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ID:45974362

大小:7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临床疗效分析_第1页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临床疗效分析_第2页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临床疗效分析_第3页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临床疗效分析_第4页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临床疗效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临床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临床疗效分析作者:陆建勋,韦忠恒,李清锋,马德智,黄斌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百色533000【摘要】目的评价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6例经CT或MR1诊断的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随访6个月〜3年并対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杲显效27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5.71%,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LD的短期疗效良好,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操作是保证疗效的关键。【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切除术,经皮

2、;髓核切除术,经皮1985年Onik发明了口控式椎间盘摘除器,而我国自1990年以后也逐步开展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口动髓核摘除术(automatedpercutaneouslumbardiscectomy,APLD),并且研制出国产的自动椎间盘摘除器、不断完善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自2003年5月〜2006年2月,我院为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3个椎间盘施行了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LD),器械为东南人学滕皋军教授发明的电动旋切式椎I'可盘摘除器,术后随访6个月〜3年,现将取得的经验报道如下:

3、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56例患者中,男40例,女16例,年龄23〜67岁,平均41.5岁,病史11个月〜4年,平均17个月。病例选择标准包括症状典型且经CT或MRI诊断的包容性腰推间盘突出症患者47例及不典型患者9例,典型症状为放射性腿痛伴或不伴腰痛6周以上、立腿抬高试验阳性、神经表现与椎间盘突出水平相符、突出压迫硬膜囊<50%且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不典型患者包括仅有腰痛而无放射性腿痛3例,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50%6例,有4例患者不能行走。56例患者共有椎间盘病变71个,41例为单

4、个椎间盘病变,全部手术;同时有两个椎间盘病变15例,8例为单个椎间盘手术,7例为同时两个椎间盘手术。所有患者均采用侧后方穿刺法,患侧进针穿刺50例,包括7例为同时两个椎间盘手术者;健侧进针穿刺6例,均为侧后方突出且压迫硬膜囊超过50%者,其中L4/5椎间盘突出4例,L5/S1椎间盘突出2例。所有患者均做了X线平片及CT检杏,部分做了MRI检杏,其椎间盘病变的部位与PLD例数见表1。表1椎间盘病变的部位与PLD例数(略)1.2设备与器械徳国SIMENS1250mA“C”型臂X

5、线机。南京英特雷公司生产的ITR2VI改进型自动螺旋式椎间盘摘除器,工作套管外径分别为4mm、3.5mm、3mm,髓核钳两把(配合4mm工作套管使用)。1.3操作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麻,侧后方穿刺法。①采用患侧进针穿刺,患者侧卧于X线检查床上,症状侧在上,健侧腿呈屈曲位,患侧岖伸直;采用健侧进针穿刺患者体位相反。②根据CT扫描选定的穿刺点,在患者身上标出。③用2%利多卡因沿穿刺途径局麻至小关节突处,避免将神经根麻醉。④穿刺点切开小切口,在X线定位下,将穿刺针插入髓核,退出针芯后依次由细到粗插入套管

6、针,最后将工作套管留在椎间盘内。⑤用环锯切开纤维环,即“开窗&rdquo;o⑥1入电动旋切器进彳亍切割和抽吸。⑦抽吸完毕后,拔出套管,加压后包扎。⑧6例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50%患者均通过4mm工作套管进行髓核钳夹加电动切割和抽吸。术后卧床休息1周,绝对卧床2天,戴腰围,用抗生素治疗3〜5天,术后症状较重者使用地塞米松和片露醇。⑨术后1个月内避免久坐、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鼓励功能锻炼。1.4临床疗效观察和随访术后即可对照患者术询与术后的改变,包括自觉症状、直腿抬高试验等;6、

7、12个月时及1年以上定期复査(电话随访)。疗效评价在术后6个月,随访期6个月〜3年。临床疗效评价采用滕皋军等[1]捉出的标准。显效:患者症状完全解除;有效:能参加日常活动,几乎没有症状,或有时口J有轻微症状;无效:症状无改善,其或加重。2结果所有手术穿刺均获成功,有2例在切割和抽吸髄核过程中有少量随访期情况如下:8例为6个月〜1年,25例为1〜2年,15例为2〜3年,8例无效患者为6个ho47例症状典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7例。27例显效患者中有20例在随访期6个月内取得

8、,7例在随访期6个月〜1年内取得。症状不典型患者9例,6例有效均为柚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50%者,3例无效。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无效病例中有2例存PLD术后6个月内行外科手术,2例再行第二次PLD并在术后评为有效。56例手术患者中,32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5.71%。47例症状典型病例术后显效率为57.45%,有效率(有效加显效)为89.36%。3讨论3.1PLD的基本原理PLD的基木原理是机械减压而非直接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这种减压过程是通过在纤维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