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误区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误区

ID:45948379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误区_第1页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误区_第2页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误区_第3页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误区_第4页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误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误区浅谈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误区自从2002年元旦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开播以来,全国各地的电视台都相继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作为长春的本地新闻栏目,《守望都市》、《城市快递》等以报道民生新闻为主的品牌节目也逐渐成为市民喜爱的精品栏目。民生新闻的出现给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带来价值观念上的冲击、传播形态上的突破和话语空间上的转移,但不可否认,它并不是一种成熟的新闻样式,各地的民生新闻的报道形式还存在一些偏颇甚至错误之处,实践中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刻意追求收视率等问题。这是不应忽视的。传播内容电视

2、民生新闻就本质来说,是一种市民话语权的体现。与公共新闻不同的是,民生新闻把受众定位于老百姓或大众,以平民的视角洞察百姓的生存状态,植根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但新闻表达上的“浅显”绝不等同于新闻内容的肤浅,而“民生新闻”类栏目往往容易陷入内容肤浅的误区。内容琐碎,题材狭窄。李大娘家的下水管堵了,王大姐家的京巴狗走失了,张大爷的酸菜缸让人给砸了,赵大哥的媳妇带着儿子跑了……60分钟的节目有一半的时间把0光停留在个别老百姓最日常的生活中,把大量的精力放在采访百姓的生活琐事中,从新闻的角度来说,这类题材不应该也绝不是新闻重点关注的

3、。民生新闻不能等同于社会新闻,更不是市井新闻。同传统新闻相比,民生新闻更注重服务性,看病买药、股市行情、天气预报、旅游出行、居家美食、老百姓关注的吃穿住行都是民生新闻所关注的,服务的范围虽然广泛,但如果对象过细,仅仅为个别人服务的话,受众只能得到表面化、浅层次、繁杂、无关痛痒的小消息,仅仅看个热闹而已。民生新闻究竟应该关注什么?车祸、打斗、同性恋、第三者插足吗?这些只能算得上是社会新闻中比较低俗庸俗的新闻。民仝新闻应该是关乎国计民生的资讯和解读,例如:下岗再就业资讯、社区医疗服务等,通过真实的镜头体现人文的关怀和社会的和谐

4、,这才是新闻从业人员所肩负的职业使命。刻意追求真实。很多民生新闻栏目曲解了“民生新闻以人为木,追求平民化宗旨”的传播理念,在节目中滥用“原生态手法”,刻意追求偷拍、纪实的真实性。迎合观众的猎奇心理,以为负面报道有冲击力就不厌其烦地报道负面新闻,而理应更加关注的,如相关部门采取怎样的措施杜绝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此类现象是否仍有存在,事件的相关人怎样处理等,所有的后续报道都没有向观众说明或含糊其辞、不了了之。此外,在民生新闻的报道屮刻意追求感人和煽情也是目前此类节目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医患救助则成为其永远不变的主题,今天是口血病

5、儿童需要纱费,明天是绝症学生需要手术费,后天又有打工妹的住院费落实不了。诚然,帮助弱势群体,向社会献爱心是社会风气和文明的具体体现,社会募捐也是人民为了给政府减轻负担或者民族凝聚的一种体现方式,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木。如果媒体能将新闻点聚焦在多关注政府及时反映对人民疾苦的关怀上,而不是一味地发动群众进行募捐活动,相信此类民生新闻会更值得人们深思和关注,毕竟需要救助的人太多,而这不是我们个人所能及的。传播技巧作为动态性极强的民生新闻,如果只挖掘新闻表面,无疑缺少深度和广度。因此,无论是作为传播主体的新闻记者、主持人,还是新闻

6、幕后的策划、编导都应注意传播中的技巧。欠缺采访技巧。民生新闻往往是突发的,无论何吋何地都要笫一时间报道新闻事实,这对新闻记者的要求就提高了。如果记者做的仅是在第一吋间赶到现场,询问儿个目击者事件的发生吋间、地点和经过,而忽视新闻背后的故事,那作为电视观众还不如去看明天的报纸来得更直观。此外,与其他栏目比较,民生新闻需要更多的新闻记者,而一些电视台的多数栏冃都以组聘的形式招收一些在校学生或是没有经过专门新闻采访训练的人员,导致节目播出时,记者的语言简单、生硬、随意性太强,采访语言缺乏一定的逻辑,降低了节目的可看性。缺乏系统策

7、划。新闻在于选材,节目在于策划,即使是•个再好的新闻题材,如果在报道、编辑中缺乏整体的策划思路,仍然会失去新闻木身的价值和可看性。“多档次、分吋段”已经成为民生新闻独特的传播方式,但在注重新闻“量”的同时,传播“质”的问题开始浮现。一档节目儿十条新闻信息,虽有先后侧重,但是整体上还是缺少一个个“框架”、“板块”來组织各类题材,各条新闻仍然是“散兵游勇”,新闻的组合效应体现不出来。如果多个板块围绕“民生”理念,形成“梯级传播效应”,相信不仅节目呈现整体化,栏目品牌也有了自己的个性化。传播主体。民生新闻的操作方式、表达形式等众

8、多元素都可以克隆借鉴,但难以复制的是新闻主持人,因此打造个性化的品牌主持人就成为摆脱共性,凸显个性的快捷方式。主持风格。个性化的主持人是一个栏目最直接的名片、最具象化的标识,可以说,主持人“个性化”的发展策略,是电视节目打造自身品牌、提升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构件。作为民生节目的主持人,和其他新闻类节目主持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