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晚电位的临床应用

心室晚电位的临床应用

ID:45925249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心室晚电位的临床应用_第1页
心室晚电位的临床应用_第2页
心室晚电位的临床应用_第3页
心室晚电位的临床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心室晚电位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心室晚电位的临床应用心室晚电位的临床应用关于健康人群中检测发现晚电位,其结果不一,如在窦性心律中可检出晚电位阳性时,则表明心室肌内有潜在性折返弯路,对此类人群要加强监测和追踪观察。心室晚电位与室性心律失常心室晚电位与室性期前收缩:研究表明,晚电位的存在是心肌电活动不稳定状态的反映,在危险的室性心律失常时,检测出的晚电位是猝死的预报信号。晚电位与室性心动过速有关,对AMI后预后的判定以及猝死预测颇有帮助。心室晚电位与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晚电位是心室肌内存在有非同步性除极和延迟传导的电活动表现,无疑它可以参与构成折返激动,而心律失常形成最常见的机制就是折返激动形成,心室

2、晚电位最常见丁有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冠心病患者,尤其是陈阻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其敏感性58%〜92%,特异性72%〜100%。心肌梗死后有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有92%有心室晩电位,而心肌梗死后无复朵性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仅7%有心室晚电位。心室晚电位阳性的患者,室内的电活动呈不稳定状态,有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可能;心室晚电位与诱发室性心动过速之间有明显关系,在用程序刺激诱发持续室性心动过速的心肌梗死患者中,SAECG±有心室晚电位3%〜92%,而正常人和无室性心动过速和原因不明的晕厥患者以及宽QRS心动过速的无症状患者,电生理检查时能诱发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对患者

3、以后有可能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猝死的一个较可靠的预测指标,有鉴于心室晩电位可作为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预测指标,故可作为有创电生理检查的一项筛选试验。心室晚电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多数报道认为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能遏止心室晚电位,但却可以使信息叠加心电图上的QRS时限延长。心室晚电位与束支传导阻滞一般认为,束支传导阻滞可以掩盖心室晚电位,影响对心室晚电位的观察和分析,在对心室激动顺序有不同影响的传导障碍同吋存在的情况下,时域分析法的敏感性和特杲性必然降低,因此对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尤其是对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室晚电位诊断要慎重。心室晚电位与心室功能心室晚电位既然是心

4、室的•种异常活动,那么它就会对心室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室壁瘤患者,在局部室壁运动低下的患者其心室晚电位检岀率为22%,而局部室壁运动丧失的患者其心室晚电位检出率为54%,提示心室晚电位与室壁运动失调的严重程度有关o心室晚电位与不明原因的晕厥临床上对常见不明原因的晕厥做出正确诊断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十分重要的。鉴于心室晩电位与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关系密切,故目前常用心室晚电位检测来筛选心源性晕厥。心室晚电位与缺血性心脏疾患晚电位与冠心病:冠心病患者心室晚屯位检出率30%〜50%,冠心病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心室晚电位检出率大于80%;心梗

5、后伴室性心动过速者心室晚电位检出率最高,可达92%。提示心室晚电位可作为心肌梗死后可能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的指标。晚电位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意义: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中,体表信号叠加晚电位的发生率20%〜52%,急性心肌梗死后晚电位发生率颇高,多数可出现于急性心梗后24小时内;在心肌梗死急性期,少数患者晚电位可间歇出现,仅记录1次SAECG不足以确定无晚电位;心梗后1年,少部分(30%)患者原有的晩电位消失,而原来无晩电位者很少新出现;晚电位趋于同发生室速的高危并存。晚电位阳性者H后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远比阴性高。急性心梗后1年左右,晚电位阳性者约5人中有1人发生失

6、常事件。心脏性死亡、心脏性猝死和持续性室速的发生率随着晚电位的存在及其吋限而增高。心肌梗死后6〜30天心室晚电位阳性对预测H后发生心律失常事件的敏感性、预测性最好;一过性心室晚电位阳性不伴有心率失常性事件发生。总Z,多数学者认为心室晩电位在识别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高危患者方面是一个独立的预报因子。心室晚电位与其它心脏疾患晚电位与扩张型心肌病:对扩张型心肌病,晚电位能相当准确地识别伴有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总的检出率20%〜29%,且能相当准确地识别恶性心律失常。心室晚电位与原发性高血压:对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200例正常者作对照,结果显示:正常人组、高血

7、压组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组心室晚电位的阳性率分别是4.6%、8.33%、22.2%,并且心室晚电位阳性有随病情进展而增高的趋势。心室晚屯位与肥厚型心肌病:心肌肥厚患者心室晚电位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肥厚型心肌病中也有较高的心室晚电位阳性率。晚电位与长Q-T间期综合征:7例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检测出3例心室晚电位阳性,Q-Tc延长(复极延迟屯不稳定)是产生晚电位的条件,两者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这在Q-Tc恢复小于430ms后,晚电位阳性率显著降低的结果中得到证实,有鉴于此,凡Q-Tc大于430ms并晚电位阳性,亦应作为亚临床水平猝死者对待。猝死与心室晚电位

8、:对猝死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