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散文阅读指导-语言篇2

中考散文阅读指导-语言篇2

ID:45850482

大小:410.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18

中考散文阅读指导-语言篇2_第1页
中考散文阅读指导-语言篇2_第2页
中考散文阅读指导-语言篇2_第3页
中考散文阅读指导-语言篇2_第4页
中考散文阅读指导-语言篇2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散文阅读指导-语言篇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散文阅读指导语言篇点击考点1、表现手法的运用2、品味语言3、概括主旨三、品味语言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1.字词含义:提示: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本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的原则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阐释。点击考题《中考总复习》P84《豌豆要回到温暖的豆荚》第2题答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2.词语妙用:明确考题形式:①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

2、②加点词语能否删除点击考题《中考总复习》P168《生命》第2题答题思路: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②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可以结合修辞手法分析。3.赏析句子:明确考题形式:①赏析句子的妙处②从……的角度进行简要赏析【方法指津】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

3、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特别是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加鲜明生动,摇曳多姿。3、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句子。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4、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5、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句子

4、。常见的句式特点有:排比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解题思路:1.品析语言技巧(方法)2.不同方法的一般作用(规范化)3.结合语境分析具体的作用,写出什么内容,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理解。(具体化)4.揭示表达效果(联系中心,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人物情感、性格、品质……)答题样式:1.运用了-------的方法(修辞、描写手法等)2.(生动、形象、细腻、强调、突出等)写出了…内容、心理3.表达效果(感情、性格、主题等)点击考题《中考总复习》P163《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第3题答题思路:①明确赏析

5、角度。②结合句子具体分析妙处。③表达了作者(或描写对象)怎样的思想感情。4.理解句子的含义:(1)指句子的表层意义,也即字面意义。(2)是指句子蕴含的意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3)是指句子的句外意义,也即“言外之意”。如何理解“人生之美,正在于此”这句话?A、人生的美丽,在于创造心泉,创造精神的心泉。B、让心中的泉水走向深刻、纯净,去感受心中的泉水,让生活更加鲜活丰盈。(表达欠妥)C:人生之美,美在心泉。通过对心泉的观照、倾听、创造,人们的思想、精神更加深刻纯净,生命更加鲜活丰盈,人生更加充实美丽。(要点遗

6、漏)点击考题方法指津:1、抓准关键词语理解句意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3、依据文章中心理解句意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四、概括散文主题(1)根据整体感知(2)从标题着手挖掘。(3)或从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句子中探寻,因为散文写作有“卒章显志”一法。当然,文中其他地方的议论抒情句也是不能随便放过的。所以概括主题要善于发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4)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

7、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即通过“形”抓住“神”。明确考题形式:1.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2.文章对你的启示,你从中明白的道理。方法指津(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