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的元宵节作文

唐诗里的元宵节作文

ID:45902369

大小:53.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9

唐诗里的元宵节作文_第1页
唐诗里的元宵节作文_第2页
唐诗里的元宵节作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唐诗里的元宵节作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唐诗里的元宵节作文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则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赛灯的习俗灯是元宵的主要节俗之一故人们又常以灯节称之可见元宵与灯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唐代元宵灯节正式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各官署都停止了办公而且灯节这三夜“敕许金吾驰禁以看灯”(《两京新记》)也就是暂停执行禁止夜行的法令让都市中的士民尽情张灯、观灯、游乐即使拥近宫城禁卫军也不得干涉所以唐代灯节空前兴盛、热闹    近三百年的大唐帝

2、国虽经过由兴盛到衰弱但每年的灯节依然是兴盛不衰    元宵节又称“灯节”是以展示各种各样的彩灯为主要活动内容的说起当时的彩灯规模之大着实令人瞠目结舌这些壮丽的彩灯吸引着满城市民出来观赏初唐诗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日夜》记其盛况:“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浓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长安城的元宵之夜简直就是个花灯的世界环顾四周到处都是火树银花连护城河上的桥梁也布置了灯盏远远望去如同星桥由于官府解除了“宵禁”所以桥上的铁索也打开了游人涌动遮掩了马匹蹚起的尘土明月升起似乎是追

3、随游人也来观灯    诗人段成式在《观山灯》中对彩灯作出细致的描写:“火树枝柯密烛龙鳞甲张”高大的灯火之树勾画出密集的枝柯;巨大的龙形灯盏张开了鲜艳的鳞甲如此造工可谓惊人    诗人张说在《踏歌辞》中写道:“龙衔火树千灯艳鸡踏莲花万岁春”所谓“龙衔火树”、“鸡踏莲花”也是对花灯造型的具体描绘如此盛况难怪诗人崔液在《上元夜》中说:“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中唐著名诗人元稹的灯节的诗篇则是当时灯节盛状的写照其诗云:“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这说明灯节不仅

4、京都长安兴办而东京洛阳灯节时也是“漫挂红纱满树头”    晚唐的李商隐当他听说京都长安举办盛大的灯节自己不能前去观赏甚感遗憾故写《上元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诗:“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马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中的“紫姑”即厕神据说生前是身份低微的小妾因受虐待正月十五夜死于厕中紫姑神能“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还善于猜谜在神的世界中虽然是不起眼的小神却被人们同情和喜爱更多古诗词内容请关注“”    元宵之乐不只是观赏灯火还有轻歌曼舞为人助兴歌舞演出者多由官府组织的歌妓充当在明朗的月光

5、下在火树银花旁衣装艳丽的歌妓们在鼓乐箫笛的伴奏中或清展歌喉或翩然起舞唐诗中有大量的作品反映出元宵歌舞的盛况诗人王諲在《十五夜观灯》中写道:“停车傍明月走马入红尘妓杂歌偏胜场移舞更新”歌舞的场地由歌楼舞榭移到了大街上唱得更妙、舞得更新了这显然是大众节日的欢乐气氛助长了歌妓们的情绪    诗人顾况在《上元夜忆长安》中写道:“处处逢珠翠家家听管弦”珠翠这里是代指歌妓说处处都能遇到歌妓的演出可见此夜歌舞场面之繁多诗人崔液在《上元夜六首》中反复记录歌舞之妙“公子王孙意气骄不论相识也相邀最怜长袖风前弱更赏新弦

6、暗里调”一个“弱”字写出舞姿之轻盈一个“暗”字写出演奏之娴熟欣赏这样的轻歌曼舞自然令人流连忘返:“星移汉转月将微露洒烟飘灯渐稀犹惜路旁歌舞处踌躇相顾不能归”月亮西沉灯火稀疏歌舞已罢游人仍旧徘徊相看不忍离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