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

ID:45990475

大小:8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0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_第1页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_第2页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_第3页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_第4页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教学目标及设想】话题作文文体自由,取材宽泛,立意多向发散,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才能的充分展示和个性的张扬,因而受到学生的欢迎。但同时也给同学们带來了困惑:而对话题,学生有时觉得人而空泛,不易把握,给人以“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本课以理论指导利当堂训练为重点,指导学生找准话题的切入II,采用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的方法,迅速打开思路,立意成文。【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话题作文是近几年出现的开放性作文命题形式,它的开放性体现在考生根据作文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L1,这“三自”给考生在作文内容、题材、形式和手法

2、上以充分的施展才华的余地,它允许运用各种形式、使用各种方法、利用最擅长的手段表达各种各样的主题。话题作文虽具开放性,但仍冇一定的限制,“作文要求”规能和限制了行文的范围及关联对象,作者必须涉及或围绕指左话题写作,而不是信马由缰毫无约束的。这种有限制的开放性作文体现了鼓励创新、张扬个性的命题新思路。怎样用好这块“余地”而使行文不偏离话题,审清题意,正确立意是写好话题作文的一个关键环节。二、审题立意方法(一)化大为小。要想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那么宽泛,如果仅把话题当作一个僵死的的概念,看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而统Z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

3、泛、文意散漫。所以,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个木事是“目无全牛”,善于在一个大的、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好文章。注意: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以小见大,“一针见血”。1.限制话题。话题的限制越少,给人的思考空间就越大,标题的字越少,词语的外延也就越人。实际写作时我们必须对话题加以限制,做到宽题窄写,大题小作,否则,切入口径过大,主题就难以收拢。如2002年高考的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据此可以写“妈妈的选择”、“同桌的选择”、“

4、困难而前的选择”、“生与义的选择”等等,这样一限制,“选择”的外延就小了,行文的指向明确了,作文的立意、选材、写法以至结构都容易把握,自然能写出好文章来。(提问)再如以“父辈”为话题,就可以在此前后加修饰语,在后面加中心词,也可以前后都加,这样话题范围就缩小了。教师总结:艰难的父辈、辉煌的父辈、父辈的悲伤、父辈的期望,这样文章范围缩小了,打开思路就迅速多了。如何限制话题,找到更小的切入II呢?那就是把一•个总话题分解成若T•个子话题。如:〃饭桌上〃为话题作文,很多同学想到的仅仅是吃饭的问题,那么这个思维的空间就非常狭小。如果把〃饭桌上〃作为一个信息源,围绕它可以拟儿条信息线。你可

5、以想象一下,饭桌上的〃人〃是一条标线,〃物〃是一条标线,〃情感〃是一条标线,〃事〃是一条标线,〃时间〃都是标线;在每一个标线上都有很多审题立意信息点。比如说在〃人〃的信息标上就可以标出下面这些信息点:我在饭桌上、不速Z客上饭桌等;在〃事〃的信息线上可以有:怪事出在饭桌上、饭桌上谈奥运、风波骤起饭桌上、饭桌上的审判。再比如〃情感〃线上,烦恼皆因饭桌起,温情丝丝在饭桌等。再比如在〃时令〃线上,饭桌早点HH新,饭桌今H乂春风,隆冬送暖入饭桌,月圆饭桌合家欢,,”从〃时间〃线上你可以选饭桌上的回忆,饭桌上的变迁,二十年后饭桌上等等话题。这样思路一打开之后,拿着一个话题,可以想象无数个选题

6、,这里面就可以有无数的材料可以写。这样饭桌上〃成了社会生活的窗口,社会生活方方而而都可以浓缩在饭桌上。这么多信息是不是都选呢?只能取其一条,于是第二个步骤就是集中,这么多想象里哪-•个最能打动你的,让你最有话对说而扱不落俗套的,你就选哪一个。1.设问构思。而对话题,运用设问,在脑子里多问儿个为什么,以此打开思路,缩小写作半径,并引起对话题内容的思考,从而使文章内容和主题更深刻。如2002年高考题“心灵的选择”我们可以作这样的设问:“选择的标准是什么?”、“怎样选择?”、“他的选择有什么意义或给人们什么启示?”等,通过设问,对话题的理解就会更透彻,文章的立意也就容易确定了。(提问)

7、再如:写话题作文《理解》时,就对以进行这样的思考:什么是理解?为什么人与人Z间需要理解?我理解别人吗?别人不理解我时,我的感觉如何?教师总结:这种自问自答方式,町以使思维逐渐深入,较容易确定切入点。(二)化虚为实。有时话题是抽象的、虚拟的,甚至蒙上科幻的假象,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话题“假若记忆对以移植”Z类便是。而对这样的话题我们一时捉摸不准,无从下手,这时对以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把话题引向现实生活,立足于现实,思考现实,表现现实,写成针对现实、发表见解、抒发真情实感的文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