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探疑”教学模式中的情境创设与运用

“情境探疑”教学模式中的情境创设与运用

ID:46031067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情境探疑”教学模式中的情境创设与运用_第1页
“情境探疑”教学模式中的情境创设与运用_第2页
“情境探疑”教学模式中的情境创设与运用_第3页
“情境探疑”教学模式中的情境创设与运用_第4页
“情境探疑”教学模式中的情境创设与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情境探疑”教学模式中的情境创设与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情境探疑”教学模式中的情境创设与运用摘要:”情境探疑”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疑”、”探”精神,能有效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让学生在适宜的情境中学习。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情境中求知,使之自觉地去思考、去探知,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键词:情境;质疑合探;评价反思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34-01"情境探疑”教学模式,是兼容多种先进教学模式、符合当代教育实际、时代性

2、鲜明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疑”、”探”精神,能有效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让学生在适宜的情境中学习,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这样,课堂将涌动着求知的欲望,飞扬着灵性的翅膀,迸发着闪亮的智慧1.精心创设情境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提供一种既令人愉快又有用的东西,当学生们的思想经过这样的准备之后,他们就会以极大的注意力去学习。”在”情境探疑”教学模式下的创设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要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所创设的情境要具备目的性

3、、适应性和新颖性。目的性指情境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创设出来的,目标是学生设疑的方向,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适应性是情境要适合同学们的年龄、心理特点,以保证使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新异性指情境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以使情境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笔者在教学《晏子使楚》一课时,一开课教师就创设问题情境,在大屏幕上给大家展示了晏子和楚王的插图,然后出示了一句话”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让学生们齐读这句话,然后根据这句话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学生的想法很特别,提出的问题很有针对性,而且紧扣本堂课的学习

4、目标。这样创设情境会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状态,实际上也就是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1.用心凭借情境2.1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合作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交流和分享获得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学会欣赏别人。进入这一环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考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成员之间愉快地交流、协作,并共同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例如教师在教学《认识角》这一课时,让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动手制作一个角,然后拿着手制作好的角介绍给小组内的其他同学。学生们情趣高涨,学习氛围浓厚,一种

5、其乐融融的学习情境油然而生2.2这一教学模式主张教师对儿童倾注真情,以敏锐的洞察力去触及儿童的情感领域,从而建立起亲和的师生关系,渲染一种温暖和谐的、可以信赖的、充满自信的、无拘无束的情境。首先,教师要设身处地地感觉体验,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才能产生”以情动情”的移情效应。例如笔者在教学《妈妈的爱》一课时,并没有把自己定格在一个教师的位置,而是和学生们融入在一起,作为一个母亲的孩子去引导学生们、和学生们一起感悟妈妈的爱。师生都投入真情,都把真情呼唤,因而学生对课文理解的非常透彻。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鼓励学生交

6、流、引导学生互相配合,相互帮助,培养好”小老师”,做到”三讲三不讲”。学生在亲、助、乐等人际情境中相互切磋、合作互助、取长补短,在有意识中培养了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交往能力3.悉心拓展情境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能够把少年'拴'在你的思路上,引着他们通过一个个阶梯走向知识,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重要特征。”进入这一环节,本堂课已经没有新的学习任务,学生很可能会出现思维松懈的现象,如何”栓”住他们的思路?就看”拓展情境”了。例如,笔者在教授学生《年月日》一课时,采用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图片,香港回归时

7、签字仪式中的图片,北京奥运鸟巢图片,同时用轻描淡写的语言作为渲染,让学生来解决1949年、1997年、2008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的问题。学生的情感再一次被激发,一个个都入情入境,达到和谐共振的境界,很好的训练和巩固了所学知识。正如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诚心聚焦情境简单的说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现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它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回顾知识的重要背景。有了”境”,不能缺少了”情”。正如我从一本书中得到一句话:”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山泉里流出来的是水

8、,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涌腾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在这最合适的时机里,帮助指导学生回顾知识、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得失,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性认识;同时老师也许会从中发现什么,带着你的发现去思考,在思考中得到收获,何乐而不为?在这一情境下师生之间会相互得到启发,促进共同进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