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论文杨金凤

数学论文杨金凤

ID:45921261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数学论文杨金凤_第1页
数学论文杨金凤_第2页
数学论文杨金凤_第3页
数学论文杨金凤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论文杨金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在数学课中开展动手操作活动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杨金凤《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而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教师对贯穿于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知道,数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智力活动,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然而,我们所面对的学生都是7至12岁的小孩子,他们缺乏感性的经验,对于某些知识的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瑞士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所以,在数学的学习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也是非常重要方式。小学生天性好动,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学习情绪高涨,可以带动大脑进

2、行积极的思考。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动手操作活动恰恰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并能够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去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数学学习的魅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开展动手操作的环节呢?一、设问激发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每一节数学课堂的教学都离不开提问,但是提问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说一个疑问句,它需要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尤其是动手操作的环节,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让学生一听就明白接下来要做什么。比如教学苏教版第七册《观察物体》一课(下文简称《观察物体》)的例题:添一个l3,从正面看形状不变,应怎样摆?如果我们直接按例题的方式提问,一方面学生可能不太理解问题的意思,因为

3、题屮的正方体与所给物体的正方体是不一样大的,学生马上就有疑问:“这个正方体怎么不一样大怎么添呢?”另一方面,这样的提问方式,可能引不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从这两方面考虑,我们可以这样提问:“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耍求从正面看形状不变,你们办得到吗?”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做什么的同时,又对这个富有挑战性的提问产生了好奇心,从而引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二、明确要求我们可能都见过或经历过这样一种情况:当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时,出现了课堂混乱,难以控制的情景。其实这跟我们在活动前是否讲清楚活动要求关系非常密切。天性好动的小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大脑特别兴奋,如果没有明确的要求

4、,他们可能会忘记这是课堂,当老师结束活动时,他们可能还处于活动的兴奋状态,甚至没有意识到要听老师在讲什么在做什么。所以,活动之前,我们非常有必要向学生明确活动要求。具体有两种做法,第一,在课前跟学生约定好,比如老师说“开始”以后,同学们才可以活动,老师击掌三下,同学们就马上停止活动等等。第二,在课堂中明确要求,比如《观察物体》一课中的“试一试”,教师希望学生在学完例题以后,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自主探索添一个正方体后,从上面看形状不变的规律,以及从侧面看形状不变的规律。并希望学生能够试着自己总结规律。这时,我们可以这样做:提出问题后,我们可以说:“在活动之前老师有三个要

5、求,是什么要求呢?请同学们听清楚哦。”随之用幻灯片把要求显示出来,由老师或请学生把要求清楚响亮的读出来:1、四人小组合作。2、一边摆一边总结规律。3、把总结好的规律填写在练习纸上。这样,学生就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耍怎么做,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停止,避免因课堂混乱而浪费时间。三、适度指导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同时扮演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参与学生的活动Z中,了解学生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是否需要帮助。对于操作正确的学生,可以耍求他把想法跟老师说说,通过边说边做,把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我们要注意把握好指导的度,老师的指导要有启发性,能引导学

6、生深入的思考,并通过机智的提问,把学生的思考引导到需要关注的问题上来,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比如我们可以要求他把想法跟老师说说,在说的过程中引导他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或要他再读一读题目和要求等等。%1.交流评价“交流评价”是为了提升数学学习质量。在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可能有些做法是错误的,有些结论是不科学的,而有些学生的表现可能非常棒。这时,如果我们不注意交流评价,那么动手操作环节只能流于形式,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在交流评价时,倾听非常重要,首先是教师应该倾听学生说,学生说得好的要予以肯定,说得不好的要及时引导并纠正;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尊重他人,共享集体的

7、智慧。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动手操作,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理解教材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恰当的运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