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出路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出路

ID:45935102

大小:6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出路_第1页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出路_第2页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出路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出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圣陶杯参赛论文”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出路贵州省思南县合朋溪中学作者:秦礼波电话:13765600269邮编:565108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熟悉世界,熟悉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文如其面,文如其人”,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耍祛码。因此,在新课程语文实践中,作文教学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然而实施新课程以来,作文教学质量如何?08年我有幸参加屮考批改作文,此次作文批改的经历告诉我,如今初屮生作文水平低下是不争的事实。具体表现为:一是文体不分,记叙内容不具体,空洞无物;议论文或大段叙事或空发议论,主旨不明。二是重形式,轻内容。三是虚假,没有

2、真情实感。四是语句、书写等毛病多。其次个别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岀现不良倾向令人担心。例如:08屮考某生一文《我想要当老大》,“要是冇看不起我的人,我就叫马仔打他。当上老大,那就像神仙一样,要什么冇什么,要地位冇地位,爽啊,真啊爽!”o“文如其人”由此可见,实施新课程几年来语文作文教学问题不少。我认为学生作文水平低卜•追究根源是学生缺乏生活,缺乏体验;学生作文所表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良倾向主要是作文教学忽视人文性而造成的。从中考作文分析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体会來看,中学作文教学的弊端及困惑具体归结分析如下四方面:(1)、语文作文教学过重书本教学,忽视语文作文实践。不少教

3、师作文教学重书本教学,把语文实践理解过于狭小,掩盖语文学科实践性的特点。学生作文是学生生活的再现,学生只有在生活屮学语文、写作文,才能写出好文章。例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描写山水的名著,文章生动逼真,就能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假如作者没有去过三峡,能写出如此名篇?北宋文学家苏辙19岁时为了参加科举考试,不是选择闭门读书,而是选择去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游侠”徐霞客“行万里路”写成有名的《徐霞客游记》。这些例子说明好文章来自语文实践,而非书本教学。学生平时作文表现出来的作文难写或“无米Z炊”的毛病,或说大话、套话和空话的问题。这是学校、老师把学生关在象牙塔的缘故。(2)、个

4、性化作文没有取代应试作文。应试作文就是教师使作文程式化。它过分强调统一,忽视学生个别差异,不重视作文创新。为了追求高分,不少教师还热衷于应试作文。学生是作文的主人,个性化作文是必然趋势。意大利雕塑家罗丹说:“只要你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教师要让学生平等交流与对话。让学生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畅所欲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是培养学生语文作文能力的重点。(3)重技法练习,淡化人文精神。冇些老师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重抓技法练习,从而淡化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是造成学生作文思想不良倾向的根源。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灵魂,教师耍明确学生是作文的主人,耍以学生为本养成自主、合作、

5、探究的作文学习方式,况且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是从基础知识转化而來。让学生作文写实,不写空话、套话、甚至假话,这对开启学生真善美的社会风气,净化人文环境,培养做人的基本索质是十分重要的。(4)作文缺乏真情流露。文章是农情达意的,"感人心者在乎者。”例如:《十三岁的际遇》作者IU晓菲写的是自己亲身经历,有感而发就能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其实作文是一个内容丰富、过程漫长的复杂熟悉过程。学生要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其实并不难,窍门之一就是多读优秀文学作品。学生只要知识增t了,修养提高了,情感丰富了,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亲身体验,不断思考,好文章就会涌泉而来。综上所述,初屮语文作文教学的出路何

6、在?结合本人新课程语文实践的感受与体会,提出以下几点做法、看法与思路:(1)抓过程,重发展,紧扣实践性。初中作文是一个贴近生活的复杂的熟悉过程。“考场一分钟,台下三年功”。语文老师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生活素材积累、内容贮备,教会学生处理素材与中心的关系,关注学生作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学校、教师都要注重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网上下载积累等等。例如:教会学生注册使用屯子邮箱,网页、博克等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写作素材。再次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走出象牙塔。洋思屮学校长说:“下大雪的日子他都让老师学生到操场打雪仗体验冬天的生活;花一万元在玻璃温室内种植2株香蕉树,使城里的学生

7、熟悉香蕉的开屁结果”这是学校重视学生实践的体现,是学校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极高或者说作文水平极高的原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学生而言难走万里路,可学生足不出户,乂如何丰富体验?再加上“安全”隐患猛于虎,所有的学校、老师普遍都不愿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怕出事故,学生外出实践极少。当然“秀才不出门,可知天下事”的观念是不提倡的,所以学校、教师只有抓过程,重发展,紧扣语文作文实践性才是走出“作文无内容可写”困惑的最佳出路。(2)张扬个性,淡化文体,实抓主体性。教师要远离教条式作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