塞诗派:高岑↘双子星座:李杜3、中唐:再盛与转变↗韩孟诗派中唐:→大历诗人→↘元白诗派4、晚唐:余辉与衰微小李杜五、其他文体1、词曲子词“敦煌曲子词”《花间集》2、散文骈文古文:3、传奇文言短篇小说小说文体的确立和成熟。4

4、、变文“变”“变相”,“变文”。对后世的话本、弹词、诸宫调等通俗文学产生很大影响,开白话文的先河。六、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一)政治与文学1、政治结构2、人才选拔——科举取士(诗赋取士)制科:天子自诏,以待非常之才,不定期举行常科:每年春季举行一次,(春闱),地点在长安或洛阳,考试科目繁多,其中明经、进士最受重视。明经——考帖经,背诵,每年取约百人进士——考诗赋,每年取十数人“五十老明经,三十少进士”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白居易紫豪粉壁提仙籍,柳色萧声拂玉楼。——刘禹锡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科举取士对文学的影响

5、鼓舞了中下层文人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热情形成了整个社会重视文学的风尚P8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白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宣宗《吊白居易》“登高不能赋者,童子大笑”(二)文化与文学1、兼容并包的文化气魄2、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三)士人生活与文学1、漫游山水名胜边塞通都大邑行卷温卷2、入幕3、隐逸4、贬谪(四)宗教与文学儒、释、道三教兼重。玄宗亲注《孝经》、《道德经》、《金刚经》。1、儒——理想政治。以儒治国,建立封建的伦理秩序。孔颍达注《五经正义》,成为士人科举的必读书.文宗开成年间刻"开成石经"(

6、12经,无孟子,石刻,两面刻字)2、道——拨乱反正长生、享乐。曾定为“国教”。鲁迅先生:“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迎忍而解。”3、释——强调苦行,以求来世。统治阶级多信佛,有三次大规模迎佛骨活动。参考书目:罗宗强《中国古代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中华书局,1980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8胡震亨《唐音癸签》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5(明)高棅《唐诗品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8屈小强《侠心剑胆:唐代诗人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意趣》济南出版社,2008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7、1981.7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1叶嘉莹《唐五代名家词选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4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傅璇琮主编《唐代文学编年史》辽海出版社,1998年12月罗宗强撰《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