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课题打造高效课堂

自主合作探究课题打造高效课堂

ID:46012275

大小:7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0

自主合作探究课题打造高效课堂_第1页
自主合作探究课题打造高效课堂_第2页
自主合作探究课题打造高效课堂_第3页
自主合作探究课题打造高效课堂_第4页
自主合作探究课题打造高效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主合作探究课题打造高效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主合作探究课题打造高效课堂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157-02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它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在教学中我注意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培养科学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怕麻烦等思想障碍。学生能比较顺利的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更多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避免多次失败产生的消极心理影响。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开展课题探究的欲望和能力。具体有下列经验和做法。1课前预习,独立探究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

2、关系的课堂教学为例。首先在课堂教学Z前预发-份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方案,上面有具体的探究课题。内容如下:《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课题名称填报日期课题组长小组序号课程组成员(6人左右)成员分工(实验设计、操作交流评估)课程背景U有知识与技能分析猜想与假设实验设计方案1、所用仪器2、需要测的物理量3、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学生在课前(如双休日或放假时间),通过阅读课本,查找资料(可以是上网查、查阅资料),动手实验。小组讨论,访问专家等表式)以书面形式尽力完成课题研究方案,小组长做好分工和负责执笔完成填写,各个组员都有不同的任务,为了对个组员工作成效如何,先让组员自评,再让组长对他们进

3、行评价,最后还有指导老师对各个课题研究书进行评价、评比等形式。2课内科学分配探究课题,小组合作这节课重点要解决的是通过探究得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应用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那么教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展开课堂探究式教学,并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是摆在我面前的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在上《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一节课时,为了能更好地创设问题情境,多媒体展示小鸟在天空飞翔和直升机升空的形象,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开展探究课题的合作,展示和交流。新课开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依据本小组的讨论,纷纷汇报各自研究的课题,围绕本节课來提出需要解决的各种课题如:小组1,课题1:是不是吹硬币就

4、一定可以〃跳起来〃?为什么?应怎样吹?是什么原因?小组2,课题2:流体压强与流速有何关系?小组3,课题3:(1)、往悬挂的两个乒乓球屮间吹所为什么不是分开而是靠拢?(2)、两球靠拢的原因是什么??小组4,课题4:用一条直尺往两艘纸船Z间划水,为什么两艘纸船会靠近,而不是远离?小组5,课题5:为什么那么重的飞机能飞起来?它的机翼有特点?小组6,课题6:为什么人在等火车时,都要站在安全线外?小组6,课题7:往竖直向下的两张吹气,两张纸怎样运动?为什么?小组7课题7:轿车静止在水平路面和在行驶时相比较,那种情况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组8课题8:足球赛的〃香蕉球〃,乒乓球赛中的旋球,是怎样形成的明确研究

5、课题后,各组学生一一交流自己的想法,提供对某一课题猜想的理论依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和得岀结论。例如,对于课题1:学生猜想:是否由于吹气时,硬币上方的空流流速大,上方的压强比下面小,下面的空流将硬币托起。理论依据:硬币的质量、重力、体积等都没有变,变的只是吹气的时候,硬币的上、下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变了,上、下压强变了,产生了向上压强差,从而把硕币托起来了。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我们无论是进行实验或思考问题,都常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课题6和课题8,完全可以凭借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出结论,甚至有的乒乓球爱好者带了乒乓球和拍子,踊跃到讲台前演示上旋球和下旋球的打法。引发全体学生的强烈

6、兴趣,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减少学生探究交流的时间,全班八个小组齐头并进,分头开展不同小课题的探究,目的都是为了探究一个总的课题:流体的压强与流速到底是什么关系?经验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在这里实现了小范围的共享。以上课题是采用了分解总课题成小课题,水到渠成的方式。而在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这一实验探究课题采用了多角度,多侧面将同一课题分解的形式。对于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这一实验探究课题,学生根据对以上课题的猜想,既然影响物质吸热的多少跟物质的种类、质量、升高的温度有关,那么就可以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展开研究。冇的选择了方法一: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较它们的吸热多少;有的选

7、择了方法二: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比较它们升温的多少;对于方法三,几乎没有学生选择,原因是很难实际操作。同学们经过修改并完善自己的研究方案,讨论确定了以上的实验思路,然后就本探究实验课题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实验条件进行分析讨论。(1)选择两种不同的物质:有的选择常见的砂和水,但感到成功可能性差,因为砂的传热很不均匀,且很慢,也很难测温度的变化;而选择水和煤油,效果则更好,这也向教材的权威性提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