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相关试题

《鱼我所欲也》相关试题

ID:46051054

大小:86.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0

《鱼我所欲也》相关试题_第1页
《鱼我所欲也》相关试题_第2页
《鱼我所欲也》相关试题_第3页
《鱼我所欲也》相关试题_第4页
《鱼我所欲也》相关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相关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鱼我所欲也》相关试题    导语:《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在孟子看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之时都应舍生取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都是如此有的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而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却见利忘义    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

2、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    (1)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2)鱼我所欲也:鱼是我喜欢的东西欲想要喜欢    (3)熊掌:熊的脚掌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食品    (4)二者不可得兼:两种东西如果

3、不能同时得到可得同义词复用能兼同时得到    (5)者也:语气词复用与“也”相同    (6)生亦我所欲也:生命是我需要的亦这里同“固”本来    (7)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    (8)舍生而取义者也:(我宁愿)舍弃生命而去求得义而连词并列关系    (9)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者“所欲”是主语“有”是谓语“甚于生者”是宾语于介词比    (10)故不为苟得也:所以我不干苟且偷生(的事)苟得苟且偷生的意思    (11)死亦我所恶:死本来是我厌恶的恶讨厌不喜欢    (12)故患有所不避也:所以祸害中有我不该躲避的患祸害有所不避有不该躲避的祸害所代“不避”

4、的祸害辟通“避”躲避    (1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果人们所喜欢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如使假如假使之结构助词的    (14)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那么一切能够求生的手段有一种不能采用呢?者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人、事、物)这里是……的手段    (1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假使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莫否定副词没有    (16)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那么一切可以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能采用呢?则连词表承接就那么    (17)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运用这种方法就可以生存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由介词用是近指代

5、词这    (18)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以(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是故由此    (19)所恶有甚于死者:所厌恶的有胜过死亡的    (20)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非独不仅    (21)与贤者能勿丧耳:只是有道德的人丧失这种信念罢了耳而已    (22)一箪(dān)食:一筐饭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23)一豆羹(gēng):一碗汤菜豆古代盛羹汤的器皿形似高脚盘羹用肉或菜做成的带汤的食物    (24)弗(fú):不    (25)呼尔而与之:如果吆喝着施舍给人家呼尔吆喝的样子尔为副词词尾之泛指“与”的对象译作“人家” 

6、   (26)蹴(cù)尔而与之:如果用脚踢着让人家来取蹴尔用脚踢的样子踢    (27)乞人不屑也:即使是乞丐也不屑接受不屑瞧不起    (28)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它合不合礼义就去接受它万钟指优厚的俸禄钟古量器六石四斗为一钟这里极言其多不辨礼义即“不辨以礼义”不按礼义来分别    (29)万钟于我何加焉: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加增益这里指所获得的益处焉语气词    (30)为宫室之美:为了自己住宅的华美宫室住宅上古宫与室同义    (31)妻妾(qiè)之奉:妻妾的侍奉妻妾正妻和小老婆    (32)所识穷乏者得我欤(yú)

7、:(为了我)结识的穷苦人感激我?所起指示作用穷乏贫困贫苦乏缺少钱财得通“德”名词作动词感激德我认为我有恩惠欤助词表示疑问    (33)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情愿牺牲生命也不接受乡通“向”从前为肯情愿    (34)为:动词接受    (35)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作法难道不应该停止?是这些亦加强语气无义已停止结束    (36)本心:指舍生取义    相关试题及答案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附“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8、2.本文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