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兰溪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ID:458851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4

兰溪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兰溪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兰溪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兰溪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兰溪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兰溪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兰溪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但长期以来这些企业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靠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廉价的原材料来维持国际竞争力。而且随着原材料、能源、劳动力、土地等价格要素价格的不断升高,浙江传统产业所依赖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20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更是缩小了出口贸易主导型企业的利润空间。此外频繁的贸易壁垒、激烈的国际竞争,加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国际消费市场的萎缩更加加剧了浙江省传统产业的发展危机。显然,浙江省传统产业必须通过转型升级来提高内部竞争力,从而化解发展危机。通过转型升级浙江省

2、的传统产业将会有一个崭新的发展篇章。1产业发展理论1.1生命周期理论行业的生命周期指行业从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行业的生命发展周期主要包括四个发展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识别行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的主要指标有: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产品品种、竞争者数量、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技术变革、用户购买行为等。下面分别介绍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1)幼稚期: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较高,需求增长较快,技术变动较大,行业中的用户主要致力于开辟新用户、占领市场,但此时技术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产品、市场、服务等策略上有很大的余地,对行业特点、行业竞争

3、状况、用户特点等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多,企业进入壁垒较低。(2)成长期: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很高,需求高速增长,技术渐趋定型,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已比较明朗,企业进入壁垒提高,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增多。(3)成熟期: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不高,需求增长率不高,技术上已经成熟,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非常清楚和稳定,买方市场形成,行业盈利能力下降,新产品和产品的新用途开发更为困难,行业进入壁垒很高。(4)衰退期: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下降,需求下降,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目减少(杨锡怀,2004)。1.2成长理论从资源有效利用的角度看,企业的成长无非是不断

4、挖掘未利用资源的过程,企业的成长性,简而言之,就是企业具有不断挖掘未利用资源而持续实现潜在的价值生产能力,是人们依据企业的现有发展状况和其他内外部客观因素所做出的对该企业的一种未来发展预期。企业成长的源泉在于充分利用现有的未利用资源。现有未利用资源不仅来自企业内部,更重要的是来源于企业新吸纳的社会资源和市场份额。一旦企业更完全充分地利用了现有资源,企业便获得了成长,同时也就进入了新的成长周期。而新的成长周期又会为企业带来新的未利用资源。因此,从成长角度而言,企业未利用资源是无限的。企业挖掘未利用资源的过程也是无限的,因而企业的成长同样是无限的(Edith.T.P

5、enrose,1959)。1.3集聚理论产业聚集理论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他们分别从外部经济、产业区位、竞争与合作、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交易成本、报酬递增等角度探讨了其形成原因与发展机理。由于研究背景及观察问题角度的不同,不同学者对产业聚集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同。聂献忠认为提升产业集聚竞争力和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重视促进产业集聚生产要素的高级化发展和产业集聚环境的改善,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进程(聂献忠,2008)。刘妍、朱祖平从产业集聚的类型入手,应用博弈论知识,分别构建了纵向和横向产业集聚行为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过程的成本动因,描述了产业集聚的发展过程

6、(刘妍、朱祖平,2004)。  2产业转型升级主要研究观点2.1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发展是世界的普遍规律,那就是新事物的诞生和旧事物的消失。产业的转型升级就是不断的发掘新事物对产业带来的新优势,以淘汰不符合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旧事物。在后危机时代,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发展模式转型、通货膨胀预期与资产泡沫并存、就业压力增大等多种因素交织时期,而制造业企业面临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市场需求萎缩等诸多挑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中国制造业企业科学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张志元2010)。2.2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有目标的行动,同时它会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以下

7、是中内外学者从价值链、产业集群、信息化等方面研究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格林非提出了全球商品链的分析框架,将价值链的概念与产业的全球组织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拥有强大的品牌优势和销售渠道的发达国家企业通过全球采购和OME(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生产等组织起来的跨国商品流通网络,形成强大的市场需求,拉动那些以出口导向的发展中地区的工业化(格林非,1997)。迈克尔•波的产业集群理论指出了产业群可以促成产业优势的形成,推动产业升级,从而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并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同时迈克尔•波特(1985)提出了价值链理论,指出选择企业价

8、值链与供应商、分销商和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