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52000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论文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电影演员主要靠丰富的表情感动观众,教师则是通过语言传授知识、表达思想、沟通师生感情的。长期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使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提高教育效果,教师应该讲点语言艺术。一、长于含蓄暗示把不便直说的部分隐蔽起来,或说的不显露,却又能让人明白,这就是所说的“只需意会,不必言传”的含蓄暗示。采用适宜的含蓄暗示,常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文教学中,时常碰到一些学生将说明文或议论文写成记叙文。这时我不是板起面孔训斥他,而是面对着全体同学,态度诚恳,语调高昂地表扬他“某某同学的记叙能
2、力很强,也很善于抒情,文章的语言很美。”边说边读他文中的好句子、好片段,并加以评述。最后语调深沉,感情真挚,态度平和地建议他:如果这样修改一下,那将会是一篇成功的文章。在全体同学面前这样表扬他,他便心领神会。作文发下去后,他就会马上按我的提议进行修改,以后跑题的现象就大大减少。这样把批评寓于表扬之中,使学生感到老师的批评是公正的,恰如其分的,因而易于接受,口服心服。赞扬部分批评其余。如一些同学的文章开头或结尾写得好,某个细节或某个句子写得好,我就肯定他好的方面,并诚恳地指出,若在某个方面也写得这
3、样好,你的文章就锦上添花了。总之,要让学生从真实的情感中,体会到老师对其倾心而热烈的嘱托,热情而深沉的关怀,从而在欢悦的感情所构成的氛围中加倍努力,认真学习。寓批评于意味深长的话语之中,促使学生深思、自责。一个学生在一次长跑中,表现的特别顽强,得了全校第一名,但他学习很差。我找他谈话,用惊喜的冃光看着他说:“以前,我对你了解不够。今天。我才发现,你有那么顽强的拼搏精神。你为班级赢得了荣誉,我代表全班同学感谢你。可我想,如果你把那种可贵的拼搏精神用到学习上,那该多好啊!”接着,我乂列举了古今中外,
4、靠这个“搏”字成就事业的实例,指出人生就应该体现一个“搏”字,哪怕没有累累硕果,显赫功绩,但我们“奋斗”了,也算没有愧对人生。这晓之以理、动Z以情的开导、启发,在他的心灵深处,引发出强烈的共鸣。他深情地望着我,并当即向我表示,要奋力拼搏,争取学习、体育双丰收。这一次谈话,竟然成了开启心灵门扉的金钥匙。从此,他把那种“拼”劲果然用到了学习上,毕业时成了班里的优秀生。当然,这种表扬是恰当而准确的,能使学生明白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起学生的进取心和荣誉感,使大家产生一种羡慕、向往的心理的表扬,而不是那种
5、信口开河、随心所欲、讨好卖乖、迷人心窍的阿谀Z辞。二、善于把握分寸说话得有分寸,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交际功能。首先,说话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记得初当班主任时,处理班内学生闹别扭一事,我是简单粗暴,说话没有分寸,只要认为某一方做的不对,就训斥道:“这事你做错了,找某某同学赔礼道歉去。”被训斥的学生气嘟嘟地走了,结果是十有九个不去“赔礼道歉”。后來,我注意到“赔礼道歉”这字眼太刺激人了。以后处理学生矛盾吋,我改变了说法:“这事也可能是个误会,你也有不对的地方,最好还是向某某说清楚。”该生就比较坦然地
6、找对方“说清楚”去了。虽然老师对学生说话应该直率,但在处理某件事情上,也难免会出现判断上的失误;再者,中学生自尊心比较强,与其简单的训斥,倒不如用婉转的规劝。其次,耍慎重的选择词句。对学生不耍开口“绝对”,闭口“必然”,武断的惊人,即使是一个学困生,也千万不要说:“我看你根本就不是块学习的料。”这样很可能使师生关系更紧张,使他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理解他、尊重他,用充满激情、饱含知识营养、能激发求知欲的得体语言开导他,使他振奋精神,看到前途和希望,使其濒临泯灭的自尊心得以恢复
7、,从而弃旧图新。其三,要注意运用修饰语。如“好”一词,可以修饰为“很好”、“非常好”、“最好”,也可以说“不好”、“不太好”、“很不好”等等。这些比较级的使用就要慎重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写得一般化,你又不想伤他的自尊心,就可以说:“还好,不过”决不能说:“不好”,或说“很好S又如“一定”这个词,修饰有绝对把握的事才是恰当的。但有时没有十分把握,就不宜用。一个学生屡次迟到,皆因好睡懒觉所致,这次又迟到了,你宁可说成“你可能又是那个原因吧?”也不要说成“你一定又是睡懒觉才迟到的”。和学生约定补课或外
8、出活动的吋间,我总是说:“我尽量八点前到,如果八点十分还不来,就可能有变动,别等了。”这耍比把时间说死而又不准时(其至缺席)好得多。三、巧于变换语气汉语的语气词虽然在词类中位置并不突出,但在说话时,运用不同的语气词,效果就会迥然不同。如“吗”、“吧”、“呢”、“呀”放在“有人不同意”一句中,我们比较一门“有人不同意吗?”“有人不同意吧?”“有人不同意呢?”“有人不同意呀!”第一句纯粹是提问,第二句表示已有自己的估计,但不能确定,因而提问,第三句含有假设的意思,第四句是感叹语气。在于学生接触时,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