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文学家沈复的文学作品解析

清代著名文学家沈复的文学作品解析

ID:46033404

大小:61.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清代著名文学家沈复的文学作品解析_第1页
清代著名文学家沈复的文学作品解析_第2页
清代著名文学家沈复的文学作品解析_第3页
清代著名文学家沈复的文学作品解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清代著名文学家沈复的文学作品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清代著名文学家沈复的文学作品解析    沈复晚年虽为一介商贾身上却并没多少铜臭气息反而颇有文学素养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精心整理的沈复的文学作品希望能帮到你了解    说起清代著名文学家沈复的作品人们大都会联想到他所创作的自传体散文集《浮生六记》在沈复的诸多作品中《浮生六记》的艺术成就之高影响力之广绝对称得上是其生平最得意的代表作    据悉《浮生六记》编写于清嘉庆十三年是沈复作品中系统记述了他生平事迹与社会经历的一部作品该作残稿曾在清咸丰年间由上海申报主编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并出版据说《浮生六记》被发现之时由于年代久远保存欠佳只存有四

2、卷其余两卷不知去向这对中华艺术宝库来说无疑是一重大损失    出身幕僚世家的沈复才学出众而又性格爽直由于其一心向往恬淡自由不贪慕宦官生活因而多年来从未参加科举这对清代文人来说当然是游离于社会正统之外的    从青年时代起沈复游历各地从事幕僚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所以《浮生六记》所载大都是其在外颠沛流离的过程中的所思所感以及与爱妻陈芸之间的生活点滴    《浮生六记》内容丰富文笔细腻感人作者以娓娓讲述的记述风格凸显了六个主题其中《闺房记乐》与《坎坷记愁》两章最为人所熟知前者重点描述的是沈复与陈芸之间心意相通伉俪情深的情爱生活后者则记述沈家遭逢家庭变故

3、后沈复在外流离期间的故事作品中深刻体现出夫妻二人同甘共苦情比金坚的深厚感情因而一部《浮生六记》不仅是沈复作品中对其生活经历的记录更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一段经典的浪漫爱情    清代著名文学家沈复生于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973年)为江苏苏州人士沈复号什么?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早年出生于姑苏城南沧浪亭畔的士族文人之家虽出自书香门第却并未参加过科举曾以卖画为生十九岁时沈复奉父命习幕曾辗转山东、江浙、湖北等地做幕僚漂泊四十余载后终于回归故土在家乡经营酒业生意    沈复晚年虽为一介商贾身上却并没多少铜臭气息反而颇有文学素养他性格恬淡从其自号“梅逸”中可见

4、一斑沈复号什么?相传沈复以“梅逸”二字为号乃是仰慕梅花之心情高洁香远溢清飘逸俊秀之故在他所著的自传体小说《浮生六记》中以《闲情记趣》与《坎坷记愁》两篇的内容最为丰富作者以朴实无华的文笔记叙了自己大半生的漂泊经历其中欢乐与愁苦两相对照字里行间情感真挚动人其中也略略提到了沈复号什么即沈复号“梅逸”的缘由    《浮生六记》创作于清嘉庆十三年原有六记现存于世的还有四记《浮生六记》中另有《闺房记乐》一篇该篇以大量生动的笔墨描写了沈复与妻子陈芸在清贫中志趣相投伉俪情深的家庭趣事    沈复与陈芸本为患难夫妻二人深情义重恩爱非常却不幸因为家遭变故而旅居外地

5、漂泊多年历经坎坷共同经历过生离死别的惨痛数年后陈芸还是因病去世至此沈复心灰意冷远走四川充当幕僚从此再无音讯因此也有人猜测沈复以梅逸为号也有悼念亡妻之意    脍炙人口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是个朝代的?据史料记载沈复生于公元1763年是清朝人而《浮生六记》创作于清嘉庆十三年为沈复晚年所作因此沈复是清朝的应该是确信无疑    沈复是个朝代的?清乾隆二十八年沈复诞生于江苏苏州的一户商贾家庭沈家虽然经商过去也算得上是姑苏城南沧浪亭畔的士族文人之家因此沈复的父亲很早就培养孩子读书识字对其寄予厚望所以沈复自幼对吟诗作赋、书画创作都颇有兴趣虽然一

6、生未参加过科举更未曾博得功名然而他的文学才华与传奇的人生经历至今依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清乾隆四十二年十四岁的沈复随父亲离开家乡到浙江绍兴求学学习幕僚学成之后辗转山东、四川等各地充当幕僚历经十数年光阴其中更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所幸在最艰难凄苦的岁月里有志趣相投的贤妻陈芸陪伴左右日子倒也过得颇有生活情趣    据《浮生六记》记载沈复在离家期间一度经济拮据不得不以卖画维持生计夫妻二人在患难中相互扶持却依然不乏苦中作乐的生活雅趣在礼教森严的清朝封建社会沈复与陈芸这对情比金坚的患难夫妻无疑称得上羡煞旁人的神仙眷侣    乾隆四十九年乾隆皇帝南下巡视沈

7、复跟随父亲恭迎圣驾时来运转而后回到老家苏州从事酒业经营然而不久后妻子陈芸因病过世沈复于悲痛中远走四川从此去向成谜    猜你喜欢:  1.历史学习  2.历史上最大的国家排名  3.2018高考历史答案解析  4.中国最历史最长的学校  5.历史上最大海啸  6.清朝历史简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