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故城导游词最新

高昌故城导游词最新

ID:45911870

大小:59.8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高昌故城导游词最新_第1页
高昌故城导游词最新_第2页
高昌故城导游词最新_第3页
高昌故城导游词最新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昌故城导游词最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昌故城导游词最新    引导语:高昌位于今日的新疆吐鲁番地区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公元5世纪中叶至7世纪中叶在这个狭窄的吐鲁番盆地中曾先后出现四个独立王国分别是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以下是百分网小编分享给大家的高昌故城导游词最新欢迎阅读    各位游客:    新疆的吐鲁番有两座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遗址1961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高昌故城和河故城被称为吐鲁番盆地中一对风格不同的“姐妹城”它们在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后如今虽然只留下断壁残垣然而当年高耸的城墙依然气势恢

2、弘深陷的护城河轮廓仍历历在目下面让我们带着访古探胜的心情先去参观一下高故城吧:    高昌故城的得名→高昌王国的历史    游客们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以东45公里处的火焰山南麓即木头沟河的三角洲地段这座驰名中外的西域古都曾先后为麴氏高昌王国和回鹘高昌王国的都城历尽繁华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门户在前往故城的途中我先来介绍一下它的得名和历史    高昌故城维吾尔语中称为“亦都护城”也就是“王城”的意思《北史?高昌传》中称它因“地势高敞人庶昌盛”而得名高昌    据历史记载高昌故城始建于公元前1世

3、纪的西汉当时称为“高昌壁”或“高昌垒”汉、魏、晋历代都曾在此设立“戊己校尉”管理屯田抵御匈奴故又名“戊己校尉城”公元327年前凉张骏在此设置高昌郡开创了西域郡县制的先河高昌建国是在公元460年(北魏和平元年)车师国灭亡柔然立阐氏伯周为王称其国为高昌国从而掀开了高昌王国的序幕南北朝时期这里诸王争霸但国号仍为“高昌”公元604年唐贞观年间高昌王勾结西突厥截断丝绸之路唐太宗派人平定了高昌王国将高昌改称“西州”公元9世纪末由漠北西迁到此的回鹘人建立了回鹘高昌国仍臣属中原王朝史称“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1

4、208年高昌回鹘则顺成吉思汗称“畏兀儿王国”1283年高昌城毁于战火高昌回鹘王国灭亡至此高昌城被废纵观高昌故城的历史演变历经1500多年其间由盛及衰演绎了一部西域部族的兴亡史    高昌故城遗址→ 高昌的对外交流→ 高昌文化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高昌故城遗址只见残破的城墙全用黄土夯成倘若登高展望全城平面略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分外城、内城、宫城三部分布局似唐代的长安城外城呈正方形周长5.4公里城墙最高处达11.5米城基宽12米内城居于外城正中周长3600米现仅存西墙980米南墙850米宫城居于外

5、城城北请看前方那数座高3米至4米的土台称为“可汗堡”就是原回鹊高昌的宫廷所在地这里发掘出的绿色琉璃瓦、纹饰华丽的石柱础和巨幅的奏乐图精美壁画记录了故都昔日的繁华据史书记载鼎盛时期的能城有12个门市内房屋鳞次栉比有作坊、市场、庙宇和居民区等建筑总面积为200万平方米密集的民居和市井坊肆建筑群风格与交河故城相似下挖为院掏洞为室不用木料为吐鲁番一奇    汉唐以来高昌是连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它既是经贸活动的集散地又是世界宗教文化的荟萃地当时波斯等地的商人从他们国家带来苜蓿、葡萄、香料、胡椒、宝石和骏

6、马来到高昌城又从这里带走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和造纸、火药、印刷术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后经高昌传入内地当时的居民先后信奉佛教、景教和摩尼教高昌成了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    高昌王国鼎盛时期;还孕育了丰富的高昌文化成为高昌的珍贵遗产麴氏高昌王国十任国王都是汉人因此汉文化对高昌的影响显而易见但高昌毕竟属于杂胡地带车师、回鹘、突厥以至后来的吐蕃、蒙古等多民族杂居因此当地人会数种语言语种形态丰富而有趣此外高昌人的服饰也十分讲究并擅长制作美食驰名中外的高昌古乐更是高昌人的骄傲它以浓烈的异域

7、风情和丰富的艺术语汇在汉唐时流行被列入唐朝十部大乐之中成为中西融合的文化瑰宝可以这样理解高昌故城的魅力在于其深厚的文体底蕴使之成为代表西域历史的典范和标本    讲经堂遗址→ 唐僧玄奘与高昌    游客们高昌故城废弃以后被开垦为耕地大部分地面建筑荡然无存遗址保存较好的除城墙外还有外城西南角的一座寺院下面就让我们乘着“驴的”前往参观    各位游客请看这座大佛寺遗址占地近1万平方米仔细观察这座佛寺的山门、讲经堂、大殿、藏经楼、僧舍等建筑布局仍历历在目从建筑特征和残存壁画上的联珠纹图分析其建筑年代属麴

8、氏高昌中期约为隋代所建    说起这座佛寺鼎鼎大名的唐代高僧玄奘还曾到此讲过经相传公元629年(唐贞观三年)玄奘29岁时为了提高佛学水平不畏艰险从长安出发西行沿丝绸之路到佛国印度游学取经历时17年由于玄类取经起初并未得到唐朝政府的支持他只能夹在西域商人中出行因为没有政府发给的公文路上还曾受到缉拿然而玄类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以后不仅从印度取得了佛经而且返回故土著书立说纠正了国内僧侣对佛经种种不正确的解释成为最具声望的一代高僧    回国后玄奘的境遇与出国前迥然不同他受到了唐朝政府的高度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