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侧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临床观察及预防措

舌侧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临床观察及预防措

ID:45998413

大小:6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0

舌侧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临床观察及预防措_第1页
舌侧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临床观察及预防措_第2页
舌侧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临床观察及预防措_第3页
舌侧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临床观察及预防措_第4页
舌侧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临床观察及预防措_第5页
资源描述:

《舌侧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临床观察及预防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舌侧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临床观察及预防措[摘要]目的:了解舌侧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情况及氟保护漆预防和减少牙釉质脱矿的疗效,探讨预防脱矿的简便易行方法。方法:将20例舌侧正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实验组10例,在舌侧正畸托槽周围牙面涂布氟保护漆;对照组10例,患者仅进行日常的口腔卫生护理。结果:舌侧正畸治疗患者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17.35%,上颌侧切牙脱矿率最高,好发部位部位为托槽龈方和牙齿邻面;实验组牙釉质脱矿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舌侧正畸治疗中使用氟保护漆是预防和降低牙釉质脱矿的有效途径。[关键词]氟保护漆;牙釉质脱矿;舌侧正畸治疗

2、[中图分类号1R7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08-6455(2013)04-0478-03研究显示正畸治疗会增加牙釉质脱矿率。在唇侧固定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表面白色斑块样脱矿病损的发生率49.6%〜84%,而未接受治疗者仅为24%[1-2],这种脱矿很难再矿化。氟保护漆自1964年进入口腔临床以来,在脱矿牙面上的沉积量比健康牙面多,可以有效预防白斑。为了解舌侧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情况和利用氟保护漆预防和降低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疗效,笔者于2010年7月〜2012年7月选择20例舌侧正畸病例,进行实验观察,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在我科接

3、受舌侧正畸治疗的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18〜24岁,平均20岁。随机分为实验组(10例192颗牙)和对照组(10例196颗牙)。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的系统性疾病或口腔干燥症。正畸治疗开始的时间为2010年7月〜2012年7月。要求患者牙体硬组织发育良好,无釉质发育不全、氟斑牙或四环素牙。在研究的期间能按时复诊并配合医生对口腔内实验牙面进行6个月1次的氟保护漆(Vivadent公司)涂布及治疗结束时的牙釉质脱矿检查。治疗开始前常规进行全口洁治、均充填已有頻齿。1.2实验方法:两组均采用STB舌侧矫治技术,用格鲁玛35%的磷酸酸蚀剂酸蚀和Ormco公司gr

4、engloo套装粘结剂粘结托槽。治疗组是在粘结托槽lOmin后常规清洁、吹干、隔湿,用瑞士Vivadent公司生产的氟保护漆及小毛刷将氟保护漆均匀涂布于托槽周围的整个舌侧牙面上,轻轻吹干牙面。氟保护漆使用后30min内患者不可漱口、喝水或吃食物,使用氟保护漆的当天不能刷牙,6个月复涂1次。对照组进行常规正畸治疗以及日常口腔卫生护理。1.3检查方法及牙位:检查器械全部使用5号探针、平面口镜,在牙科综合治疗椅上进行。研究的整个过程都由同一位口腔医生对所有患者进行牙面脱矿检查。所有研究对象在正畸治疗结束后拆除舌侧正畸部件,在牙科工作灯下肉眼观察正畸牙齿的舌面,如出现白

5、垩状或染色斑点,牙齿局部探诊较松软或粗糙者即可诊断为牙釉质脱矿。检查采用单盲法,检查医生进行嶠病检查时不知检查对象的组别。在研究的开始、结束对上下颌所有进行过酸蚀粘结托槽的牙面进行牙釉质脱矿牙位、所在牙面相对托槽位置等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统计两组患者的脱矿率。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方法为卡方检验,检验水准a=0.05o2结果2.1常规舌侧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情况:对照组的196颗牙齿中,治疗前釉质发育正常,正畸治疗结束后有34颗牙齿脱矿,脱矿率17.35%O34颗脱矿牙中,17颗托槽龈方脱矿,9颗邻面脱矿,5颗托槽

6、颌方脱矿,3颗合并邻面和托槽龈方脱矿(见表l)o2.2实验组釉质脱矿情况:实验组192颗牙齿中,治疗前釉质发育正常,正畸治疗结束后有22颗牙齿脱矿,脱矿率11.46%。22颗脱矿牙中,11颗托槽龈方脱矿,6颗邻面脱矿,3颗托槽颌方脱矿,2颗合并邻面和托槽龈方脱矿(见表2)o2.2氟保护漆预防和降低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疗效:两组脱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21,P<0.01),见表3o3讨论正常情况下,牙釉质的脱矿和再矿化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正畸矫治器的使用打破了平衡,不利于口腔卫生的保持。且粘结托槽前要对牙面进行酸蚀,粗糙的牙面容易造成牙菌斑的滞留,尤其

7、是托槽周围更易滞留软垢及菌斑,引发牙釉质脱矿,牙釉质脱矿改变了牙釉质的硬度甚至引发驕坏。故本研究为避免上述因素干扰,仅选择了进行酸蚀粘结托槽的牙面进行研究,未选择其余牙齿及牙面。国内研究显示,唇侧正畸治疗患者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14.8%〜17.86%[3-6]。脱矿牙面中,发生率最高的是在托槽龈方,为49.5%〜50.9%,其次为托槽近中和远中。在本实验中,作者观察了舌侧托槽粘结后牙齿舌侧的釉质脱矿情况。在对照组观察了196颗牙齿,34颗牙齿脱矿,脱矿率为17.35%,发生部位以托槽龈方居多,与唇侧的研究结果,与峥蝶、崔淑霞等[3-4]的研究结果类似。与国外唇侧

8、的研究结果[1-2]有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