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光伏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

江苏光伏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

ID:457343

大小:5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8-04

江苏光伏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_第1页
江苏光伏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_第2页
江苏光伏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_第3页
江苏光伏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_第4页
江苏光伏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光伏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江苏光伏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现在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极大地制约着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光伏产业已经日益成为全球应对能源危机、缓解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各个国家都很重视。众多中西方经济学家从各个角度对光伏产业进行了大量探索和研究,使得这一领域内的理论基础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国内外关于光伏产业的研究很多,本文从介绍国际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开始,再对国内外关于光伏产业的一些研究文献进行综述。1 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综述1.1竞争力的内涵出口竞争力,就是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古典经济学认为,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域或地区生产要素:劳动力

2、、资金与自然禀赋等方面具有的相对优势,从亚当·斯密创立比较优势论到大卫·李嘉图相对优势论,还有赫克歇尔—俄林自然禀赋理论都沿袭这一看法;经济历史学家强调经济体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有利的制度形式是推动国家或地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而也必然促进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经过对许多国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后,以产业结构“五力竞争”模型为基础,逐步形成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和方法。波特认为,在国家层次上谈论国际竞争力是不恰当的,国家竞争力的比较应从产业角度考察才有意义。他站在反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对1

3、0个国家上百种产业发展历史的研究,对全球竞争进行了全面研究和分析,发表了四部著作,创立了国际竞争力的“波特四因素”模型,从而为产业竞争力的优势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解释(MichaelP.Porter,1990)。1.2竞争力的理论基础长期以来,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7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他以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为基础进行分析,认为每个国家或地域都集中生产并出

4、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获得比较利益。该理论认为,一国或一个地域,或一个地区,可能在所有的产品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但一定会在某些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即使一个国家或地域不拥有任何绝对优势,仍然可以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并获得比较利益。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在李嘉图比较优势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认为是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异造成了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的不同,从而导致比较优势的产生,提出了资源禀赋论,即赫-俄定理。该理论认为:对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缺少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而言,劳动力要素的价格必然比较便宜,他们

5、就能够便宜地生产需要使用大量这类廉价要素的商品,从而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商拥有成本和价格的相对优势。因此,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应集中力量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DavidRicardo,1817)。国外关于竞争优势的理论研究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张伯伦提出竞争优势概念开始的。而后,不同领域的经济学家根据其不同的研究角度,对这个概念进行了界定(E.H.Chamberlin,1939)。世界经济论坛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持续高速增长的能力”。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InstituteforDevelop

6、ment,2003)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国创造与保持一个能够使企业持续产出更多价值、人民拥有更多财富的环境的能力”(WorldEconomicForum,1996)。最早系统地、全面地研究竞争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学者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他出版了著名的竞争三部曲:《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分别从微观、中观、宏观角度论述了竞争力问题,形成了颇有影响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提出,要着重研究产业竞争力,建立了著名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机遇和政府等六要要素分析了一国如何获取国际竞争力(Porter

7、,2003)。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也引起不少批评和质疑,如格瑞威认为:他所提出的模型既没有用规范的经济学语言来表达,也没有用规范的数学推导来证明,根本不能称其为理论(Greenway,1993);瑞格曼、邓宁等人认为,波特所提出的决定因素不是什么新东西,可以说是比较优势理论各种观点的旧调新弹,因为他没有注明其模型中各个观点的出处,因此很难说他的模型和解释是其原创作品(Rugman,Dunning;1993)。另外,不少学者对波特的钻石模型进行一些修订和改进。如鉴于钻石模型7不能很好解释小国经济的竞争优势的来源,瑞格曼等人将跨国经营纳入分析,构建了双重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