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防洪排涝工程规划设计

浅谈防洪排涝工程规划设计

ID:45949394

大小:7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防洪排涝工程规划设计_第1页
浅谈防洪排涝工程规划设计_第2页
浅谈防洪排涝工程规划设计_第3页
浅谈防洪排涝工程规划设计_第4页
浅谈防洪排涝工程规划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防洪排涝工程规划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防洪排涝工程规划设计摘耍:防洪排涝规划是城镇基础设施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耍组成部分,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文章针对东莞某镇防洪排涝工程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关键词:防洪排涝工程;规划设计;计算中图分类号:TV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防洪排涝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防洪排涝工程现状某镇位于东江南支流下游的水网地带,属冲积平原区,区内水系发育,水网纵横交钻,为积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某镇重视非工程措施的建设,目前已编制了防汛应急预案、防旱抗旱应急预案及防台风应急预案,并积极配合市三防办的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某镇大部分堤防工程己建设完

2、成,堤防、水闸的联合运用基本解决了近期**镇的防洪问题,但围内遭遇大暴雨时由于缺少排站工程受淹时间较长。1.2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前,某镇属农村地域,大部分为农业用地,基本无堤围工程,仅在农FT1灌溉区建有水闸用于挡潮和排水,改革开放后,某镇城市建设和管理逐步走向规范,特别是近几年來,随着防灾减灾工程的开展,修建水闸、堤I韦I工程,使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得到提高,基本形成了外I韦I依靠堤防、水闸扌当洪,内部依靠水闸、渠道排水的总体布局,但由于当时建设标准低,加之部分工程运行时间已久,防洪排涝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现有的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年代久、建设标准低(2)防洪排涝设施建设不足(3)房屋建设紧临排水渠道,占用过水断面,增加排水阻力,部分过路涵束窄渠道严重。(4)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日益发展,用地性质发生变化,原冇的鱼塘、农田变为建设用地,地面硕化,不透水性增强,可用于调蓄的面积减少,加重了受灾的程度和排涝的压力。(5)区内农出区和建成区镶嵌分布,共用排水通道,不利于防洪排涝工程设施的建设。2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按照“以人为木的科学发展观”和“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城市水利发展理念,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

4、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和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城镇抗灾能力为中心,加快传统水利向资源水利、现代水利的转变,加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为实现“人水和谐”的社会及城市建设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2.1防洪排涝规划原则(1)以某镇总规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排涝达标整治与防洪工程达标整治同时进行。(2)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排蒂结合、自排与强排结合。(3)充分利用现有工程设施,减少搬迁。(4)采取分片治理、清淤清障,做到水系畅通、排水自如,达到综合治理的日标。(5)T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强丁程管理。2.2规划标准

5、(1)防洪标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部关于加强珠江流域近期防洪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46号文),“珠江三角洲重点保护区和南宁、柳州、梧州等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标准达到50〜100隹一遇;其他重要地区的防洪标准达到20〜50年一遇”。东莞各镇区属“其他重要地区”,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确定某镇防洪(潮)标准为50年一遇,。(2)排涝标准:根据某镇的经济发展情况、城镇建设现状,为配合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结合《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部关于加强珠江流域近期防洪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粤水办【2002】95号文)中对珠江三角洲治

6、涝标准应采用20年一遇排涝标准的要求,本次规划**镇城区河(渠)道、排站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24h暴南径流量1天排出基本不成灾,农田区排站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24h暴雨径流量1天排出。(3)建筑物设计标准及等级结合《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及《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要求确定堤防级别为3级,永久性防洪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耍建筑物为4级,临时性防洪建筑物级别为5级。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最大过闸流量1000~100m3/s的水闸,工程规模为屮型,等别属III等,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洪水标准釆用3级,即设计洪水

7、标准不低于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不低于100年一遇。最大过闸流量100〜20m3/s的水闸,工程规模为小(I)型,等别属IV等,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洪水标准采用4级上限,即设计洪水标准采用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采用50年一遇。根据《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规模为中型的排站,等别为III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4级,泵站建筑物防洪标准设计标准采用30年一遇,校核标准采用100年一遇;规模为小(I)型的排站,等别为IV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5级,泵站建筑物设计防洪标准采用20年

8、一遇,校核防洪标准采用50年•遇。3防洪排涝规划设计2.1防洪排涝体系总体布局现状防洪排涝布局是采用修建堤围的方法防御境外洪潮水入侵,区内则主要通过水闸、渠道工程排出内涝水。由于某镇堤防纳入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