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探析

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探析

ID:45911451

大小:6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探析_第1页
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探析_第2页
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探析_第3页
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探析_第4页
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探析摘要:暖通空调系统节能在整个建筑节能屮占冇很重要的位置,设计人员应当从设计的高加度出发全面考虑,严格遵守节能规范,将节能的思想贯穿于建筑领域的各个方面。同时要提高公众的节能意识,大力开发推广新的节能技术,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以及暖通空调的节能发展。以期为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指导。关键词: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中图分类号:S210文献标识码:A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获得迅猛发展,相应的能源能耗逐渐增大。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建筑的能

2、耗与整个社会的总能耗相比约为27%,并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建筑能耗有以下儿个方面:通风、釆暖、照明、炊事、空调、热水、家用电器,通风采暖为其中耗能量最高的两项。在全球能源危机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减少暖通空调能耗意义重大。•、关于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1・变流量调节。空调负荷处于时刻变化中,根据相关资料表明,空调设备的制冷系统满负荷的状态下大约的运行时间仅为20%-30%,而其余时间基本上都是在部分负荷的情况下运行的。变流量技术主要是通过利用变频风机、压缩机、主机、变频水泵等设备对冷热媒具体流量适当调

3、节以对空调负荷的变化有效适应,从而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常规流量调节技术中的变风量空调系统能够以空调区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参数对送风量自动改变,使风力一直处于30〜100%的变化范围。这种系统主要适用于人员流动人且集中的场所。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是利用变频技术将压缩机的频率及转数进行改变,并对制冷剂流量直接调节,一般于分体空调中应用。此类系统的空调末端为蒸发器,既有效避免了由于二次换热而出现的热损失,又可以直接节省水泵,所以相对于水系统而言能效等级更高。变水量空调系统是设置一个电动的二通阀在末端盘管,根据室

4、温对经过盘管的部分水流量进行调节,从而分配环路阻丿J以及流量发生变化,形成压力变化,同时调节水泵运行台数与转数,实现输送流量的调节,降低水泵能耗。2•蓄能技术。所谓蓄能,就是利用某种工作物质的特性,将能量蓄存起来。传统的蓄能技术主要是利用工作物质的潜热或显热特性,实现冰蓄冷或水蓄冷,而利用工作溶液化学势能储存和转换蓄能技术已成为新近研究的热点之一。(1)蓄冷空调。蓄冷空调就是利用蓄冷介质的显热或潜热将冷量贮存起來,在用电高峰期将其释放,以满足建筑物的空调或生产工艺的需要,从而达到“移峰填谷”的冃的。显热储

5、存是通过降低蓄冷介质的温度进行蓄冷,常用介质冇水和盐水;潜热储存是利用介质的物态变化来蓄冷,常用的介质是冰、共晶盐水化合物等相变物质。空调蓄冷的应用技术中,多釆用冰蓄冷和水蓄冷方式。(2)蓄冰空调。冰蓄冷系统可分为静态冰蓄冷系统和动态冰蓄冷系统两种。静态制冰:冰的制备和融化在同一位置进行,蓄冰设备和制冰部件为一体机构。具体形式有冰盘管式(盘管外融冰)、完全冻结式(盘管内融冰)和封装式蓄冰。动态制冰:冰的制备和储存不在同一位置,制冰机和蓄冰槽相对独立。如冰片滑落式系统、冰浆式系统等。目前在工程中实际所采用的

6、人部分制冰系统都是静态的。(3)水蓄冷空调。水蓄冷系统以空调用的冷水机组作为制冷设备,以保温槽作为蓄冷设备。空调主机在用电低谷时间将4-7°C的冷水蓄存起来,空调运行时将蓄存的冷水抽出使用。水蓄冷是利用水的显热来储存冷量的,系统组成是在常规供冷系统屮加入•个或多个蓄水罐。为实现冷量的储存,满足冷负荷的需要设计合理的水蒂冷罐应能通过维持一个尽可能大的蓄水温差并防止冷水与热水的混合来获得最大的蓄冷效率。与冰蓄冷空调系统相比,水蓄冷空调系统的特点包括:无需其它专门设备,因水蓄冷是利用水的温差进行蓄冷,可直接与常

7、规空调系统匹配;水蓄冷系统可以实现蓄热和蓄冷的双重功能,而冰蓄冷系统只能蓄冷;水蓄冷系统只能储存水的显热,不能储存潜热,因此需耍较人体积的蓄冷槽,表面热损失也相应增加,而冰蓄冷系统中的蓄冰设备的体积相对小些。但水蓄冷系统中的蓄冷槽可以利用原有的消防水池、蓄水设施或建筑物地下室等。3•热泵及热回收技术(1)热泵技术。热泵可以把不能直接利用的热能(如空气、土壤、水的热能以及太阳能、工业废热等)转换为可以利用的高位热能,从而达到节约部分高位能(煤、石油、天然气、电能等)的目的。因此利用低位能的热泵技术是一条极重

8、要的节能途径。热泵主要分为空气源热泵和地源热泵,其中地源热泵根据地下换热介质的不同地源热泵可分为三类:一是与岩土换热的地下耦合热泵系统(也叫土壤源热泵);二是与地下水换热的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三是与地表水换热的地表水热泵系统。新近研究中冇地埋管插入建筑桩基的地源热泵系统。另外从广义上讲,还包括利用城市工业废水或民用污水做冷热源的污水源热泵,以及利用海岸近海海水作冷热源的海水源热泵等。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