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节的民风民俗

关于元宵节的民风民俗

ID:45902156

大小:67.9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关于元宵节的民风民俗_第1页
关于元宵节的民风民俗_第2页
关于元宵节的民风民俗_第3页
关于元宵节的民风民俗_第4页
关于元宵节的民风民俗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元宵节的民风民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元宵节的民风民俗  按照旧俗从除夕夜守岁开始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年才算正式结束只是诸如看花灯、打灯谜、吃汤圆这些传统的元宵节习俗如今似乎渐渐离我们远去至于说不上何为元宵节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  这个元宵节很热闹前后两次天文景观来凑趣;这个元宵节很不热闹如同近些年来一样平平淡淡  用最符合潮流眼光的短信来对元宵节的热闹程度做个评估来自新浪无线的统计数据表明元宵的短信下载量绝对比不上新年和情人节根据从联通和移动方面了解到的信息在短信上能够和洋节日一较长短的除了龙头春节外大概只有中秋节了  其

2、实大众对传统节日也并非完全的漠然相信去年的那场“端午节保卫战”一定还记忆犹新更有人大代表提交议案建议将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也像春节、五一、十一、元旦一样纳入我国法定假日  可是细想之下这些关心更多是出于“要面子”的心态事实上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理解不仅仅是放几天假那么简单或者申请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那么单纯更重要的是这些传统节日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流淌着华夏民族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文脉  没有了韩国人在申遗上的叫板元宵节又被置于何种境遇呢?本报编辑部在上海对元宵节进行了一次传统民俗层面的调查关于元宵节的

3、民风民俗在上海这个大都市还有多少保留、生养的土壤?  上海汤团地图之五岳【东岳泰山:“城隍庙宁波汤团店”】身处豫园腹地正对九曲桥遥望玉玲珑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和阿拉老上海们来来往往生意自然红火在机械化生产的今天这家有百年历史的老店依旧雇佣十多个师傅每天如流水线一般揉搓出一个个圆圆滚滚的小汤圆来服务员告诉记者虽然店里推出了肉、蟹肉好几个品种但这里每天最热销的还是8只一碗的黑洋酥宁波汤团  记者也吃了不少店的宁波汤团吃来吃去还觉这家最妙馅料甜而不腻芝麻细腻而妙则全在它的皮上汤团讲究糯但要糯而不粘吃口关

4、键是一个“滑”字宁波汤团个小方能显出这一道滋味来碗里还有酒酿和菠萝片各个滴溜晶莹就是有一个缺点胃口大的一碗不够饱  这家“老街汤团”地处七宝古镇离市中心较远这家店位于南大街店面不大人气不少店小三米宽的样子卖的是徽式大汤团店门口有两个大锅在煮付了钱就直接取一楼坐满阁楼一样的二楼同样座无虚席还有为抢位子吵嘴的……好不容易坐下开吃这里的招牌汤团个头不小吃两个顶八个宁波小圆子值得一提的是鲜肉和枣泥汤团鲜肉肉紧、枣泥不腻记者各买了两个合在一起吃鲜美可口不少顾客堂吃后还外卖几盒回家不过汤团糯米有点粘牙估计是

5、生意太好汤团还没完全煮透的缘故  据说这家店的老板曾在城隍庙宁波汤团店里当过几年学徒而后再到这里自立门户  何谓“无名”这家店的旧灯箱招牌上斑驳可见“鸳鸯馄饨、宁波汤团”八字但无店名久而久之吃客们就传出了“无名”之名人说南岳衡山独秀而用在这间显然是不恰当的光看外表简直与前面四家没法比门面宽3米、纵深不到4米逼得老板不修边幅地把厨房排在街沿直与马路对面的柴爿馄饨有得一拼害得记者按图索骥过去时望着邋里邋遢的店面端详了几个来回也没敢相认  点汤团小老板却挥了挥勺子酷酷地说:“没了”不要看小店品相不上台

6、面而且又叫无名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听说纷至沓来的外国食客还不少记者也是在网上听老饕们介绍的想不到这家“跻”身于“弄堂马路”董家渡布料市场的小店还藏此高人  地处闹市四川北路却独得北岳的幽静提起“四新”这个牌子父辈们几乎无人不知晓如今四新主要还是老主顾常来光顾这里虽以汤团闻名但汤团的种类只有黑洋酥跟鲜肉两种盛汤团的碗口还有缺边加上服务员们闲坐聊天的情形让人感觉回到了1970年代上海大集体饮食店汤团也是用大锅不停煮的所以即买即食可能是人流少了煮得太久有些许糊不过还是糯而不粘的黑洋酥偏甜些鲜肉多汁味重吃

7、口要比古街汤团重  嵩山以“峻”闻达天下王家沙也是一样所谓“一招鲜吃遍天”作为平民化的老店在飞龙生煎出道之前它的蟹粉面点在上海是独占鳌头的  记者在王家沙北京西路店采访时恰巧遇到一位老吃客江女士她说小时候就住在附近那时候她爸爸常常带她来王家沙吃汤团可以说是从小吃到大的后来出嫁了每次回娘家也都会来吃一次红了那么些年的王家沙蟹粉汤团固然名声大可软硬件似乎都跟不上慕名而来的都是21世纪的顾客却还要面对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服务不过再说一碗蟹粉汤团一笼蟹粉小笼摆你面前你也只好乖乖张嘴说好吃用王家沙招牌上的那句

8、话来讲——“拍案叫绝”老城厢里的阿婆汤圆店“汤团两个甜的两个咸的”一刚买完菜的中年妇女走进店来熟门熟路的她显然是老食客冯阿婆″呼“地掀开锅盖一股蒸气腾了起来在锅里舀了半勺水把一只空碗涮了一下麻利地盛了四个大汤圆递给顾客  冯阿婆是上海本地人要不是满头白发从利落的手脚来看不像是已经74岁的人了早年就在附近小菜场工作的她退休后和老伴做起汤圆买卖算起来这已是第21个年头冯阿婆的家在老城厢露香园路街面房是那种楼下厨房楼上住人的老房子起初夫妻俩推个小推车沿街叫卖后来稍有了些本钱夫妻俩在家门口摆了一张桌子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