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课件4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课件4

ID:45851545

大小:85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8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课件4_第1页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课件4_第2页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课件4_第3页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课件4_第4页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课件4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课件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考点设置1、理解(1)根据已有的文言知识正确地(2)正确理解常见文言在句中的含义(3)正确理解文言在文中的意思(4)整体把握文言文的,领会作者的2、分析与综合概括文言文的3、欣赏评价初步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朗读字词句子文意思想感情主要内容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文言文阅读解题步骤一、阅读材料,整体把握二、细审题干,解析考点词语解释:区分实词与虚词,注意几种特殊情况,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把握重点虚词如“之”“而”“于”“其”“以”等的用法及意义。“于”的用法及意义于:作介词,译为“在”“到……时”

2、,或“给、到”;还可以译为“比”所欲有甚于生者()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于在、到……时给、到比通假字·举例故患有所不辟也:()通(),读(),译为()河曲智叟亡以应:()通(),读(),译为()规律:通假字读音按本字读通假字字义按本字解释亡无wú没有辟避bì躲避文言翻译的基本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把握古今汉语的对应规律,忠实于原作语言的翻译方法。意译:用自己的语言把原作的意思表达出来的翻译方法。对于中学生来说,翻译文言文宜采用直译方法文言翻译“五字法”()对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书名、古

3、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用现代汉语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文言词()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留换补删调文意理解:把握开头、结尾句、过渡句、中心句等重要句子的含义及作用,把握材料的主旨、结构、艺术特色、启示等。中考真题解析(二)方法步骤:1、朗读材料,整体感悟2、合作学习,疏通文意3、研读题干,解析考点初读材料,整体把握不忽略材料提供的注释、注音及出处,弄清材料叙了什么事,记了什么人,或者阐明了什么观点,抒发了什么情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