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写课题实践报告格式

如何编写课题实践报告格式

ID:45918669

大小:227.58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19

如何编写课题实践报告格式_第1页
如何编写课题实践报告格式_第2页
如何编写课题实践报告格式_第3页
如何编写课题实践报告格式_第4页
如何编写课题实践报告格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编写课题实践报告格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如何编写课题实践报告格式    篇一:课题实践报告格式    一、标题    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使用2号宋体字    二、署名    标题下空一行注明“××单位课题组”加脚注在首页下方标明课题的归属、级别、课    题标号、负责人姓名、成员(顾问)姓名、研究报告的撰写者等署名使用3号楷体字    三、内容摘要    要求准确、精练概括全文内容以100—300字为宜使用5号宋体字其中“内容摘要”4个字用中括号字体加粗    四、正文    研究报告正文应包括引言(或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结果及其分析、讨论(或小结)、结论、存在的问题及后续研究思路等    (一)引

2、言(或问题的提出)内容包括:1.研究的问题及背景;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3.关键概念界定及研究假设    (二)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这是研究报告的重要内容要将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工具、步骤等交代清楚反映课题研究的特色    (三)研究结果及其分析这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    内容包括:    1,用不同形式表达研究结果及成效(如图、表);    2.描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差异;    3.分析结果    (四)讨论(或小结)    这也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对课题研究的成效、成果、价值进行分析反思说明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些问题没有解决;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了原来的假设;说明本课题目

3、前研究的局限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五)结论这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是在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判断、归纳而概括出更高层次的成果或观点解释现象揭示规律    (六)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研究文字格式要求:宋体正文小四号1.5倍间距;大标题(题目)三号粗黑体;一级子标题四号黑体;二、三级标题与正文同字号字体变附件如篇幅较多正文可用五号单倍间距标题字号相应缩小    五、参考文献    六、附录(调查问卷、测量统计表、分析报告等)    篇二:课题研究报告基本格式/实践体科研报告格式    标题    单位署名    摘要    关键字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研

4、究综述    三.主要概念界定    四.理论依据    五.实践操作    七.问题与建议    八.前景与展望    结语    附主要参考文献实验体科研报告格式    标题    单位署名    摘要    关键字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研究综述    三.主要概念界定    四.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    2.实验时间    3.实验对象    4.实验假设    5.实验措施(自变量)    6.因变量    7.控制变量(无关变量的控制)    8.实验过程    9.实验类型    10.统计方法    五.数据与分析    六.主要结论与建

5、议    七.前景与展望    结语    附主要参考文献调研体科研报告格式    标题    单位署名    摘要    关键字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研究综述    三.主要概念界定    四.调研方案    1.调研目的    2.调研时间    3.调研对象    4.问卷与发放    五.数据与分析    六.主要结论与建议    七.前景与展望    结语    附主要参考文献成果写作的反思指南反思项目比照内容    一、形式要求    完整性除了结题报告正文外做到有封面、目录、摘要、关键词、参考书目规范性成果一式三份交科研室文本中公章都为红印图章不能

6、复印必要性附件不要单列如必须单列宜将附件与主件一道装订便利性正文字体适合阅读(宋体/楷体/仿宋)字号大小合适(5号/小4号)行距适中(1.5行距)    二、内容要求    (一)选题实践性是具有实践性的选题而非理论研究针对性是从本校办学实际出发的选题时代性符合目前本区课改研究的难点、重点和热点:教学模式研究——好课研究——家常课研究——有效教学研究    (二)问题的提出    客观性课题产生所依托的问题是存在的普遍性这些问题普遍存在而不仅是一个孤例可行性在现有的条件下有能力通过研究解决这些问题针对性课题由这些问题而引出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设计    (三)文献综述或理论基础有效性能够揭示

7、文献对本研究的贡献针对性是有直接指导作用的文献与理论而非宏观的普适理论    (四)概念界定    适中性需要界定的概念三个为宜尽量不要超过五个排它性与近似概念有明确的区分不会造成混淆操作性每一个概念尽量是操作性定义与经典定义、属种定义的有机整合继承性不宜生造概念创造新的概念一定要谨慎    (五)研究方法    单一化以一种研究方法为主具体化要具体写清楚怎样运用这种方法开展研究中观化研究方法属于中观层面不要与微观的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