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操形象范文

论曹操形象范文

ID:45882443

大小:50.7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论曹操形象范文_第1页
论曹操形象范文_第2页
论曹操形象范文_第3页
论曹操形象范文_第4页
论曹操形象范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曹操形象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曹操形象范文  [1]  论曹操形象范文  [1]  论曹操形象范文  [1]  论曹操形象范文  [1]    [论文关键词]人物;曹操;曹操形象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1)对于历史人物曹操人们应当肯定其历史功缋也有权批判其恶德劣行(2)“为曹操翻案”这个口号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是不科学的从的角度来看也是片面的(3)《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是全书人物中性格最丰富、最复杂的一个人物也是一个塑造得极为成功的艺术典型对于当代有关曹操的某些看法文章也予以辨析    在汉末三国时期的众多人物中历史贡

2、献最大同时又是历代评价争议最多、分歧最大的首推曹操而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艺术形象中内涵最复杂并一再引起争议的也是曹操    一、汉末三国最杰出的人物    历史上的曹操(155—220年)是东汉末期杰出的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出身豪门其父曹嵩官至太尉;年轻时便机警而有权术被当时名气很大的人物评论家许劭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在镇压黄巾军中他初露头角历任骑都尉、济南相、典军校尉;在天下大乱时他更是大显身手由东郡太守升格为州牧成为占据一州的诸侯(东汉全国共十三州)建安元年(196年)他接受荀或建议迎汉献帝至

3、许都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占据主动先后歼灭吕布、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逐步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秋他率军南下不战而得荆州;但在赤壁之战中被孙权、刘备联军打败统一全国的计划受阻此后他一面发展生产恢复一面强化对朝政的控制为其子曹丕代汉奠定了基础他精通兵法是汉末最富谋略的军事统帅他又是卓有成就的诗人其诗气势称雄慷慨悲壮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象他那样的全才式的杰出人物真是罕有其匹对于汉末形势的发展和三国鼎立的形成他起了很大的作用对于这些方面历来研究甚多;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历史人物曹操的历史功绩、历史

4、地位学术界大致已有共识这里不作更多的论析  然而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曹操又是一个极端自私、残忍狡诈、反复无常的角色性格十分复杂对于这样一个声名显赫的人物人们应当肯定其历史功绩也有权批判其恶德劣行  附带说明一点:曹操卒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9个月后其子曹丕代汉建立曹魏政权正式开启三国时期(220—280年)因此严格说来曹操不算三国人物(类似情况还包括关羽、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吕布等人们熟知的人物)不过历来讲三国通常包括从184年黄巾起义到220年曹丕代汉的东汉末期(或曰“前三国时期”)因而

5、也就把曹操划入了“汉末三国    二、关于“为曹操翻案”    1959年1月至5月郭沫若同志接连写了《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替曹操翻案》、《中国农民起义的历史发展过程——序<蔡文姬>》等文章并在历史剧《蔡文姬》里塑造了一个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迥然不同的曹操形象从而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两个方面都尖锐地提出了“为曹操翻案”的问题  问题一经提出立即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文史工作者纷纷撰文就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曹操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进行了热烈的争鸣经过80年代的重新讨论“翻案”的说法基本上已经没有;但

6、直到今天仍然不时有人指责《三国演义》贬低了曹操形象刻意为之评功摆好虽然不用“翻案”一词实际却有“翻案”之意为此我们不能不对这一问题再作讨论  我认为“为曹操翻案”这个口号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是不科学的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也是片面的  何谓翻案?就是完全推翻或基本推翻原先的结论那么在评价历史人物曹操的问题上能够说是“翻案”?显然不能  首先历史上对于曹操的评价并不是一团漆黑一概骂倒;而是有褒有贬毁誉参半西晋时陈寿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评曰:“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

7、、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这是褒与他同时的陆机在《辨亡论》中则曰:“曹氏虽功济诸华虐亦深矣其民怨矣”这是褒中有贬在唐代唐太宗李世民称赞曹操:“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往代”这又是褒而刘知几在《史通·探赜篇》里却痛骂曹操:“贼杀母后幽迫主上罪百田常祸千王莽”这又是贬在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称赞曹操:“知人善任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与敌对阵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

8、势盈溢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流涕然终无所赦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这当然是褒朱熹在《通鉴纲目》中则指斥曹操为“篡逆”这当然是贬但与朱熹同时的辛弃疾在著名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中却写道:“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这仍然是褒南宋以后正统观念加强了斥骂曹操为“奸臣”的议论占了优势但对曹操持褒的态度或褒贬兼施者仍代有其人元代元好问在脍炙的《论诗绝句》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