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ID:45741288

大小:48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7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高二理科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O16Si28K39Fe56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题每题2分,11-20题每题3分,共5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式盐的溶液一定显碱性B.只要酸与碱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分别相等,它们反应后的溶液就呈中性C.纯水呈中性是因为水中的C(H+)和C(OH—)相等D.碳酸溶液中C(H+)是C(CO32—)的2倍2.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时,规范的操

2、作是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C.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3.已知一种C(H+)=1×10-3mol/L的酸和一种C(OH-)=1×10-3mol/L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和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A.强酸和强碱溶液反应B.弱酸和强碱溶液反应C.强酸和弱碱溶液反应D.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以下溶液:①NH4HSO4②(N

3、H4)2CO3③NH4Fe(SO4)2④NH4NO3⑤NH4HCO3,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②①③④⑤B.③①④②⑤C.①③④⑤②D.①④②⑤③5.合成氨反应为:3H2+N22NH3,其反应速率可以分别用v(H2)、v(N2)、v(NH3)表示,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3v(H2)正=v(N2)逆B.v(H2)生成=v(NH3)生成C.2v(N2)消耗=v(NH3)生成D.3v(H2)逆=2v(NH3)正6.反应2X(气)+Y(气)2Z(气)△H<0,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

4、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P2C.T1>T2,P1>P2D.T1>T2,P1

5、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H2<△H3B.△H1<△H3C.△H2+△H3=△H1D.△H1+△H2>△H39.在373K时,把0.5mol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反应进行到2秒时,NO2的浓度为0.02mol/L。在60秒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秒,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s)B.在2秒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

6、的1.2倍C.在平衡时体系内含N2O40.20molD.平衡时,如果再充入一定量N2O4,则可提高N2O4的转化率10.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增加CO的分压,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第一阶段,在30℃和50℃

7、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C.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11.若室温时pH=a的氨水与pH=b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氨水的电离度可表示为A.10(a+b-12)%B.10(a+b-14)%C.10(12-a-b)%D.10(14-a-b)%12.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mLpH=2的某一元酸溶液,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pH=3。关于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A.溶液的体积:10V甲=V乙B.水电离出的C(OH—):10C(

8、OH-)甲≤C(OH-)乙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乙D.若分别与5mLpH=12的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pH:甲≥乙13.室温下,向下列溶液中通入相应的气体至溶液pH=7(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正确的是A.向0.20mol/LNH4HCO3中通入CO2: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